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2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131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6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79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540篇
预防医学   6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51篇
  1篇
中国医学   665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harin,APS)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神经细胞活性、认知功能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ase,Caspase)-9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36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级美国斯泼累格·多雷(Sprague Dawley)雌雄各半的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6组,正常组、AD组、药物对照组、干预A组、干预B组及干预C组; 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建立AD大鼠模型; 建模后药物对照组采用0.5 g/kg的吡拉西坦灌胃,干预A组、干预B组及干预C祖均采用0.2、0.4及0.8 g/kg的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harin,APS)灌胃,正常组及AD组灌胃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均1次/d,灌胃时间连续60 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认知功能; 苏木精-伊红(Hematoxy lin-Eosin,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表现;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erminal de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 免疫印迹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技术分别检测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Caspase-3及Caspase-9蛋白及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AD组大鼠灌胃后第1~5 d的逃避潜伏期均延长(P<0.05); 与AD组比较, 干预A组、干预B组、干预C组逃避潜伏期均缩短(P<0.05),药物对照组逃避潜伏期与干预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AD组大鼠游泳距离增加(P<0.05); 与AD组比较,干预A组、干预B组及干预C组大鼠游泳距离均减少(P<0.05),干预C组与药物对照组相似(P>0.05)。正常组海马结构完成,神经元排列紧密,细胞核清晰且无空泡; AD组大鼠海马组织结构紊乱,神经元数目减少,细胞核深染,细胞膜收缩及部分消失; APS干预组及药物对照组神经元排列较AD组整齐有序,肿胀程度减轻,细胞核较清晰。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率比较有明显差异(F=134.900,P<0.001); 与正常组比较,AD组神经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 与AD组比较,干预A组、干预B组及干预C组神经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药物对照组与干预C组神经细胞凋亡率相似(P>0.05)。与正常组比较,AD组海马组织Cyt-C,Caspase-3及Caspase-9蛋白及mRNA 相对表达水平上调(P<0.05); 与AD组比较,不同水平干预组海马组织Cyt-C,Caspase-3及Caspase-9蛋白及mRNA 相对表达水平下调(P<0.05),药物对照组与干预C组上述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相似(P>0.05)。结论 黄芪多糖能够改善AD大鼠认知功能,减轻海马组织病理损伤,抑制神经元凋亡且呈现水平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yt-C及caspase-3/9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2.
黄芪多糖对阿霉素诱导的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大鼠阿霉素性心衰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衰模型组和黄芪多糖组,每组10只。黄芪多糖组连续14d黄芪多糖水溶液灌胃[3g/(kg·d)],正常对照组和心衰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心衰模型组和黄芪多糖组分4次静脉注射阿霉素[10.4mg/(kg·2d)]复制心衰模型。给药全部结束后,检测大鼠心肌重构、细胞凋亡和抗氧化性等指标。结果 阿霉素导致心肌纤维化,肌原纤维溶解断裂,线粒体肿胀变性,应用黄芩多糖能明显改善心衰症状。血流动力学和TUNEL染色进一步证实黄芪多糖能缓解阿霉素对心脏的损伤,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Bax的表达,同时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Bcl-2的表达来实现的。结论 黄芪多糖对阿霉素性心衰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组织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af-1)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黄芪注射液干预组和溶剂对照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除假手术组外其余3组根据再灌注不同时点再分为0 h、0.5 h、2 h、6 h、24 h、72 h和120 h 7个亚组,于再灌注相应时点提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海马组织Apaf-1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Apaf-1 mRNA的表达。结果: 除0 h和120 h外,脑缺血再灌注组各个时点Apaf-1蛋白及mRNA表达均较假手术组增加 (P<0.05);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黄芪注射液干预组各个时点Apaf-1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减少 (P<0.05),而溶剂对照组各时点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则均无显著变化 (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能抑制大鼠海马组织Apaf-1蛋白及mRNA表达,从而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APS)对骨骼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 FFAs)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小鼠C2C12成肌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FFAs作用不同时间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根据MTT结果选取FFAs最适浓度和时间处理细胞并用APS干预,采用乙酰辅酶A合成酶-乙酰辅酶A氧化酶法检测APS干预前后培养液FFAs浓度;Western blotting测APS干预前后细胞膜脂肪酸转位酶(FAT/CD36)、总FAT/CD36、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AMPK)和总AMPK蛋白表达。结果:FFAs对细胞的毒性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FFAs组比较,FFAs+APS组细胞膜FAT/CD36及p-AMPK蛋白表达增加(P<0.05),而总FAT/CD36及总AMPK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培养液FFAs浓度降低,细胞活性增加(P<0.05)。