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8篇
  免费   827篇
  国内免费   100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23篇
口腔科学   76篇
临床医学   178篇
内科学   123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279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133篇
综合类   570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4884篇
药学   221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308篇
  2020年   240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353篇
  2013年   381篇
  2012年   381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52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47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糖尿病性角膜上皮病变机制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糖尿病导致的角膜上皮病变日渐受到关注。高血糖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它所引发的蛋白质糖基化反应以及醛糖还原酶、蛋白激酶C、基质金属蛋白酶激活等是角膜上皮发生病变和损伤后修复障碍的主要因素。此外一些细胞因子、调节蛋白、神经递质也参与其中。本就糖尿病在角膜上皮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2.
光动力治疗兔角膜新生血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光动力学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缝线法诱导的兔角膜新生血管(corna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取新西兰白兔5只10眼,用5.0号的丝线在角膜上缝线诱导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注射光敏剂Photofrin 48h后行DIOMED630PDT激光照射。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NV生长情况,并且计算其面积、生长长度,照射后28d处死实验兔,取其眼球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角膜缝线后3d开始有新生血管长入,3wk后长到缝线的尖端。激光照射后2d开始角膜新生血管变得模糊不清,2wk后角膜新生血管近完全消失。组织病理学检查见角膜,视网膜以及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等组织正常。结论:光动力治疗角膜新生血管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993.
选择性角膜内皮移植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长期以来,治疗角膜内皮病变标准的方法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虽然总体上说,PK手术成功率高,但由于术后视力恢复时间长,且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高度散光/不规则散光、植片排斥反应以及与缝线和切口愈合相关的并发症等,因此并非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过去十几年内,出现了多种选择性角膜内皮移植术,如经角膜瓣途径的内皮移植术、经角巩膜袋途径的内皮移植术及带活性内皮细胞的Descemet’s膜移植术等。与PK手术相比,这些新的手术方法理论:有着多方面的优势,初步的临床结果亦令人鼓舞,有可能成为替代传统PK手术治疗角膜内皮病变的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眼用表面麻醉液对近视眼角膜厚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OrbscanII眼前节分析系统研究眼用表面麻醉液对近视眼角膜厚度的影响,探讨其在屈光手术角膜厚度测量中的作用。方法:在滴4g/L倍诺喜液前后分别对98例近视眼患者(98眼)的角膜最薄点厚度(THN)、中央2mm直径范围内的平均厚度(CT)以及前房深度(ACD)进行测量。结果:滴4g/L倍诺喜液5min后本组近视眼角膜最薄厚度平均增加3.17±6.88μm(t=-4.569,P<0.001),角膜中央厚度平均增加3.10±7.13μm(t=-4.310,P<0.001),前房深度无显著变化(t=1.288,P=0.201)。结论:眼用表面麻醉液能于短时间内显著影响近视眼的角膜厚度,这有可能对角膜屈光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小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植片浸润细胞类型及引流淋巴结细胞表型的变化。 方法:建立小鼠角膜移植模型,术后不同时间点进行临床观察及角膜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移植术后3d颌下淋巴结(SMLN)、颈浅淋巴结(SCLN)的细胞表型变化。 结果:角膜移植术后6h,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开始聚集并逐渐浸润植片;24hCD4^+T和CD8^+T细胞出现并侵入植片,2wk时达到高峰;术后12~21d所有植片均被排斥。移植后3dSMLN内CD4^+T细胞比例较正常时明显下降(P=0.038),而SCLN各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 结论:角膜移植术后植片迅速出现髓系及淋巴细胞浸润,伴有引流的SM LN内早期CD4^+T细胞比例下降,二者间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在两组人群中比较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与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AS-OCT)测量的角膜曲率及角膜散光、中央角膜厚度和前房深度的差异性、相关性及一致性,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青年近视术前检查者64例124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1例85眼,先后使用Pentacam和AS-OCT进行测量,获得眼前节生物参数。在两组人群中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两种仪器测量结果的差异性进行比较,所得数据的相关性采用 Pearson相关性分析,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采用 Bland-Altman 分析。

结果:近视组两种仪器测得的陡峭角膜曲率(Ks)、平坦角膜曲率(Kf)、平均角膜曲率(Km)有显著差异(P<0.001),而白内障组测得的Ks、Kf、Km无差异(P>0.05),两组人群两种仪器测量的J0(散光参数)、平均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CD)均有差异(P<0.05),测得J45(散光参数)无差异(P>0.05)。两组人群中两种仪器测量的Ks、Kf、Km、J0、J45、CCT及ACD均具有线性相关(P<0.001)。近视组测量的Ks、Kf、Km的一致性良好,而白内障组测量的Ks、Kf、Km的一致性较差。

结论:Pentacam和AS-OCT测量散光参数、CCT及ACD时具有较好一致性,可互换使用,而测量Ks、Kf、Km时的一致性受年龄相关因素影响,优先考虑选择Pentacam。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采用均衡式三切口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2例,术前角膜曲率K1与K2的差值≤0.50D,随机分为常规巩膜隧道切口组(A组)与均衡式三切口组(B组),于术后1wk;1,3mo进行视力及屈光状态检查。结果:A,B组术前角膜散光0.27±0.15D,0.29±0.16D,术后1wk;1,3moA组为0.70±0.34D,0.62±0.27D,0.58±0.26D;B组为0.38±0.22D,0.35±0.19D,0.31±0.15D两组角膜散光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各时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散光随时间推移而减少,但B组始终小于A组。结论:均衡式三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可明显减少手术源性角膜散光。  相似文献   
998.
999.
【目的】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itreoretinal surgery,VR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对影响角膜内皮细胞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价。【方法】66例(66只有晶状体眼)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用Topcon SP9000型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对患者双眼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进行形态计量学测定,对可能影响角膜内皮细胞的多种相关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影响角膜内皮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晶状体摘除(P=0.000),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P=0.009),葡萄膜炎(P=0.011),手术时间(P=0.034)。【结论】①VR术中摘除晶状体,对角膜内皮有损伤。②对拟行晶状体摘除或疑角膜内皮细胞功能欠佳的患者,术前应检查角膜内皮。③为减少手术对角膜内皮的损伤。术前术后积极控制炎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填充物,提高手术技巧,尽可能的缩短手术时间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00.
Gray matter connectivity can be described in terms of its topographical organization, but the differential role of white matter connections underlying that organization is often unknown.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 a method for unveiling principles of organization of both gray and white matter based on white matter connectivity as assessed using diffusion magnetic ressonance imaging (MRI) tractography with spectral embedding gradient mapping. A key feature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its capacity to project the individual connectivity gradients it reveals back onto its input data in the form of projection images, allowing one to assess the contributions of specific white matter tracts to the observed gradients. We demonstrate the ability of our proposed pipeline to identify connectivity gradients in prefrontal and occipital gray matter. Finally, leveraging the use of tractography, we demonstrate that it is possible to observe gradients within the white matter bundles themselves. Together, the proposed framework presents a generalized way to assess both the topographical organization of structural brain connectivity and the anatomical features driving 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