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71篇
  免费   1900篇
  国内免费   645篇
耳鼻咽喉   810篇
儿科学   321篇
妇产科学   453篇
基础医学   885篇
口腔科学   734篇
临床医学   5019篇
内科学   1987篇
皮肤病学   323篇
神经病学   120篇
特种医学   18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5篇
外科学   4308篇
综合类   10045篇
预防医学   1718篇
眼科学   117篇
药学   3317篇
  55篇
中国医学   1078篇
肿瘤学   4585篇
  2024年   175篇
  2023年   770篇
  2022年   785篇
  2021年   938篇
  2020年   916篇
  2019年   830篇
  2018年   490篇
  2017年   675篇
  2016年   802篇
  2015年   988篇
  2014年   1626篇
  2013年   1661篇
  2012年   2087篇
  2011年   2217篇
  2010年   2030篇
  2009年   2061篇
  2008年   2683篇
  2007年   2525篇
  2006年   2322篇
  2005年   2352篇
  2004年   1503篇
  2003年   1385篇
  2002年   1039篇
  2001年   917篇
  2000年   697篇
  1999年   563篇
  1998年   477篇
  1997年   435篇
  1996年   395篇
  1995年   345篇
  1994年   281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54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CEUS诊断乳腺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EUS是纯血池显像,利用血液中含气微泡造影剂在声场中的非线性效应和强烈的背向散射获得对比增强图像,可动态直观地显示肿瘤微血管,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和疗效评估。CEUS在检出早期乳腺癌和识别前哨淋巴结方面具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在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和辅助乳腺癌靶向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乳腺癌CEUS特点及其与生物标志物的关系、CEUS评价新辅助化疗疗效及辅助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比较PET/CT和PET/MR在诊断宫颈癌原发灶及盆腔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宫颈癌患者于治疗前分别行PET/CT和PET/MR检查并进行评价。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及配对χ2检验分别评价PET/CT和PET/MR与金标准的诊断一致性及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两者对盆腔转移淋巴结的诊断效能,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两者评价转移淋巴结的可见性及诊断自信度的差异。结果 PET/MR分期与金标准的诊断一致性显著高于PET/CT,二者对宫颈癌分期诊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6,P=0.002);PET/CT和PET/MR诊断转移淋巴结的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3,P>0.05);二者对转移淋巴结的可见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诊断自信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 PET/CT和PET/MR对检出宫颈癌原发灶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PET/MR对宫颈癌分期及判定淋巴结转移有更大的诊断优势,PET/MR有望在综合评价宫颈恶性病变进展中成为替代PET/CT的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MR淋巴造影(MR-LG)显影兔VX2乳腺癌内乳前哨淋巴结(SLN)的可行性。方法 将75只新西兰大白兔分别建立兔VX2乳腺癌(肿瘤组)及炎性(炎症组)实验动物模型,并对其行MR-LG检查,检查后进行淋巴结清扫术。记录内乳SLN及淋巴管的显示情况,分析影响其显像的因素。结果 实验兔建模成功率为97.33%(73/75);MR-LG对内乳SLN及淋巴管的显示率分别为15.94%(11/69)和75.36%(52/69),其在肿瘤组与炎症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瘤组内乳SLN显示与未显示实验兔间体质量,肿瘤生长时间,肿瘤长径,腋窝SLN数目、大小及阳性数目,内乳淋巴管显影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内乳淋巴管显示与未显示实验兔间肿瘤大小及腋窝SLN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R-LG检出内乳SLN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分别为76.81%(53/69)、39.13%(9/23)、95.65%(44/46)、60.86%(14/23)和4.35%(2/46)。结论 MR-LG可有效显像兔VX2乳腺癌模型内乳SLN及淋巴管。  相似文献   
994.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肺部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D)患者肺部病变的CT特征。方法 收集14例肺部有异常表现的CD患者,包括多中心型(MCD)8例,单中心型(UCD)6例,对其肺部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肺门UCD表现为肺门单发均质等密度类圆形肿物,增强后均质明显或显著强化;1例腹膜后UCD合并副肿瘤性天疱疮,表现为两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2例纵隔UCD两肺见多发边缘清晰、小叶中心分布小结节。8例MCD均以两肺多发小结节为主,2例见最大径为1~2 cm大结节;4例结节边缘模糊,4例边缘清晰;小结节以小叶中心分布为主,其中3例见少许小结节分布于胸膜下。其他征象包括小叶间隔增厚4例,磨玻璃密度影4例,索条影4例,斑片状实变3例,囊腔2例,血管支气管束增粗1例。结论 CD肺部CT表现复杂多样,可能与病理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分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并探讨PET/CT定性及半定量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206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年龄、BMI指数、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血清SCC水平、PET/CT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原发灶SUVmax行单因素分析,并对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多因素分析;计算PET/CT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记录淋巴结SUVmax值(SUVmaxLN)及其与原发灶、肝脏、腹主动脉SUVmax的比值(SUVmaxL/T、SUVmaxL/H、SUVmaxL/A)。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确定最佳诊断界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指数、病理类型、浸润深度、FIGO分期、血清SCC水平、PET/CT提示淋巴结转移以及原发灶SUVmax为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SCC水平、肿瘤浸润深度、PET/CT提示盆腔淋巴结转移及原发灶SUVmax值是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PET/CT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54.90%(28/51),特异度为91.61%(142/155),准确率为82.52%(170/206)。SUVmaxLN=4.19的诊断准确率高于传统界值(SUVmax=2.5)。与SUVmaxLN相比,以SUVmaxL/T、SUVmaxL/H、SUVmaxL/A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SCC水平、肿瘤浸润深度、PET/CT提示盆腔淋巴结转移及原发灶SUVmax值是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ET/CT在定性及半定量评价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方面均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96.
