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9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190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514篇
口腔科学   52篇
临床医学   174篇
内科学   500篇
皮肤病学   76篇
神经病学   217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302篇
综合类   33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94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639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3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42.
杜吕佩  夏霖 《药学进展》2003,27(1):9-15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酪氨酸蛋白激酶水平的升高已成为细胞增殖恶变的标志之一,其特异性的抑制剂对肿瘤有较高的预防及治疗价值。本文着重阐述了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中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抑剂的作用机制、分类、构效关系及上市药物等新进展。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非离子型的diazeniumdiolate类一氧化氮供体引起肝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免疫印迹、免疫沉淀、凝胶阻滞实验研究一氧化氮供体处理Hep3B肝癌细胞后,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AP-1的激活以及和Hep3B肝癌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一氧化氮可引起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c-jun N末端激酶和p38激酶的激活,特别是细胞外信号调节的蛋白激酶的持续激活,其中细胞外信号调节的蛋白激酶和c-jun N末端激酶的特异的阻断剂U0126和JNK抑制剂Ⅱ可阻断AP-1的激活和Hep3B细胞的凋亡,而p38激酶的阻断剂SB203580不能阻断AP-1的激活和Hep3B肝癌细胞的凋亡.结论一氧化氮通过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c-jun N末端激酶,进而激活AP-1而引起Hep3B肝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44.
直肠癌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和微血管计数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ERK-2在直肠癌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和微血管计数的关系及其在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62例直肠癌及其邻近正常直肠粘膜中ERK-1和ERK-2蛋白的表达情况;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免疫组化法测定微血管计数.结果:直肠癌中ERK-1、ERK-2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微血管计数明显高于正常直肠粘膜;微血管计数较高的直肠癌其ERK-1、ERK-2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增高.结论:ERK-1、ERK-2在直肠癌中呈现高表达,刺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增高,加速肿瘤微血管的生成,从而促进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P13K抑制剂Wortmannin、P38 MAPK抑制剂SB202190及ERK1/2抑制剂PD98059对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的影响.方法 以1%FCS血清孵育为对照,用EGF(10ng/ml)刺激,平行加入PD98059(PD组)、SB202190(SB组)和Wortmannin(WT),划痕损伤实验分析VSMCs迁移情况.结果 划痕后24 h,EGF组VSMCs迁移较对照组明显(P<0.01),WT组、SB组及PD组与EGF组相比都明显抑制VSMCs迁移(P<0.01),但三个抑制剂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后30 h,EGF组VSMCs迁移仍较对照组明显(P<0.01),WT组、SB组及PD组与EGF组相比则明显抑制VSMCs迁移(P<0.01),且三个抑制剂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SB组较WT组和PD组抑制VSMCs的迁移更明显(P<0.01).结论 EGF诱导VSMCs迁移可能通过P13K、P38 MAPK及ERK1/2途径起作用,且P38 MAPK途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及其与p38表达的关系。方法分别用HE染色、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W estern b lot)方法检测家兔假损伤组(S组)和损伤组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血管形态学改变及血管壁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平滑肌α肌动蛋白(SMα-actin)和p38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⑴内膜损伤后1 d血管中膜管腔侧、3 d管腔内表面可见增殖的VSMC,5~7 d新生内膜(NI)形成并逐渐增厚,14~35 d NI进行性增厚。各组中膜均有增殖的VSMC向腔面集聚。⑵S组动脉中膜VSMC及内皮细胞PCNA为阴性。中膜于损伤后1~14 d,NI于5~14 d PCNA阳性细胞率逐渐增加,14 d达高峰,28 d后开始逐渐减少,且NI阳性率略高于中膜。⑶S组动脉中膜SMα-actin表达为阳性,内皮细胞为阴性。SMα-actin阳性面积于损伤后1 d开始减少,3 d最为明显,5 d后开始逐渐增加,NI阳性表达略低于中膜。⑷S组动脉中膜p38较少或无表达,损伤后1~35 d呈持续高表达,以3~14 d最为明显,NI阳性表达略高于中膜。损伤后p38表达变化与PCNA表达变化呈正相关,且早于SMα-actin表达减少。结论内膜损伤后VSMC增殖能力与其表型转化密切相关,p38参与了损伤后VSMC表型转化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47.
