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99篇
  免费   3493篇
  国内免费   697篇
耳鼻咽喉   281篇
儿科学   907篇
妇产科学   705篇
基础医学   2154篇
口腔科学   888篇
临床医学   3758篇
内科学   4876篇
皮肤病学   287篇
神经病学   2470篇
特种医学   7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471篇
综合类   3956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预防医学   3134篇
眼科学   330篇
药学   2414篇
  92篇
中国医学   1531篇
肿瘤学   1857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942篇
  2022年   1317篇
  2021年   2349篇
  2020年   2206篇
  2019年   1842篇
  2018年   1755篇
  2017年   1581篇
  2016年   1443篇
  2015年   1289篇
  2014年   2445篇
  2013年   2318篇
  2012年   1904篇
  2011年   1705篇
  2010年   1290篇
  2009年   1199篇
  2008年   1111篇
  2007年   1074篇
  2006年   902篇
  2005年   731篇
  2004年   595篇
  2003年   510篇
  2002年   442篇
  2001年   362篇
  2000年   282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259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52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12篇
  1968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2 毫秒
71.
低剂量石英对大鼠肺泡灌洗液的早期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法研究低剂量石英对大鼠肺脏的影响。大鼠分别注尘2、10mg观察1、7、21天。结果表明低剂量石英可使灌洗液中细胞总数、有核细胞/红细胞比值、肺泡巨噬细胞显著增高,特别是泡沫型肺泡巨噬细胞随时间延长而明显增高。染尘动物灌洗液中蛋白、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呈一过性升高,酸性磷酸酶在2mg石英组呈一过性升高,但在10mg石英组却持续上升。实验结果表明,肺泡巨噬细胞及其溶酶体膜的破坏在矽肺发生早期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周郁鸿  虞荣喜 《癌症》1993,12(6):522-523,534
我们将常规的HAMPT方案中的氨甲喋呤(MTX)剂量改为大剂量组成良的HAMPT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例,17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其中16/17例一疗程则获完全缓解(CR),CR率85%,诱导缓解时间平均17天。本方案疗效较满意,副作小用,可作为难治作ALL治疗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3.
尼罗罗非鱼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是我国从非洲引进的热带鱼类,具有刺少肉味鲜嫩、食性广、生长快、繁殖力强、养殖周期短等特点。已快速地养殖到全国各地。作者对利用地热资源人工喂养条件下的尼罗罗非鱼肉的氨基酸和肉内的粗蛋白、脂肪、维生素等成分进行分析,评估尼罗罗非鱼肉的营养价值,从营养学的角度为人们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应用常规内镜技术难以发现大肠平坦型病变和凹陷型病变。近年来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在国外已获广泛应用,可以发现大肠微小病变和早期大肠癌。应用腺管开口分型方法可以预测肿瘤病变的组织学类型及肿瘤的浸润深度,据此可确定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或分片粘膜剥离术将肿瘤切除,抑或行外科手术治疗。在当前我国的胃肠内镜医疗界,应广泛开展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的临床应用,以早期发现大肠病变,提高我国大肠癌的内镜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75.
荷包环扎式结直肠吻合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荷包环扎式结直肠吻合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价值。方法 :对低位直肠癌采用荷包环扎结直肠吻合保肛术治疗 2 3例 (A组 ) ,采用Miles手术治疗 2 6例 (B组 )。结果 :A组术后 1、3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 (2 3/ 2 3) ,95 7% (2 2 / 2 3) ,术后无局部复发病例 ;排便功能优 16例 (6 9 6 % ) ,良 7例 (30 4 % )。B组术后 1、3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 (2 6 / 2 6 ) ,96 2 % (2 5 /2 6 ) ,术后局部复发率 3 8% (1/ 2 6 )。两组术后 1、3年生存率 ,局部复发率经统计检验 ,均无显著差异 (P值均 >0 0 5 )。术后并发症 :A组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发生 ,盆腔感染 1例。B组 :切口感染 1例 ,人工肛门狭窄 1例。结论 :采用螺纹支架管荷包环扎结直肠吻合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既能达到根治目的 ,又有保留肛门的良好排便功能 ,且并发症少 ,操作简便易行 ,不用特殊器械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6.