结论:APS可以增加骨骼肌细胞对FFAs的摄取利用,其机制可能与活化AMPK和促进FAT/CD36转位有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治疗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黄芪多糖低剂量组、黄芪多糖中剂量组和黄芪多糖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通过饮用5%葡聚糖硫酸钠盐(DSS)溶液10 d构建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于饮用5%DSS溶液30 min后,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予以100、200和400 mg/kg黄芪多糖灌胃,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予以相应体积的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10 d,期间每天观察记录各组小鼠体重、粪便性状及便血情况,进行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脂联素(APN)和血红蛋白(Hb)水平,测量小鼠结肠长度,HE染色检测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RT-qPCR检测结肠组织脂联素受体2(AdipoR2)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AdipoR2、PPAR-α和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DAI评分升高(P<0.05),血清APN和血液Hb水平均降低(P<0.05),结肠长度缩短(P<0.05),结肠组织发生明显病变,TNF-α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AdipoR2和PPAR-α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及AMP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多糖给药组小鼠DAI评分降低(P<0.05),血清APN和血液Hb水平均升高(P<0.05),结肠长度变长(P<0.05),结肠组织病变明显减轻,TNF-α阳性表达率下降(P<0.05),同时AdipoR2和PPAR-α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及AMP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结论:黄芪多糖减轻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可能与其激活AP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系统评价以“黄芪和山药”为君药的方药对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效果。方法:从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检索以“黄芪和山药”为君药的方药治疗DN的相关文献,以24h尿蛋白定量和血清尿素氮为评价指标,运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检索年限截止2019年11月。结果:共纳入文献12个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一的西医治疗比较,以“黄芪和山药”为君药的方药联合西医治疗可显著地降低DN患者24h尿蛋白和血清尿素氮的含量;进一步以干预疗程为亚组的Meta分析,24h尿蛋白和血清尿素氮的变化具有前者相同的结果,且不存在时间依赖性。结论:以“黄芪+山药”为君药的方药可以辅助西医治疗减少尿蛋白和血清尿素氮的含量,从而缓解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7.
目的:借助纳米技术制备成APS纳米粒。方法:根据离子交联原理制备APS纳米粒。通过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粒径、Zeta电位,表征其物理特性,并将该纳米粒与大鼠心肌细胞共培养,评价细胞相容性。结果:该药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在618.3 cm-1处出现特征吸收峰,平均粒径为112.4 nm,Zeta电位为(41.0±0.21)mV,与H9c2细胞共培养后细胞活力无显著性变化(P=0.557)。结论:制成APS纳米粒,此纳米粒粒径分布均匀,性质稳定,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68.
目的 研究甘肃民乐黄芪品质与土壤的关系。方法 采集黄芪药材和土壤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测定药材质量、土壤因子及重金属元素。结果 民乐黄芪质量符合药典标准规定,受重金属污染风险低。浸出物与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黄芪甲苷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与可溶盐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土壤pH值是影响黄芪浸出物、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三者含量的关键因素,其次为全磷、有机质和全氮。结论 研究结果揭示了土壤因子是民乐黄芪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为民乐县规范化种植黄芪药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生脉、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CHF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强心、利尿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生脉、黄芪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2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后心功能均有所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min步行试验总有效率分别为87.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均有所下降(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较治疗前均缩小(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生脉、黄芪注射液治疗CHF能更好地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0.
目的:阐明黄芪、三七及其配伍对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70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9只、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9只,替普瑞酮组9只,黄芪组9只,三七组9只,黄芪+三七组9只.运用幽门弹簧配合高盐热淀粉糊灌胃法制备萎缩性胃炎模型,治疗期共1mo,治疗期间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2mL/d灌胃;黄芪组予黄芪水煎剂3.5g/(kg.d)灌胃;三七组予三七粉冲剂0.7g/(kg.d)灌胃;黄芪+三七组予黄芪三七溶液灌胃[其中黄芪3.5g/(kg.d),三七0.7g/(kg.d)];替普瑞酮组治疗期予200mg/(kg.d),治疗结束后,各组取3只,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各组大鼠胃黏膜中Hsp70 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测定Hsp70/Hsp72蛋白表达量,余大鼠HE法观察胃黏膜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其胃黏膜体积构成比明显下降(P<0.01);替普瑞酮组较模型组胃黏膜体积构成比明显升高(P<0.01),黄芪组、三七组和黄芪+三七组与模型组相比,可以明显提高胃黏膜体积构成比(P<0.01),与替普瑞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黄芪组、三七组、黄芪+三七组之间亦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黄芪组、三七组胃黏膜中Hsp70 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各组Hsp70/7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三七及其配伍可以明显改善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的萎缩状态.诱导热休克蛋白70基因表达可能是黄芪、三七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