扇贝多肽对UVB损伤HaCaT细胞ERKs/MAPKs通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扇贝多肽(PCF)对中波紫外线(UVB)辐射损伤HaCaT细胞的作用及对细胞外调节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s/MAPKs)通路的影响.方法 建立UVB(20 mJ/cm2)对体外培养的HaCaT细胞辐射损伤的病理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UVB+5.69 mmol/L PCF组、UVB+2.84 mmol/L PCF组、UVB+1.42 mmol/L PCF组和UVB+5.69 mmol/L维生素C组.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各组不加入或分别加入Caspase-3抑制剂(DEVD-FMK)、ERKs通路抑制剂(PD98059)后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ERKs、MEKs磷酸化与非磷酸化的活性.结果 PCF能剂量依赖性地减少UVB所致的HaCaT细胞DNA片段的出现;预先应用ERKs通路抑制剂可使DNA片段增加;预先应用Caspase-3抑制剂使DNA片段减少;PCF还能提高磷酸化ERKs、MEKs的活性,但不影响总的ERKs、MEKs的含量.结论 PCF能抑制UVB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对UVB辐射损伤的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通过调节ERKs/MAPKs的信号通路和Caspase级联反应实现.  相似文献   
48.
大肠癌组织中生长抑素与cyclins、CDKs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中生长抑素(SS)的表达与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细胞周期素(cyc lins)、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s)表达的相关性,了解SS对大肠癌细胞增殖的具体调控机制,从而进一步完善大肠癌的发病机制,为激素依赖性大肠癌的内分泌联合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79例大肠癌(结肠癌、直肠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中的SP法检测SS、cyc linD1、cyc linE、cyc linA、cyc linB1、cdc2、CDK2、CDK4的表达情况。结果Cyc linE、CDK2在大肠癌组织SS高表达组的表达低于低表达组(P<0.05)。Cyc linD1、cyc linA、cy-c linB1、cdc2、CDK4在大肠癌组织SS高、中、低表达组三组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肠癌组织中,SS表达的水平越高,cyc linE、CDK2的阳性表达率越低,因此,SS对大肠癌细胞周期的调控可能是:SS抑制大肠癌细胞cyc linE、CDK2基因的表达,使cyc linE-CDK2复合物的水平降低,进而抑制细胞从G1期到S期的转化,使进入S期的细胞数减少,以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9.
阻断MAPK通路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进展中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变化,探讨阻断此通路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EGF)、PD98059对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PC 3和DU145增殖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表达和磷酸化ERK1/2水平的差异,以及EGF、PD98059对细胞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EGF促进LNCaP、PC 3和 DU145的增殖,PD98059抑制细胞增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3株前列腺癌细胞的总ERK1/2无明显差异。在血清饥饿的状态下,LNCaP细胞无ERK1/2的活化,而PC 3和 DU145细胞ERK1/2处于持续活化的状态。PD98059能够阻断EGF对3株前列腺癌细胞ERK1/2的激活。结论:MAPK通路的持续活化在前列腺癌的恶性进展中起重要作用,阻断此通路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信号转导系统对依托泊苷(Vp-16)诱导K562细胞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解析细胞周期;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实验检测细胞向单核/巨噬系统分化。结果:0·1~0·8μg/mL的Vp-16抑制K562细胞增殖,引起细胞G2/M期阻滞,诱导细胞向单核/巨噬系统分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ERK)抑制剂PD98059降低Vp-16的诱导分化作用,P<0·05;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增强Vp-16的作用,P<0·05;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s,JNK)抑制剂SP600125对Vp-16的诱导分化作用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在Vp-16诱导K562细胞向单核/巨噬系统分化过程中,ERK正向,p38MAPK负向调节Vp-16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