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67篇
  免费   972篇
  国内免费   531篇
耳鼻咽喉   126篇
儿科学   625篇
妇产科学   181篇
基础医学   685篇
口腔科学   107篇
临床医学   4201篇
内科学   3193篇
皮肤病学   412篇
神经病学   1043篇
特种医学   9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8篇
外科学   1337篇
综合类   9248篇
预防医学   3210篇
眼科学   372篇
药学   4821篇
  47篇
中国医学   1896篇
肿瘤学   633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89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339篇
  2020年   351篇
  2019年   357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358篇
  2016年   432篇
  2015年   597篇
  2014年   1198篇
  2013年   1242篇
  2012年   1732篇
  2011年   1911篇
  2010年   1959篇
  2009年   1947篇
  2008年   2680篇
  2007年   2519篇
  2006年   2324篇
  2005年   2574篇
  2004年   1882篇
  2003年   1661篇
  2002年   1260篇
  2001年   1052篇
  2000年   734篇
  1999年   555篇
  1998年   466篇
  1997年   457篇
  1996年   372篇
  1995年   342篇
  1994年   257篇
  1993年   158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4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时肝损害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调查糖尿病患者274例,把其中有肝损害的46例分为DKA组和无DKA组,比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把有DKA的51例分为肝损害组和无肝损害组,观察肝损害与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和血浆渗透浓度(OSM)的关系。结果糖尿病肝损害的患病率为16.79%;DKA组血清ALT、AST、TBIL明显高于无DKA组(P<0.05);伴DKA者肝损害组CO2-CP明显低于无肝损害组,而BUN、FBG、OSM明显高于无肝损害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KA、脱水和高血糖是引起糖尿病肝损害的重要因素,肝损害的程度与糖尿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讨论萘对人体的慢性毒效应和亚临床客观检测指标。方法:对河南省萘暴露工人(环境接触萘浓度平均为8.25~26.43mg/m3)进行了健康监护和医学动态观察。结果:发现长期萘暴露工人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眼晶体混浊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血清SOD同功酶、GSH-P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PO水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活性水平以及外周血染色体畸变和微核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神经行为功能检查结果,主要为消极情绪增加,记忆力下降等。事件相关电位P300峰潜伏期比对照组显著延长,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低浓度萘暴露对工人主要损害部位(靶器官)有皮肤,眼、血液和神经组织等。NCTB、NSE、P300三项可作为早期神经受损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3.
44.
肠道内容物的正常运行受阻,导致的一系列的肠壁组织损害和全身性生理功能紊乱。称为肠梗阻。公元前350年由Praxagoras所做的小肠造瘘以治疗肠梗阻可能为最早的手术记录。而1912年Hartwell和Hoguet予高位肠梗阻患者经皮下注射食盐水可延续生命;1931年Wengensteen应用十二指肠导管减压治疗肠梗阻成功;20世纪20年代X线技术发展应用于肠梗阻的诊断,被视为研究肠梗阻诊治的三项重要里程。  相似文献   
45.
我院于1999年~2005年,共收治肾综合征出血热(HFQS)328例,并发神经系统损害42例,现将有关资料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46.
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及脑卒中发病率的升高,血管性痴呆(VD)的发生率亦有所升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有关VD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本主要对VD的危险因素,分类,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简要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分析及探讨水肿型急性胰腺炎(AP)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机制。方法:92例水肿型AP,45例肺部感染对照组,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比较两组异常肝功能指标增高比值和数值。内科常规治疗后第4周,比较两组异常增高的肝功能指标治愈率。结果:①AP组GGT、TBA、SB、SB'增高人数均多于对照组;②AP组中ALT、AST、GGT、SB、SB'增高值显高于对照组;③治疗后第4周AP组增高的ALT、AST、GGT、SB、SB'指标治愈率较对照组低。结论:水肿型AP合并肝功能损害较非肝胆系统感染性疾病所致程度稍重,但预后多良好、加强原发病的治疗是防止肝功能进一步受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8.
雌、孕激素受体和C-erbB-2在原发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雌、孕激素受体 (ER、PgR)和C erbB 2癌基因蛋白产物在原发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研究它们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分级 ,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 ,并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检测 3 5例原发胆囊癌 ,2 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ER、PgR和C erbB 2癌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原发胆囊癌中ER、PgR和C erbB 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0 %、4 5 .7%和 65 .7%。ER的阳性表达与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C erbB 2过度表达与胆囊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ER或PgR阳性患者的累计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结论 ER、PgR及C erbB 2在原发胆囊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在胆囊良性病变中的表达率。ER或PgR阳性者积累生存率显著低于ER或PgR阴性者。ER可能有希望成为反映胆囊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一项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9.
孟宜良  范生尧 《四川医学》2002,23(6):641-643
近年来 ,对神经生化标志物的研究已引起许多研究者的注意 ,寻找一种可靠的、非侵入性的、能反应缺血脑损害范围及预后的生化标志物是众多研究者的共同心愿 ,通过对脑梗死的血和脑脊液 (CSF)的研究 ,目前发现了一些神经生化标志物可以用来判断脑缺血的损害范围和预测预后 ,且发现一些生化标志物在早期优于 CT以及 MRI等形态学检查 ,它们主要包括一些蛋白质、酶、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神经肽。本文主要将这些标志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1 蛋白质方面近来一些学者通过对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的血和CSF检测发现血浆及 CSF中不仅髓鞘碱性蛋…  相似文献   
50.
目的 了解鼠药氟乙酰胺中毒的脑电图(EEG)表现。方法 对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的EEG表现与临床病情的关系进行总结。并与同期住院的8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EE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6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中EEG轻度异常8例,中度异常23例,重度异常15例。其EEG异常程度与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平行关系。8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EEG异常率和异常程度明显低于氟乙酰胺中毒,且无癫痫样放电。结论 对氟乙酰胺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受到侵害,EEG异常率和异常程度明显低于氟乙酰胺中毒,且无癫痫样放电。结论 对氟乙酰胺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受到侵害,EEG可以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相比较。氟乙酰胺中毒EEG异常率较高。异常程度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