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59篇
  免费   1631篇
  国内免费   799篇
耳鼻咽喉   524篇
儿科学   302篇
妇产科学   156篇
基础医学   604篇
口腔科学   880篇
临床医学   9065篇
内科学   2135篇
皮肤病学   178篇
神经病学   791篇
特种医学   17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5703篇
综合类   12533篇
预防医学   2383篇
眼科学   404篇
药学   5090篇
  53篇
中国医学   2457篇
肿瘤学   986篇
  2024年   226篇
  2023年   991篇
  2022年   868篇
  2021年   975篇
  2020年   1029篇
  2019年   943篇
  2018年   436篇
  2017年   792篇
  2016年   963篇
  2015年   1192篇
  2014年   2141篇
  2013年   2098篇
  2012年   2601篇
  2011年   2789篇
  2010年   2549篇
  2009年   2449篇
  2008年   2920篇
  2007年   2633篇
  2006年   2260篇
  2005年   2493篇
  2004年   1947篇
  2003年   1778篇
  2002年   1572篇
  2001年   1345篇
  2000年   985篇
  1999年   813篇
  1998年   735篇
  1997年   714篇
  1996年   603篇
  1995年   511篇
  1994年   414篇
  1993年   247篇
  1992年   244篇
  1991年   225篇
  1990年   161篇
  1989年   154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目的:观察鼻腔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39例(40只眼),采用鼻腔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术眼流脓、溢泪等情况。结果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39例(40只眼)患者,治愈35例(36只眼),好转3例(3只眼),无效1例(1只眼)。治愈率90%,好转率7.5%,无效率2.5%。结论经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确切。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无需面部切口、面部不留疤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TME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63例中低位直肠癌TME保肛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0例(15.8%),9例给予全身营养支持,骶前冲洗引流,全身使用抗生素等非手术治疗后痊愈,1例行二次手术后痊愈。结论吻合口瘘不仅与患者高龄、贫血、营养状况差、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有关,而且与肠道准备欠佳、感染、术者吻合技术不足、游离肠管血运障碍,局部张力过大、吻合器使用不当以及Dukes分期等有关。围手术期采取相应的措施,严格按照TME术的操作规范,可有效防止瘘的发生,促使吻合口瘘的治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用3M无痛保护膜联合造口袋治疗大便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t dermatitis,IAD)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IA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皮肤护理方法;实验组的患者除传统皮肤护理外加用3M无痛保护膜联合造口袋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皮炎改善情况、皮炎愈合时间及皮炎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皮炎愈合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皮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M无痛保护膜联合造口袋治疗IAD,临床效果显著,且愈合快,复发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培酮口崩片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对老年躁狂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8例老年躁狂症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利培酮口崩片。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分级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利培酮口崩片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可有效的提高对老年躁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毛长兴  程凤能 《新中医》2019,51(7):216-219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4例神经性皮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外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治疗,观察组采用自血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及瘙痒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7天、14天、21天、28天后皮损面积评分显著下降(P 0.05)。治疗21天、28天后观察组皮损面积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7天、14天、21天、28天后皮肤瘙痒评分显著下降(P 0.05)。治疗21天、28天后观察组皮肤瘙痒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9%(P 0.05)。结论:自血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肯定,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7.
黄艳波  刘玮琳 《全科护理》2021,19(32):4584-4587
目的:设计结直肠癌造口病人造口周围性皮炎风险预测模型,并据此确定预防护理对策,以期为临床预防结直肠癌造口周围性皮炎提供支持.方法:选择收治的结直肠癌造口病人120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出现造口周围性皮炎的病人例数,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周围性皮炎形成的危险因素,以此为基础设计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预测效果,据此确定护理对策.结果:出现周围性皮炎病人共45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周围性皮炎形成的危险因素有年龄≥60岁、辅助放化疗、回肠造口、合并糖尿病、不了解造口护理知识、渗漏(P<0.05);据此设计预测模型为Z=P=1/[1+e-(-8.892+1.207×年龄≥60岁+1.125×辅助放化疗+1.388×回肠造口+0.985×合并糖尿病+1.000×不了解造口护理知识+0.807×渗漏)];经ROC曲线分析得到,ROC曲线下面积为0.803,最佳截断值为9.3分,敏感性系数为0.854,特异性系数为0.926,Youden指数为0.780,预测准确率96.67%.结论:结直肠癌造口病人多存在造口周围性皮炎风险,研究设计的造口周围性皮炎风险预测模型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且预测有效性强,可为临床预防护理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团队支持训练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1/2013-12台州市路桥中医院收治的210例直肠癌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105)和对照组(n=105).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的电话随访及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参加1次/wk的团队支持训练(至少持续8 wk),然后每周进行电话随访.比较6 wk后患者的遵医行为、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问卷(city of hope-quality of life-ostomy questionnaire,C O H-Q O L-O Q)得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得分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正确护理造口、及时更换和清洗造口袋、每日进行规律排便的训练、保持乐观心态、积极融入社会、规律清淡饮食、适当户外康复运动、主动咨询、定期复诊等各个行为上的遵医比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93.3%vs 77.1%,95.2%vs 81.0%,85.7%vs 65.7%,94.3%vs 79.0%,91.4%vs73.3%,89.5%v s 75.2%,87.6%v s 71.4%,90.5%vs 67.6%,88.6%vs 69.5%,P0.01).观察组COH-QOL-OQ量表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4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15±3.01 vs 6.12±2.56,6.55±2.95 vs 5.49±2.62,6.20±3.14 vs 5.02±2.95,6.87±3.08 vs 5.76±2.71,6.65±3.17vs 5.52±2.91,P0.01).观察组GSES总分、高等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91±0.81 vs2.55±0.86,61.9%v s 41.9%,P0.01).观察组在造口感染、造口狭窄、造口旁疝、造口损伤、造口脱垂等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81%vs 16.19%,6.67%vs 25.71%,2.86%vs 15.24%,0.01%v s 13.33%,P0.01).观察组在相对固定时间内排便、排便前有便意、大便成形等排便状况的比例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81.9%vs 61.0%,87.8%vs 62.9%,82.9%vs 61.0%,P0.01).结论:团队支持训练可以明显地提高直肠癌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以及自我效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康复效果较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医疗器械口咽通气道产品的注册数量日益增加,针对该产品的相关咨询也逐渐增多。但该产品暂无相关的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以致该产品的注册申报资料经常出现一些共性问题。现根据医疗器械口咽通气道产品相关法规和标准,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归纳,分析该产品注册申报中的技术审评要求及共性问题,并给出对策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