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70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296篇
耳鼻咽喉   164篇
儿科学   106篇
妇产科学   53篇
基础医学   420篇
口腔科学   488篇
临床医学   1484篇
内科学   257篇
皮肤病学   690篇
神经病学   662篇
特种医学   4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042篇
综合类   2729篇
预防医学   902篇
眼科学   68篇
药学   1023篇
  18篇
中国医学   1203篇
肿瘤学   67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91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267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580篇
  2013年   581篇
  2012年   786篇
  2011年   782篇
  2010年   773篇
  2009年   743篇
  2008年   817篇
  2007年   783篇
  2006年   797篇
  2005年   793篇
  2004年   564篇
  2003年   484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301篇
  2000年   253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5例巨大面部血管瘤患者电化学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巨大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电化学治疗的护理经验.对5例进行电化学治疗的巨大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自卑心态,做好口腔准备预防术后感染,给予饮食护理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术后早期瘤体会肿胀、变硬,流涎情况严重,因此要注重口腔护理,指导患者进行舌功能锻炼.本组5例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术后恢复好,无并发症,治疗有效率达100%.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颞骨内面神经鞘瘤的3D-CT及MRI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颞骨内面神经鞘瘤行3D-CT及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颞骨内面神经鞘瘤易累及面神经两个节段,呈结节状或粗细不等索条状,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效应,面神经管开大.结论:3D-CT及MRI扫描是颞骨内面神经鞘瘤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93.
半侧颜面萎缩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侧颜面萎缩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进行性毁容疾患。多为年轻女性,以半侧为限,极少波及双侧。一般以皮下组织萎缩最严重,重肌肉、软骨甚至骨质亦受影响。本症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科1998—03-2005—03综合治疗4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4.
废用性肌肉萎缩是肢体在制动、固定及失重状态下发生的生理、生化、形态学及功能的变化,对肌肉萎缩程度的测量主要有3种方法。废用状态下肌肉的宏观及微观结构均发生明显的改变,肌纤维可从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发放次数、波幅、时限及多相电位等指标发生改变,肌肉蛋白合成代谢减弱、分解代谢增强、肌肉蛋白丢失,糖原摄取和合成率下降,肌力、耐力下降。早期预防、功能锻炼、物理治疗和合理用药等方法对废用性肌肉萎缩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5.
匡桂英  张莉  陈渝斌  张妮 《护理研究》2008,22(8):748-749
巨舌症倦有严重的舌、牙颌及凳面部畸形,严重影响口腔功能和病人的身心健康.我科于2006年11月收治1例巨舌症病 人,经过一系列整复治疗及精心护理后,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6.
目的:采用运动皮质及相关脑区的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分析上运动神经元明显受累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嗅鞘细胞移植后质子谱变化。 方法:于2004—12/2005—02在北京市石景山区西山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研究所治疗的7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均符合El Escorial诊断标准。在嗅鞘细胞移植术前及术后2周检查其神经功能状态、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功能评分(分值越高神经功能越好)、肌电图和质子磁共振波谱。分别于大脑脚、内囊膝部、内囊后肢、放射冠和中央前回测量N-乙酰天冬氨酸/肌酐和胆碱复合物/肌酐比值。 结果:7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嗅鞘细胞移植后2周2例患者功能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前29,30,术后34,30),肌电图波幅较术前明显升高。其余5例上述2项指标保持稳定。②7例患者N-乙酰天冬氨酸/肌酐和胆碱复合物/肌酐比值整体水平降低(波幅比值:1.624&;#177;0.347,1.531&;#177;0.193;1.030&;#177;0.269,0.919&;#177;0.115;曲线下面积:1.697&;#177;0.354,1.021&;#177;0.182;1.625&;#177;0.230,0.912&;#177;0.118),但2例改善的患者在其相应的解剖区域N-乙酰天冬氨酸/肌酐升高。 结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N-乙酰天冬氨酸/肌酐和胆碱复合物/肌酐比值整体水平降低,可能是由于疾病的进展或穿刺操作的干扰有关。其中2例患者显示N-乙酰天冬氨酸/肌酐比值增高,而且与神经学检查发现相印证,并为肌电图检查所支持。  相似文献   
997.
