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13篇
  免费   3428篇
  国内免费   1272篇
耳鼻咽喉   306篇
儿科学   244篇
妇产科学   203篇
基础医学   2463篇
口腔科学   556篇
临床医学   3915篇
内科学   2634篇
皮肤病学   450篇
神经病学   1671篇
特种医学   13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772篇
综合类   9699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5053篇
眼科学   656篇
药学   8481篇
  495篇
中国医学   4868篇
肿瘤学   1924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540篇
  2022年   1084篇
  2021年   1805篇
  2020年   1982篇
  2019年   1048篇
  2018年   1072篇
  2017年   1568篇
  2016年   2165篇
  2015年   1915篇
  2014年   4026篇
  2013年   3663篇
  2012年   3172篇
  2011年   2908篇
  2010年   2237篇
  2009年   1895篇
  2008年   1766篇
  2007年   1865篇
  2006年   1615篇
  2005年   1371篇
  2004年   1040篇
  2003年   963篇
  2002年   817篇
  2001年   724篇
  2000年   565篇
  1999年   535篇
  1998年   435篇
  1997年   365篇
  1996年   343篇
  1995年   329篇
  1994年   294篇
  1993年   235篇
  1992年   246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197篇
  1989年   199篇
  1988年   190篇
  1987年   143篇
  1986年   143篇
  1985年   173篇
  1984年   135篇
  1983年   90篇
  1982年   102篇
  1981年   74篇
  1980年   59篇
  1979年   70篇
  1978年   52篇
  1977年   59篇
  1976年   40篇
  1975年   3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异丙酚和芬太尼混合液静脉麻醉、笑气吸入麻醉及2%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浸润麻醉三种镇痛方法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疗效比较。方法:自2003年8月至2004年1月对236例妇科门诊早孕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随机分成3组。A组: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85例);B组:N2O(笑气)吸入麻醉(88例);C组:2%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浸润麻醉(63例),观察人流术中其镇痛效果并对疼痛进行分级。结果:A组85例100%可达到完全不痛(疼痛分级为0级);B组65.90%可达到完全不痛,Ⅰ级23.86%,Ⅱ级9.09%,Ⅲ级1.15%;C组0例可达到完全不痛,Ⅰ级63.49%,Ⅱ级30.16%,Ⅲ级6.35%。结论:受术者如无心肺疾患及人流禁忌证,无痛人工流产术应选择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可达到完全无痛,痛苦最小。  相似文献   
92.
目的:较大样本观察晕可消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及其对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门诊病例2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晕可消组)102例,对照组(维脑路通组)101例,治疗10d后行疗效评定并以荧光偏振法检测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并显著改善了红细胞膜的流动性。结论:晕可消胶囊具有改善红细胞膜流动性作用,用于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3.
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云克 (99Tc- MD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A)的疗效。 方法:对 80例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应用云克进行静脉治疗 2 1d,并对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 ,患者晨僵持续时间、握力、ESR、CRP、RF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患者关节压痛数及关节肿胀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改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 ,远期疗效好 ,而且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4.
132例男性不育患者遗传学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男性不育患者进行遗传学病因分析,并探讨其遗传效应。方法:采取132例男性不育患者外周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32例男性不育患者中,染色体异常24例,染色体变异22例。其中大Y20例,47,XXY18例,45.XY,t(13;14)3例,小Y和46,XY,inv(9)各2例,46,XY,t(9;22)1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并建议男性不育患者进行基因诊断,以便确诊是否属于遗传病,为生育提供指导,避免盲目治疗。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预防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中的作用 ,以及同该操作相关的一些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 8例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随访1~ 36月 ,局部复发 6例 (3.6 % ) ,术后吻合口漏 13例 (10 .7% ) ,多数保肛患者出现便频、便急等症状。结论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能有效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 ,提高保肛率 ,但存在吻合口漏 ,控便功能等问题需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96.
马齿苋活性成分体内外抗癌作用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马齿苋活性成分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 cell)、人喉表皮样癌细胞系(Hep-2 cell)、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 cell)和人恶性胚胎横纹肌瘤细胞系(RD cell)生长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马齿苋活性成分处理4种癌细胞,通过溴化二甲噻唑二苯四氮唑(MTT)试验法测定癌细胞的增殖;同时处理S180荷瘤小鼠,观察荷瘤小鼠的体重、瘤重、死亡率和抑瘤率.结果 马齿苋生物碱对离体培养的A-549肺癌细胞、Hela细胞和Hep-2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马齿苋多糖对Hela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马齿苋脂肪酸对Hep-2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马齿苋黄酮对RD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并存在浓度剂量效应,高浓度抑制作用强.结论 马齿苋活性成分能选择性地杀伤癌细胞,有进一步研究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17β-E2)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介导雌激素促进内异症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用不同浓度17β-E2处理子宫内膜间质细胞48 h;此后选用10-10mol/L 17β-E2处理子宫内膜间质细胞12、24和48 h,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17β-E2处理前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法分析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10-6mol/L)对17β-E2促进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17β-E2作用后β-catenin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17β-E2能明显促进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于10-10mol/L作用48 h最明显。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能明显抑制17β-E2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17β-E2能促进β-catenin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核内的表达。结论雌激素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内异症在位子宫内膜的异位种植。  相似文献   
98.
目的:对慢性胆囊炎进行辨证分型,分为气滞血瘀型、肝胆湿热型、脾虚气郁型、肝郁阴虚型等4型,观察运用百草丹胶囊结合中药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以本院非标准制剂百草丹胶囊每日3次口服,每次2粒,结合中药辨证分别予以行气祛瘀法、清热利湿法、健脾舒肝法、疏肝养阴法治疗,一共治疗慢性胆囊炎50例。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药辨证合百草丹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有十分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免费板式组合药在DOTS中对合并乙肝的涂阳肺结核病人肝损害情况。方法 比较HBsAg、HBeAg、HBcAb阳性的涂阳肺结核病人与无乙肝的涂阳肺结核病人DOTS前后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 合并乙肝病人肝损害发生率66.3%,无乙肝者肝损害发生率8.6%,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22.5%病人因肝损害需更改治疗方案。结论 DOTS中合并乙肝的病人采用板式组合药用2H3R3Z3E3/4H3R3方案易发生肝损害,对这类病人应慎用常规方案,并要密切全程观察肝功能,尽可能应用肝损害较小的抗结核药。  相似文献   
100.
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315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总结1999年6月至2003年8月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315例肝肿瘤病人的病例资料,探索RFA治疗肝肿瘤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了一次定位、多点穿刺,RFA联合肝动脉栓塞(TAE)、选择性门静脉栓塞(SPVE)治疗直径5~13cm的大肝癌,及经皮经肺经膈肌RFA治疗膈顶部肝癌。结果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1%,无一例住院期间死亡。AFP阳性的169例肝癌病人中,RFA后有124例(73.6%)明显降低,其中有95例(56.2%)转阴。半年生存率为89.5%,1年生存率为80.1%,18个月生存率为61.4%,24个月生存率为48.3%,〉36个月生存率为35.6%。结论采用TAE、SPVE及RFA一次定位多点穿刺法治疗无手术切除指征的中晚期(含大肝癌)的病人,疗效明显,总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