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50篇
  免费   362篇
  国内免费   182篇
耳鼻咽喉   191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79篇
基础医学   259篇
口腔科学   82篇
临床医学   2277篇
内科学   420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355篇
特种医学   431篇
外科学   3770篇
综合类   6355篇
预防医学   1028篇
眼科学   82篇
药学   2677篇
  36篇
中国医学   558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330篇
  2020年   437篇
  2019年   535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407篇
  2016年   472篇
  2015年   612篇
  2014年   1208篇
  2013年   1047篇
  2012年   1286篇
  2011年   1436篇
  2010年   1351篇
  2009年   1178篇
  2008年   1218篇
  2007年   986篇
  2006年   842篇
  2005年   872篇
  2004年   700篇
  2003年   750篇
  2002年   546篇
  2001年   420篇
  2000年   317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目的 腹腔镜腹腔内补片植入术(IPOM),因有补片引起腹内组织粘连引发肠梗阻甚至复发等报道,目前争议较多,未能推广应用。作者改进了以上方法的多个步骤以克服该方法的不足。探讨改进后的方法在成人疝修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缝合小儿疝的方法关闭内环口;把补片的中心固定在疝环口的中心:经腹壁用可吸收线代替钉合枪以针织的方法把补片四周牢牢地固定并展平紧贴在腹膜上。利用脐内侧韧带腹膜覆盖网片的内侧:减少网片外露的面积,减少粘连发生。结果 具有容易与腹膜相融合特性的网片能很快地与腹膜融合成一柔韧性组织,加强了疝环薄弱区,极少引起腹内肠管的粘连,更没有肠梗阻的发生,复发率低。结论 作者认为经过改进后的IPOM方法是一种效果确切、创伤少、并发症少、费用低、有微创优点。值得继续探索应用。  相似文献   
102.
复发疝致疝中疝并嵌顿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男,60岁。因右腹股沟可复性包块1年,不能还纳伴疼痛2h入院。病人于1988年及2000年分别在外院因右侧腹股沟斜疝及复发疝行右腹股沟斜疝修补术。1年前原腹股沟手术处再次出现一鸡蛋大小的包块,平卧后包块可消失,立位、咳嗽及运动后包块出现,伴有轻度隐痛下坠感,包块可降入阴囊。入院前2h无明显诱因右腹股沟区包块突然增大,不能还纳入腹腔,疼痛明显,伴恶心及呕吐胃内容物,急诊来院。  相似文献   
103.
胸外科 房或室间隔缺修补术 适用对象:房或室间隔缺损 拟行:房或室间隔缺修补术  相似文献   
104.
先天性膈疝的手术修补包括修补片复位或隔膜的直接缝合。然而,有证据显示有一半的修补片可能重新形成疝。作描述了1例8岁女患儿,她在1岁时接受了先天性膈疝修补术,现在并发了修补片移位及右下段支气管瘘。腹部超声及核磁共振成像提示膈疝复发,然而,胸部CT检查不能证实膈肌的病变。纤维支气管镜发现修补片瘘入支气管,才做出了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5.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附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复发性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5min,术后1例出现阴囊积液,2例切口脂肪液化,无切口感染病例,平均住院5天,随访12~3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较理想术式,具有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尤其是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用游离自体腹白线片修补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06年1月至2006年7月对13例用自体腹白线片修补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病人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例穿孔大于2cm2,平均手术时间60分钟,平均失血量20ml,平均住院天数9±1天。结果游离自体腹白线片修补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3例均痊愈出院。随访15天至6个月,无手术并发症。结论本方法操作较简单、安全、效果好,其适应症广,是一种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7.
1997年,本刊率先向国内读者介绍了无张力疝修补术,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全国已开展了十几万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和补片修补手术切口疝的病例。无张力修补手术的优点已被临床结果肯定,随着手术技术的普及和修补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当前对补片修补手术后出现的各种问题已经愈来愈引起各国疝材料专家和临床专家的重视。补片修补手术后的复发是被引起的重视问题之一。今年2月在瑞士由各国顶尖的疝专家研讨了这个问题,我们相信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深入讨论,大家将会对疝的发病、疝的修补材料的发展、手术技术的处理和一些我们现在还没有被重视的问题加深认识。为此,本刊特邀请上海华东医院疝和腹壁外科中心唐健雄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王广义教授、杜晓宏医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时德教授、赵渝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外科田文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陈思梦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肖乾虎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普外科孙备教授、孔瑞医师,就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复发疝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本讨论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马颂章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08.
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的内膜破口位于降主动脉,以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多见,腔内修补是通过封堵内膜裂口而达到治疗目的,但近端破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位置成了制约手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被封堵引起的动脉缺血是手术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我院于2001年1月至2005年2月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repair,EVR)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120例,其中行左锁骨下动脉重建术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报道采用Composix-Kugel补片修补巨大腹壁疝6例,其中切口疝3例,脐疝3例。疝环最小10.0 cm×14.0 cm,最大12.0 cm×19.0 cm。手术时间2~3 h,平均2.5 h。6例术后切口轻度疼痛3 d后缓解,2例术后第7天低热,引流液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静脉滴注去甲万古霉素3 d后治愈。6例切口均Ⅰ期甲级愈合。6例随访10~16个月,平均12.5月,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0.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与患者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我国自1997年开展无张力疝修补以来,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约15万人次接受这一手术,但其术后5年复发率为1.0%~3.0%,有的高达6.1%,较美国1%的复发率高3~6倍。为了阐明术后复发的原因,有必要对复发疝的概念作一说明。我们将复发疝分为真性复发疝和假性复发疝两类。所谓真性复发疝,即疝的解剖部位、临床类型与原手术的解剖部位、临床类型完全相同,或是在原手术部位所发生的疝。所谓假性复发疝,即疝的解剖部位、临床类型与原手术的解剖部位、临床类型完全不同,或是在原手术部位以外发生的疝。这类疝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第一次疝手术时已存在有另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