全前脑面部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全前脑胎儿颜面部的产前超声表现与显示手法,提高产前超声对此类颜面部畸形的认识。方法 超声对胎儿颜面部进行冠状、矢状及横切面扫查,检出病例与尸检结果比较。结果 检出14例全前脑胎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面部畸形,共出现22个面部畸形,最常见的面部畸形是眼距过近和正中唇腭裂,最严重的面部畸形为独眼畸形,产前超声总检出率91.7%(22/24)。8例(57.1%)全前脑合并有面部以外畸形,超声检出7例。结论 二维超声产前对全前脑胎儿面部畸形可准确显示,是诊断全前脑的可靠佐证。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比较5g/L罗哌卡因和10g/L利多卡因用于星状神经节阻滞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04-03/2005-07在乌鲁木齐煤矿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伊犁市红星医院接受疼痛治疗的患者为实验对象。诊断符合严相默主编的《临床疼痛学》诊断标准。根据美国麻醉协会的分类标准选择Ⅰ-Ⅱ级的头晕头痛、失眠和面神经麻痹患者22例,年龄28~51岁,男9例,女13例,体质量43-89kg。全部病例经过与本人知情认可。并与治疗当事人书面文字签字同意后进行。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利多卡因组11例:10g/L利多卡因10mL,罗哌卡因组11例:5g/L罗哌卡因10mL。两组患者均按同一时间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1次/d。一次仅阻滞一侧(左侧或右侧交替进行),8次(左侧、右侧各4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3-10d内观察患者体征或症状,患者体征或症状无改善者停止治疗并排除在本实验外。观察霍钠氏综合征出现和持续的时间和表现,星状神经节阻滞后的不良反应、治疗后满意度评分和对重要生命体征的影响。 结果:22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整个治疗过程中无脱落。①霍钠氏征起始时间:罗哌卡因组较利多卡因组短[(3.80&;#177;1.34),(5.22&;#177;1.78)min,P〈0.001];霍钠氏征持续时间:罗哌卡因组较利多卡因组显著延长[(285.0&;#177;33.0),(62.4&;#177;11.8)min,P〈0.001];霍钠氏征表现:22例患者528次阻滞中上肢异常感觉121次(22.9%),进针点出血99次(18.6%);声音嘶哑65次(12.3%);吞咽不能47次(8.90%);胸闷7次(1.33%)。全部528次阻滞中无一例局麻药中毒或全脊髓麻醉等严重并发症出现。②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罗哌卡因组患者症状改善较利多卡因组明显(P〈0.05),罗哌卡因组优良率达100%,满意度调查罗哌卡因组优于利多卡因组。③星状神经节阻滞期间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5g/L罗哌卡因用于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头晕头痛症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10g/L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999.
C臂机监导口内小切口入路行颧弓骨折复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的不断增多,颧弓骨折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多,骨折治疗不当,可造成张口受限,面部凹陷畸形。对于颧弓骨折治疗,以往的复位方法为口内途径盲探复位法、局部皮肤切口单齿骨钩复位法及颞部途径复位法等,但术中效果不明确,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着患者对医疗质量要求的提高,要求医生做到准确复位,恢复功能,纠正畸形。因此,为了避免术中的盲目性,提高手术复位质量,笔者采用C臂机监导经口内小切口入路行颧弓骨折复位40例,效果满意,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卢艳  张玲玲  王新良  赵雪 《临床荟萃》2004,19(16):952-952
患儿,男,1.5岁,因发现四肢无力10个月入院。10个月前患儿之母无意中发现患儿双下肢无力,不能扶站,双上肢可握持轻小物体,不伴眼睑下垂、呼吸和吞咽困难。曾于当地医院查头颅CT和血微量元素均无异常,未予治疗。于我院门诊查肌电图示:神经源性受损。患儿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好,智力发育如常,大小便无异常,无发热及抽搐。患儿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