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919篇
  免费   7546篇
  国内免费   5640篇
耳鼻咽喉   998篇
儿科学   1532篇
妇产科学   1123篇
基础医学   13622篇
口腔科学   1323篇
临床医学   17293篇
内科学   12107篇
皮肤病学   1644篇
神经病学   1928篇
特种医学   28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1篇
外科学   7231篇
综合类   40266篇
预防医学   15411篇
眼科学   1196篇
药学   14592篇
  178篇
中国医学   15140篇
肿瘤学   10480篇
  2024年   988篇
  2023年   3289篇
  2022年   2946篇
  2021年   3481篇
  2020年   3316篇
  2019年   3403篇
  2018年   1673篇
  2017年   2842篇
  2016年   3089篇
  2015年   3488篇
  2014年   5473篇
  2013年   5349篇
  2012年   7349篇
  2011年   8111篇
  2010年   7484篇
  2009年   7570篇
  2008年   9071篇
  2007年   8514篇
  2006年   7931篇
  2005年   8620篇
  2004年   7767篇
  2003年   7664篇
  2002年   6416篇
  2001年   5658篇
  2000年   4363篇
  1999年   3666篇
  1998年   3145篇
  1997年   2797篇
  1996年   2590篇
  1995年   2396篇
  1994年   2043篇
  1993年   1435篇
  1992年   1195篇
  1991年   1110篇
  1990年   998篇
  1989年   1057篇
  1988年   277篇
  1987年   191篇
  1986年   128篇
  1985年   110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了解长春西部地区过敏原特异性IgE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1 258例患者的19种吸入性及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统计过敏原结果及种类。结果 1 258例患者,检出至少一种特异性IgE阳性率为34.0%。男性阳性率为33.5%;女性阳性率为34.5%。男女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普通豚草14.2%、艾蒿11.4%、屋尘螨/粉尘螨8.1%、猫毛3.8%、狗上皮2.4%、柳树/杨树/榆树2.1%,屋尘1.6%、蟑螂1.6%、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1.2%、葎草1.1%。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鸡蛋白2.9%、鳕鱼/龙虾/扇贝2.7%、牛奶2.3%、黄豆1.9%、蟹1.5%、虾1.3%、牛肉1.2%、花生1.0%、羊肉0.8%。混合过敏达到了相当高的比例。结论长春西部地区吸入性过敏原以普通豚草、艾蒿和屋尘螨/粉尘螨为主;食物性过敏原以鸡蛋白、鳕鱼/龙虾/扇贝、牛奶为主,明确过敏原,对过敏性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分离于广西猪流感病毒SW/Guangxi/NS2783/2010和SW/Guangxi/NS650/2012跨种属感染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miRNA93和miRNA192对病毒复制及宿主抗病毒免疫的影响。方法 通过测定不同稀释浓度的病毒感染细胞HA滴度值,确定病毒最佳稀释浓度。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感染细胞后miRNA93和miRNA192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病毒NP和HA蛋白表达水平;转染miRNA93和miRNA192抑制剂后,重新检测miRNA93、miRNA192、IFN-β及病毒NP、H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不同稀释度病毒感染人A549细胞后HA滴度的结果显示病毒SW2783的最佳稀释度为10-3,而SW650的HA滴度无明显变化趋势,提示病毒SW2783对人A549细胞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感染能力。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提示两株病毒感染细胞后病毒NP和HA蛋白表达均先升高后降低,加入miRNA93抑制剂,两株病毒NP和HA蛋白的表达均上调;加入miRNA192抑制剂,病毒SW2783的HA蛋白表达下调(P=2.10×10-4),而SW650的HA蛋白表达上调(P=5.45×10-5),NP蛋白反而下调(P=0.034);ELISA结果提示病毒SW2783和SW650感染细胞后炎症因子IFN-β表达水平随感染时间延长而升高。结论 研究表明miRNA93和miRNA192的表达与SIV病毒增殖及宿主抗病毒免疫有关,可作为干预猪流感病毒跨种属感染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3.
刘冬博  王勋 《河南中医》2020,40(5):755-758
目的:观察扶正化痰固本方运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肺癌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术后3周开始接受MV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痰固本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卡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检测结果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EA、CA153水平低于治疗前,KPS评分、QLQ-C30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EA、CA153水平低于对照组,KPS评分、QLQ-C3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痰固本方运用于早期肺癌术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儿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调查显示儿童OSAHS发生率为4%~5%,2~6岁是发病的高峰期。OSAHS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睡眠质量,还会引起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缺陷等一系列不良反应,OSAHS患儿的主要病因是扁桃体和/或腺样体肥大,因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切除术。而扁桃体和腺样体是儿童淋巴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体的防御和保护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手术治疗OSAHS是否影响儿童的免疫功能目前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切除后儿童的免疫力降低,而另一些学者认为OSAHS儿童的免疫力在手术后保持不变,甚至比手术前有所提高。本文就儿童OSAHS手术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梁想  王梅青 《陕西中医》2020,(9):1251-1253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2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IL-17A、IL-10、TNF-α、IL-6、IL-17A/IL-10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89%,高于对照组的70.49%,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腹泻、腹痛、血便、里急后重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泻、腹痛、血便、里急后重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IL-17A、IL-17A/IL-10、TNF-α、IL-6水平均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17A、IL-17A/IL-10、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10水平均高于治疗前,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安全性良好,促进Th17/Treg免疫平衡恢复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电子线对胰岛素生长因子-1家族蛋白表达的影响,为研究辐射对肝脏的早期损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电子线照射小鼠,照射剂量为1、2、4 Gy,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照射后12、48和72 h小鼠肝脏中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GFBP4)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照射剂量为1 Gy时,与对照组相比,IGF-1蛋白在照射后48 h时表达增加,IGFBP1、IGFBP4和IGF1R蛋白的表达在照射后12、48和72 h均表达减少。照射剂量为2 Gy时,IGF-1和IGFBP4蛋白在照射后48 h时表达增加,其余时间点表达减少。IGFBP1蛋白在照射后12 h时表达增加,48和72 h时表达减少。IGF1R蛋白在照射后3个时间点均呈现为表达减少。照射剂量4 Gy时,肝脏中IGF-1、IGFBP1和IGFBP4蛋白均表达减少,IGF1R蛋白在照射后12 h时表达增加,48、72 h时均表达减少(均为P < 0.05)。结论:电子线照射后小鼠肝脏中胰岛素生长因子-1家族蛋白多以下调表达为主,与前期基因表达的结果相一致,有可能作为反映放射性工作人员早期肝脏损伤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9.
后Pilon骨折是一种新近报道的Pilon骨折的特殊模式,其特征是累及后外踝和后内踝.在过去由于后Pilon骨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常被误诊为后踝骨折,也导致这类患者功能恢复不良.因此是否能作出正确诊断至关重要,只有熟悉后Pilon骨折的各种影像学特征并了解合并损伤的机制,才能及时、准确地诊断后Pilon骨折,并改进这种具有挑战性骨折的术前计划和临床结果.本文着重介绍了后Pilon骨折的损伤机制,现有的分类方案,并讨论了目前使用的各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究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因子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就诊的98例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在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利奈唑胺治疗,随访28 d,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细胞因子水平、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9.80% vs.73.47%,P=0.037);观察组的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79.59% vs.57.14%,P=0.017);2组患者CD4+、CD8+、CD4+/CD8+、Ig A及Ig G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IL-6、IL-8和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均P<0.001);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HR=0.360,95%CI:0.153~0.849,P=0.027);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24% vs.10.20%,P=0.749)。 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增强免疫功能,降低细胞因子并提高生存率,且安全性有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