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47篇
  免费   1783篇
  国内免费   1150篇
耳鼻咽喉   111篇
儿科学   624篇
妇产科学   156篇
基础医学   2018篇
口腔科学   103篇
临床医学   6620篇
内科学   7857篇
皮肤病学   325篇
神经病学   236篇
特种医学   8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1篇
外科学   769篇
综合类   15514篇
预防医学   5894篇
眼科学   80篇
药学   6868篇
  49篇
中国医学   5852篇
肿瘤学   321篇
  2024年   196篇
  2023年   724篇
  2022年   699篇
  2021年   991篇
  2020年   941篇
  2019年   1091篇
  2018年   457篇
  2017年   986篇
  2016年   997篇
  2015年   1141篇
  2014年   1944篇
  2013年   1925篇
  2012年   2592篇
  2011年   2674篇
  2010年   2455篇
  2009年   2499篇
  2008年   2714篇
  2007年   2761篇
  2006年   2699篇
  2005年   2669篇
  2004年   2453篇
  2003年   2490篇
  2002年   2293篇
  2001年   2194篇
  2000年   1725篇
  1999年   1298篇
  1998年   1234篇
  1997年   1197篇
  1996年   1132篇
  1995年   1127篇
  1994年   913篇
  1993年   720篇
  1992年   631篇
  1991年   546篇
  1990年   422篇
  1989年   424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91.
慢性乙型肝炎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干扰素是目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但单独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自2002年3月至2003年5月应用苦参素与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获得较好的抗病毒及抗肝纤维化疗效.  相似文献   
92.
我国是乙肝大国,每年患者数万人,治疗困难。笔者采用苦参素联合凯西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3.
目的评价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2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设计。分ADV组(A组)和安慰剂组(B组)两组进行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28例患者随机进入ADV组(A组,61倒)或安慰剂组(B组,67例)双盲阶段12周,分别口服ADVIOmg或安慰剂1粒,1次/d;第二阶段患者均接受开放的ADV治疗36周。主要疗效评估指标为血清HBV DNA的变化情况,次要疗效评估指标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复常率与HBEAG转阴率、HBEA6妁血清转换率。结果治疗12周时,A组的HBV DNA水平较B组明显下降(p=0.000)。治疗48周时,A组和B组的HBV DNA水平接近(p〉0.05),安全性方面,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5.65%。  相似文献   
94.
背景和目的 抗-CD36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输血或妊娠产生的血小板免疫球蛋白引起血小板激活,在非溶血性输血反应(NHTRs)中所起的作用已被证明,本文研究血小板对含抗CD36的血浆的体外反应。材料和方法将导致NHTRs和继后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含抗-CD36血浆与含CD36血小板一同孵育。血浆诱导的血小板活化是通过检测血小板凝集和RANTES(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释放来说明。结果20份CD36阳性标本只有4份血小板的活化是单独由血浆诱导的。7份受试者的血小板活化是肾上腺素和血浆的联合协同作用诱导的。剩下的9份受试者血小板对血浆无反应。  相似文献   
95.
在幼儿中皮内途径接种低剂量(2μg)中国乙型肝炎血源疫苗,根据首次接种后7个月的抗-HBs血清阳转率和抗-HBs浓度证实,皮下低剂量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获得与常规10μg肌肉接种同样的免疫学效果。  相似文献   
96.
本文报告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特异性IgG抗体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意义。53例不同病期的出血热患者的血清,其间接荧光抗体的阳性率为49/53(占92.45%)。有77.36%的患者血清,检出IgG抗体的时间是在发病后的1~2周。血清中IgG的滴度与疾病的严重性无密切相关。另25例非EHF患者,其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均为阴性。可见检测特异性IgG抗体对EHF的诊断颇为有用。  相似文献   
97.
产科预防乙肝病毒传播的措施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占总入院产妇的比例逐步加大,我院2002-01/2003-12总入院产妇1544人,其中HBsAg阳性产妇134人,占住院产妇总数的8.68%。对此,我们制订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以产科为重点,采取一系列控制HBV传播的措施,从而带动全院,有效地控制了HBV传播。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常规西药抗病毒及保肝降酶结合解毒化瘀健脾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常规西药抗病毒及保肝降酶治疗,观察组同时加服中药(以经验方解毒化瘀健脾汤为基础方并结合中医辨证用药),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为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25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52%;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2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7%。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常规西药抗病毒及保肝降酶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
100.
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与肝病学术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主任委员庄辉院士表示,近年来乙型肝炎(乙肝)流行病学趁势和特征有所改变。首先,传播途径已有所不同,由于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的普遍开展,乙肝的母婴传播比例下降,而医源性传播、性行为传播和肠道外传播(如静脉注射毒品等)则明显增多。其次,乙肝e抗原(HBeAg)阴性的患者增多。目前中国大陆地区乙肝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已上升至21%,中国台湾地区为20%,香港特别行政区为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