Aims: On the Edge is a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me designed to support early intervention by increasing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early psychosis, reducing the stigma associated with mental health issues and improving awareness of avenues of help. The target audience was young people aged 14–22 years in schools and colleges. Methods: An interactive drama programme was developed through collaborative working across psychiatry, applied drama and those with direct experience of psychosis. A national tour engaged 2500 students in 71 performances that took place in 51 schools and colleges. The programme was evaluated against its aims with data collected both during and after the tour. Results: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evaluation found significant gains with respect to all three aims. Thirty‐one schools developed supportive links with local mental health services. Conclusions: This programme shows the value and effectiveness of delivering health education on early psychosis through the medium of applied drama, and offers a model for a programme that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early intervention services. Lessons learned through delivering this programme are a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wards future development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mes for schools.  相似文献   
77.
脊柱复合性损伤的救治风险与早期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估脊柱复合性损伤的特点和救治风险,探讨风险控制与最佳治疗的方法。方法采用AIS、ISS、TRISS及APACHEⅡ等评分方法对273例脊柱复合性损伤患者进行定量评价与救治分类,并依据伤后的损伤分级、参数评定及计量评分等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和统计处理。结果颈椎合并伤115例,胸椎合并伤141例,胸腰椎合并伤294例,腰骶椎合并伤181例;患者的救治风险和脊椎伤的治疗选择或手术时机与其合并伤的解剖伤势及由此所构成的整体伤情密切相关(P<0.01或<0.05);高风险性伤员往往综合伤势严重,生存概率(Ps)趋低,并发症和死亡率高(P<0.01或<0.05)。结论脊柱脊髓损伤常合并有严重的多发伤,高危伤情不仅可增加其救治风险和脊柱伤的处理难度,且还易于丧失手术最佳时机。分类救治对伤员的风险控制和脊柱伤的专科治疗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探讨ACB法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IMA水平及联合检测IMA、CK、CK-MB、cTnI、LDH水平的诊断价值。方法:将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3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27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25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28例,另选15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抽血检测其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3组患者中IM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MA水平以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最高。各种心肌酶对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敏感性分别为:IMA88%、CK22%、CK-MB20%、cTnI32%、LDH28%;CK、CK-MB、cTnI、LDH,四者联合检测敏感性为52%;五者联合检测敏感性可达92%。结论:IMA在早期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ACB法检测IM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明显优于其他传统酶类,联合检测则大大提高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确诊率,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加减大黄廑虫丸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法检测加减大黄磨虫丸对血管生成的影响;采用MTS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加减大黄磨虫丸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的ECV-504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检测不同浓度的加减大黄廑虫丸对ECV-304细胞移行的影响;Matrigel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加减大黄磨虫丸对ECV-304细胞内皮管腔形成的影响。结果加减大黄磨虫丸中、低浓度组能够抑制鸡胚CAM血管生成;MTS比色法显示,0.05—0.20g/ml浓度的加减大黄鹰虫丸对VEGF诱导的ECV-304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而更低和更高浓度的加减大黄廑虫丸则无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加减大黄廑虫丸浓度为0、12.5、25.0和50.0mg/ml时ECV-504细胞移行数分别为208.67±17.16、132.67±16.50、78.33±13.50和18.67±6.66;Matrigel实验显示,加减大黄磨虫丸浓度为0、12.5、25.0和50.0mg/ml时ECV-304细胞内皮管腔形成数分别为25.67±1.53、22.33±1.53、16.33±2.52和2.33±1.53,可见抑制细胞移行和管腔形成的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强。结论加减大黄廑虫丸具有明显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