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及其与p38表达的关系。方法分别用HE染色、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W estern b lot)方法检测家兔假损伤组(S组)和损伤组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血管形态学改变及血管壁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平滑肌α肌动蛋白(SMα-actin)和p38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⑴内膜损伤后1 d血管中膜管腔侧、3 d管腔内表面可见增殖的VSMC,5~7 d新生内膜(NI)形成并逐渐增厚,14~35 d NI进行性增厚。各组中膜均有增殖的VSMC向腔面集聚。⑵S组动脉中膜VSMC及内皮细胞PCNA为阴性。中膜于损伤后1~14 d,NI于5~14 d PCNA阳性细胞率逐渐增加,14 d达高峰,28 d后开始逐渐减少,且NI阳性率略高于中膜。⑶S组动脉中膜SMα-actin表达为阳性,内皮细胞为阴性。SMα-actin阳性面积于损伤后1 d开始减少,3 d最为明显,5 d后开始逐渐增加,NI阳性表达略低于中膜。⑷S组动脉中膜p38较少或无表达,损伤后1~35 d呈持续高表达,以3~14 d最为明显,NI阳性表达略高于中膜。损伤后p38表达变化与PCNA表达变化呈正相关,且早于SMα-actin表达减少。结论内膜损伤后VSMC增殖能力与其表型转化密切相关,p38参与了损伤后VSMC表型转化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肿瘤患者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6例肿瘤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KP)、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PICP)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IL-6水平,用SPECT进行全身核素骨显像。结果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中,前列腺癌患者骨钙素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骨显像结果显示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分析肿瘤患者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尤其是骨钙素和IL-6水平)与影像学的改变对于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30年后唐山地震所致孤儿创伤后应激障碍现患率调查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目的:调查30年后唐山大地震孤儿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现患率并探讨PTSD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PTSD诊断标准对260例地震所致孤儿进行诊断;按照有无PTSD分为PTSD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社会人口学资料、地震后急性应激反应、地震后生活状况和目前心理健康状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TSD的危险因素。结果:260例孤儿中有32例为现患PTSD(12%)。患PTSD的孤儿组SAS(47.8&#177;14.5/40.3&#177;10.3)、SDS(53.0&#177;12.0/45.2&#177;11.7)、SCL-90总分(156.6&#177;65.5/127.9&#177;41.0)高于非PTSD孤儿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6个PTSD的预测因素,分别为经历地震时的年龄、神经质、内外向、地震发生后强烈的精神痛苦、反复出现噩梦和消极应对方式(OR值分别为4.5、0.2、5.5、3.5、5.4、3.9)。结论:灾难后孤儿幸存者30年后仍有较高PTSD现患率,青少年阶段、地震创伤的严重程度、人格倾向性及应对方式与现患PTSD相关。  相似文献   
4.
人群三年降压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4种降压药物联合方案长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EH)的疗效.方法选择EH Ⅱ期、Ⅲ期患者892例,按入选顺序分为4组A组为尼群地平加卡托普利,B组为尼群地平加氨酰心安,C组为硝苯地平加卡托普利加双氢克尿噻,D组为复方降压片,各种原因退出以上4组的为E组;在治疗前后检测血压、血尿常规、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眼底检查及心脏B超.部分患者检测了神经内分泌因子.结果在治疗后1、3年,5组患者动脉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LVMI和A/E比值均下降,CO和LVEF无变化,血BUN、Cr无变化,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中A、B、C组的24小时尿蛋白、血尿酸明显下降,眼底情况明显改善,而D、E组则反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例数D、E组明显高于A、B、C组.结论坚持长期降压治疗可明显减少高危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并保护其靶器官受损,制定合理、安全、有效、经济的降压方案对EH患者的管理率、服药率、控制率都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三步法直立倾斜试验诊断不明原因晕厥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步法直立倾斜试验(HU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可行性。