朱一蒙 《中外医疗》2015,34(1):70-71
目的研究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胸引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该院接诊的由于非小细胞肺癌在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并在术中行淋巴结清扫的患者6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的数目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对患者术后胸引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比较和研究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胸引量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制作散点图,对两变量的相关性进行观察,相关性采用双侧pearson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肺癌手术术中的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胸腔引流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χ2=5.1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讲,其与患者术后胸引量之间的关系无法确定,需依据临床特征及表现,综合诊断,提高确诊有效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比较术前联合检查与前哨淋巴结检查技术对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判断能力差异。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57例乳腺癌患者分别行术前联合检查及前哨淋巴结活检,统计结果并分析。结果57例患者中联合检查的敏感性为58.3%,特异性为97.0%,准确性为80.7%。结论术前联合检查能够提高单独检查的诊断及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能力,但是其比较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仍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术前CRP/Alb比值(CRP/Alb ratio,CAR)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prognosis score,GPS)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121例行胃癌根治术胃癌患者的术前血清及60例体检健康者体检时血清样本,分别用免疫比浊法和溴甲酚绿法检测各组血清CRP和Alb的表达水平,计算CAR和GPS,并对不同分组(高CAR组、低CAR组及GPS0组、GPS1组和GPS2组)中CAR和GPS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CAR组与低CAR组在年龄、直径、Lauren分型、TNM分期、临床病理分期及血管、神经浸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CAR组的淋巴结转移率(81.5%)和转移度(28.8%)均高于低CAR组(分别为51.8%和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GPS2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度(25.9%)高于GPS1组(20.6%)和GPS0组(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随着肿瘤直径的增大、转移淋巴结数目的增加及神经、血管的浸润,胃癌患者术前血清CAR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术前血清高CAR水平检测可用于对术前胃癌的生物学行为评估;术前血清GPS2患者比GPS0和GPS1患者更易发生血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制备和研究荧光染料标记的葡聚糖纳米胶,用于活体荧光成像小鼠腋窝淋巴结。方法  使用脱氧胆酸和荧光染料Cy7化学标记葡聚糖,通过透析法制备纳米胶Dextran-Cy7;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仪分别表征纳米胶的形貌及大小;分光光度法标定Cy7的含量;用C57小鼠和DC2.4细胞分别评价Dextran-Cy7的体内、体外毒性;对10只正常昆明小白鼠经前掌注射Dextran-Cy7生理盐溶液,使用活体荧光扫描成像系统观察小鼠腋窝淋巴结的成像效果;淋巴结免疫荧光组化法观察Dextran-Cy7在淋巴结内的分布。结果  Dextran-Cy7纳米胶是直径30~50 nm的球形纳米颗粒,其在体内和体外都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可作为近红外发光探针活体荧光成像小鼠腋窝淋巴结;纳米胶主要分布在淋巴结的巨噬细胞细胞内。结论  Dextran-Cy7纳米胶细胞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可作为纳米荧光探针成像活体小鼠淋巴结。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析3种颈部静脉阻断在预防PICC(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导管异位实际价值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PICC置管21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3组,每组70例。送管时实施传统偏头法治疗Ⅰ组,助手协助实施指压法治疗Ⅱ组,为将颈外和颈内静脉阻断让助手实施按压器法治疗Ⅲ组。置管后对比观察Ⅰ组、Ⅱ组和Ⅲ组患者导管异位率。结果将Ⅰ组、Ⅱ组和Ⅲ组患者首次穿刺颈部异位率、总异位率情况比较,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Ⅰ组患者总异位率和颈部静脉异位率最高,其次为Ⅱ组,最低为Ⅲ组。结论相比偏头法与指压法,实施用按压器将颈部静脉阻断法,能够对PICC导管异位直至颈部静脉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