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93篇
  免费   595篇
  国内免费   774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131篇
基础医学   1016篇
口腔科学   139篇
临床医学   2322篇
内科学   270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146篇
特种医学   11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605篇
综合类   4072篇
预防医学   611篇
眼科学   121篇
药学   1333篇
  35篇
中国医学   1195篇
肿瘤学   112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507篇
  2022年   362篇
  2021年   445篇
  2020年   496篇
  2019年   451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371篇
  2016年   447篇
  2015年   551篇
  2014年   825篇
  2013年   900篇
  2012年   1115篇
  2011年   1319篇
  2010年   1093篇
  2009年   1029篇
  2008年   1076篇
  2007年   871篇
  2006年   770篇
  2005年   800篇
  2004年   600篇
  2003年   557篇
  2002年   421篇
  2001年   366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259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前交叉韧带本体感觉功能恢复病人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45例前交叉韧带本体感觉功能恢复病人进行综合性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经8-24个月随访,41例于术 后3个月开始逐步恢复本体感觉,术后8-10个月恢复良好,行走及跑跳稳健,无滑落感,膝关节活动范围0- 127°。提示康复训练和护理能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本体感觉功能快速恢复,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2.
非骨折性踝关节损伤1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俊  邓少华 《西南军医》2004,6(2):11-11,13
目的 探讨非骨折性踝关节损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自1997年3月-2003年5月,150例踝关节损伤,经石膏固定,韧带修补78例,未经此治疗72例,经3月~1年回访,对比踝关节功能、行走疼痛情况。结果 经石膏固定或韧带修补78例中,2例出现踝关节行走疼痛;另72例未经固定者,10例反复踝关节肿痛,3例反复“扭伤”。结论 对较严重的非骨折性踝关节损伤,采用早期石膏固定,韧带修补,有利踝关节的稳定性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3.
目的:通过对膝前交叉韧带损伤后不同时期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结果对比,介绍镜下半腱肌肌腱膝前十字韧带重建的方法。方法:采用传统髂胫束重建前十字韧带,及镜下半腱肌腱前十字韧带重建,经对两手术方法的治疗结果进行随访、对比,以及骨-髌腱-骨(B-PT-B)术式较易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传统前十字韧带重建手术组,病人遗留后遗症者达5人,占38.5%,症状严重者占23.1%,而微创前十字韧带重建者因时间尚短,随访最长4年,目前尚未有明显后遗症,但二者在术后并发症和手术创伤方面有明显的差异。结论:以多股半腱肌肌腱进行前十字韧带损伤后重建,对预防由B-PT-B术式引起的并发症,恢复膝关节功能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在膝关节闭合性韧带损伤中的f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6例临床高度怀疑膝关节闭合性韧带损伤患者分别进行常规二维高频超声和三维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56例63个膝关节,常规二维超声总体诊断准确率为70.4%,三维超声总体诊断准确率为91.4%.结论 三维超声对膝关节闭合性韧带损伤较常规二维高频超声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对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5.
关节镜下保留残迹的前交叉韧带重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估关节镜下保留残迹的前交叉韧带(ACL)重建的技术和效果.[方法]自2005年6月~2006年5月,28例病人(28膝)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ACL断裂,其中8膝伴外侧半月板破裂,6膝伴内侧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对原ACL残迹不做切除,采用自体四股绳肌腱,两切口法,单束重建ACL,采用生物可吸收挤压螺钉解剖位固定重建韧带.[结果]本组术后早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46~80分(平均60.75±9.54分),提高至随访时85~100分(平均95.89±6.24分)(P<0.01).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IKDC)综合评定由术前异常(C级)19例、显著异常(D级)9例,改进为随访时正常(A级)21例、接近正常(B级)7例.28例患者均恢复伤前运动水平.[结论]关节镜下保留残迹的前交叉韧带重建对关节内干扰小,可能有利于重建韧带血供和神经支配的重新获得,手术操作简捷,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76.
关节镜下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初步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 方法用法国产LARS人工韧带对16例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等距点钻胫骨、股骨骨道,将肌腱拉入骨道,韧带游离部分位于关节腔内,拉紧后2枚螺钉固定韧带,合并损伤同期处理. 结果手术时间51~86 min,平均64 min.术后无滑膜炎、韧带断裂、活动明显受限等并发症.16例均随访1.5~6个月,平均3.8月.按照IKDC评分标准:术前C级6例,D级10例;术后A级6例,B级9例, C级1例(χ2=6.264,P<0.05).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36~76分,(63.7±7.3)分;术后86~97分,(94.8±9.6)分(t=10.356,P<0.05). 结论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ACL,操作简便,可使膝关节获得即时稳定性,早期康复锻炼,最大限度的防止关节功能受限,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伴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6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重度内侧副韧带损伤病例,并对有随访的49例(保守治疗21例,手术治疗28例)进行分析。[结果]随访10个月~9年(平均1.7年),按照Schatzker分型:Ⅱ型39例,Ⅲ型6例,Ⅵ型4例。骨折均切开复位内固定,对韧带损伤的治疗分为2组,保守治疗组21例,膝关节功能:优11例,良9例,差1例。手术治疗组28例,Ⅰ期修复19例:优17例,良2例。Ⅱ期修复9例:优5例,良3例,差1例。[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Ⅰ期修复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78.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Hamstring腱的固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替代腱的固定是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的重要环节,也是最薄弱环节,是术后活动和康复项目开展的最主要的限制因素.当前康复锻炼的趋势是强调早期肌肉训练与负重行走,这就要求Hamstring腱的固定器材具有较高的生物力学强度.固定对ACL重建术的成功和术后活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不包括子宫肌层)的子宫内膜所引起的一种病变。常见的部位限于盆腔,80%的卵巢,其次为直肠陷凹及子宫骶骨韧带。其临床表现为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伴腰骶部疼痛,性交痛、排便痛及肛门坠胀感。笔者近年来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本病,收到了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0.
关节镜下膝后交叉韧带自体移植重建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后交叉韧带(PCL)损伤较为少见。PCL断裂者表现为上、下楼梯困难,严重者行走时出现软跪及关节不稳定症状,日久很难避免引起膝关节的退行性变、关节炎等。往往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我院1999年5月--2005年1月对25例PCL断裂者开展了关节镜下自体韧带移植重建术。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好的优点。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