方法:对临床不明原因晕厥的89例患者行HUT,试验分3个步骤,即基础倾斜试验(BHuT)、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倾斜试验(SNHUT)、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IHUT)。结果:89例患者中HUT阳性61例,阳性率为68.54%,其中基础直立倾斜试验阳性13例(14.61%),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阳性44例(57.89%),含服硝酸甘油阴性的11例中静点异丙肾上腺素阳性4例(36.36%)。结论:三步法直立倾斜试验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可行方法。该方法可靠简便,可提高阳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40层螺旋CT(40 MS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使用40MSCT冠状动脉成像的40例患者同时实施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以其结果为金标准,对40 MSCT显示的冠状动脉主支及主要分支情况进行狭窄程度评估。结果:40例患者可用于评估的冠状动脉489段血管中,共显示病变血管205段,其中83段得到CAG证实。22段血管MSCT诊断为狭窄而CAG显示正常,另15段CAG确诊存在病变而在MSCT尚未能显示。40 MSCT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为91.8%,特异性为92.8%,阳性预测值为88.4%,阴性预测值为95%。经配对χ2检验,两种检查方法在发现冠状动脉疾病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 MSCT在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病变程度的评估也比较准确,适合于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CAG前的筛选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在不明原因晕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不明原因晕厥患者366例,均行直立倾斜试验检查。结果直立倾斜试验阳性252例,阳性率68.9%;直立性不耐受综合征类型中以血管迷走性晕厥多见,其次为体位性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血管迷走性晕厥中血管减压型比例女性高于男性(P〈O.05);年龄≥60岁15例患者中直立倾斜试验阳性10例,均表现为血管迷走性晕厥;13例发生假性晕厥。结论直立倾斜试验阳性者并非为反射性晕厥,直立位3~45min发生晕厥的阳性患者,须结合年龄、性别及病史确诊是体位性晕厥或反射性晕厥。  相似文献   
8.
硝酸甘油结合直立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朝新 《现代医学》2009,37(4):310-312
目的 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行直立倾斜试验(HUT)的可行性.方法 对临床已排除器质性病变的晕厥患者行HUT,包括基础试验和硝酸甘油、异丙肾上腺素药物激发试验.结果 190例中阳性129例,阳性率为67.89%;其中基础HUT阳性率16.32%(31/190);硝酸甘油激发的阳性率57.86%(92/159);硝酸甘油激发阴性者再经异丙肾上腺素激发阳性率8.96%(6/67).结论 基础HUT结合药物激发诊断VVS安全可行,其中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方便、省时、耐受性好,无严重的副反应,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笔者从治疗结石病的验方、秘方中 ,选用纯中药组成化石汤方 (自拟方 ) ,治疗泌尿系结石 6 0余例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泌尿系结石病的诊断泌尿系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根据结石的大小 ,祖国医学分别称之为“石淋”、“沙淋” ,病状严重者可发展为“血淋”。临床表现为突发腰背部或侧腹部剧烈疼痛 ,或呈阵发性绞痛 ,放射至下腹部及会阴部。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症 ,或出现尿频、尿急、尿血、尿流突然中断等现象。化验小便可见红细胞及少量蛋白、草酸钙( )。B超或x光拍片检查可确诊。2 泌尿系结…  相似文献   
10.
40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40层螺旋CT(MSCT)对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诊断价值。方法298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冠脉CT成像,检出心肌桥者根据有否冠心病将其分为单纯心肌桥组和心肌桥合并冠心病组,然后比较两组胸痛的临床特点与40MSCT诊断心肌桥的特点。21例心肌桥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40MSCT心肌桥的检出率为26.8%。80例患者共有122处心肌桥,其中左前降支占51.6%。40MSCT显示胸痛患者心肌桥的厚度多≥2.0mm,发生在左前降支;壁冠状动脉长度≥2.6mm的多发生在回旋支,与无胸痛的心肌桥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80例心肌桥患者中有胸痛者64例(80.0%)。冠心病组多为典型心绞痛,单纯心肌桥组胸痛不典型。其中21例冠状动脉造影仅9例显示心肌桥。冠心病组所有的心肌桥与狭窄的冠状动脉均非同一处血管。结论MSCT空间分辨力高,可准确判断冠状动脉形态、结构异常和心肌密度异常,并可判断冠状动脉和心肌的空间关系。诊断心肌桥敏感可靠,检出率高,优于冠脉造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