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RP-HPLC法测定显齿蛇葡萄中杨梅素的含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友胜  杨伟丽  龚雨顺 《中草药》2001,32(11):983-985
目的 测定显齿蛇葡萄中杨梅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RP-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Nova-PakC18不锈钢柱,检测波长为254nm,用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结果 方法的变异系数为2.763%,平均回收率为97.4%,最低检测量为15ng。湖南显齿蛇葡萄植物中不同部位的杨梅素含量为1.57%-2.17%。结论 方法简单、快速、精确,可作为显齿蛇葡萄植物质量检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2.
牯岭蛇葡萄根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毅  陈科力  詹亚华 《中草药》2001,32(2):162-163
目的:为牯岭葡萄Ampelopsis brevipedunculata (Maxim.)Trautv.var.kulingensis Rehd.根的开发利用提供鉴定依据。方法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薄层色谱分析。结果详细描述了牯岭蛇葡萄根根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性,经薄层色谱分析发现该药材含有羽扇豆醇等4种成分。结论所发现的这些特征可作为鉴别牯岭葡萄根的依据。  相似文献   
83.
广西藤茶中黄酮类成份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提取分离藤(Ampelosis grossdentata)中的双氢杨梅树皮素(dihydromyricetin)和杨梅素(Myricetin)。方法:采用新的水提取和溶剂分离的方法,经化学和光谱鉴定确定结构。结果:提取产物经确证为双氢杨梅树皮素(dihydromyricetin)和杨梅素(Myricetin),平均收率分别为19.6%和0.51%。结论:该提取法经济、简便,易于操作并且提取率  相似文献   
84.
4种药用植物提取物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3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三叶委陵菜、异叶蛇葡萄、蛇葡萄及细叶卷柏提取物对培养细胞的毒性、抗柯萨奇病毒 B3(CVB3)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通过观察药物毒性、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判断药物毒性及药物抗病毒效应。结果:4种药物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分别为7.2, 8.1, 8.7, 12.4μg·ml-1。三叶委陵菜、异叶蛇葡萄、细叶卷柏可直接杀伤病毒,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52, 1.21, 0.53μg·ml-1,治疗指数(TI)分别为14, 6.7, 23;蛇葡萄、细叶卷柏可阻止病毒的吸附,IC50分别为0.56, 0.51μg·ml-1,TI分别为16, 23。药物不能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结论:4种药物通过不同机制发挥抗CVB3的作用;但是同时对细胞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有效的抗病毒成份。  相似文献   
85.
凤鸣藤茶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凤鸣藤茶对小鼠低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藤茶组(2.7g/kg、4.5g/kg、9g/kg 3个剂量组),喂养30 d,低氧/复氧处理后检测各组小鼠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藤茶组GSH-PX、SOD的活性明显增强(P<0.01),ROS、MDA的含量降低(P<0.01);结论 凤鸣藤茶能有效降低小鼠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防止体内抗氧化酶受自由基诱导的氧化损伤,显著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6.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二氢杨梅素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二氢杨梅素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优选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17倍量81%乙醇回流提取95 min.在此条件下,二氢杨梅素提取率可达9.58%,与理论值9.72%仅相差0.14%.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选的二氢杨梅素提取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7.
目的:优选中药藤茶的微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工艺.方法:以蛇葡萄素为评价指标,HPLC测定指标成分含量,采用均匀设计法优选藤茶提取工艺参数.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3次提取用水pH分别为6.0,7.5,9.0,微波处理时间依次为3,1.5,1.5 min.结论:微波辅助半仿生提取法可有效、快捷地提取藤茶中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十八反药物白蔹反乌头应用时对小鼠的毒性作用。方法:连续14 d给予小鼠乌头、白蔹、乌头-白蔹水煎剂,末次给药后30 min取小鼠血液并分离血清,测定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乳酸脱氢酶(LDH);处死后进行尸检,取心、肝、肾测定脏器系数并做病理检查。结果:血液生化指标检查结果表明,单用乌头组ALT,AST值升高(P<0.05);单用白蔹组AST升高(P<0.05);两药合用组ALT,AST,LDH均升高(P<0.01或P<0.05);其余各组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波动。脏器系数检查结果表明:单用乌头组肝脏系数增加(P<0.05),两药合用组肝、肾脏器系数均增加(P<0.01或P<0.05)。尸检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两药合用组小鼠肝、肾可见明显改变。结论:十八反药物乌头与白蔹合用时对小鼠毒性增强。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白蔹外用对小鼠、大鼠烫伤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90℃恒温水浴造大、小鼠烫伤模型,观察大、中、小剂量白蔹水煎液和大、小剂量白蔹油糊对小鼠、大鼠烫伤模型烫伤面积及局部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大、中、小剂量(0.75g/cm2、0.5g/cm2、0.25 g/cm2)白蔹水煎液组,大、小剂量(0.24 g/cm2、0.12 g/cm2)油糊组均显著减小小鼠烫伤面积、显著增加烫伤皮肤面积纸重差值、显著改善烫伤的症状及病理变化。结论:白蔹外用对小鼠、大鼠烫伤模型均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0.
蒋林志  梁皓  严宇清  陈迎迎  唐琪  彭格员 《广西医学》2015,37(3):356-358,367
目的 探讨双氢杨梅树皮素( APS)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母细胞瘤( RB)细胞中细胞色素 C 氧化酶蛋白 IV (COX-IV)表达的影响. 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人RB 细胞株(HXO-RB44)进行体外培养,根据APS药物浓度设3 个组:4.40 μg/ml(A组)、14.84 μg/ml(B组)、33.33 μg/ml(C组),并设空白对照组及顺铂(2.00 μg/ml)阳性对照组. 采用蛋白质印迹分析( 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COX-IV的表达量. 结果 不同药物浓度组APS干预体外培养的RB细胞24 h后, COX-IV的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各APS药物组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 A组降低COX-IV活性表达最为明显,相对灰度值为(0.112 ±0.032);各组间并不呈现随药物浓度增加,COX-IV活性表达降低越明显的特征. 结论 APS能降低COX-IV的表达量,COX-IV的表达可能存在启动阈值,其表达量并不随APS药物浓度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