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111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21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52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9篇
  3篇
中国医学   6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对15例躁狂症患者进行口服维拉帕米治疗观察。首剂120-240mg/d,tid,根据疗效和副反应每隔2-3d酌情增量,治疗期间最高剂量为688±84mg/d(480-840mg/d)。结果:痊愈6例,显效6例,进步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0%。本药对轻、中度躁狂疗效好,对激越、焦虑、紧张、兴奋等疗效显著,但亦有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评价奥氮平治疗躁狂症的疗效与耐受性。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各型躁狂发作诊断标准的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用奥氮平和碳酸锂治疗6周。以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及相关辅助检查评价耐受性。结果治疗前后两组BRMS分值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有效率相当;组间比较显示,奥氮平治疗后第1周BRMS评分即显著下降,表明奥氮平较碳酸锂起效迅速。两组的不良反应均少且轻。结论奥氮平可作为心境稳定剂用于躁狂发作的治疗。  相似文献   
63.
论先天禀赋性体质与躁狂抑郁性精神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禀赋性体质心、肝之气易虚易实,及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易发之倾向性,是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主要致病因素;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抑郁状态与躁狂状态之交替发作;心、肝之气虚则发抑郁,心、肝之气实则发躁狂;心、肝之气易虚易实则引致郁与躁狂交替发作。另外,心性与肝性两类证候,多以固定之属性虚与实交替为症。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双相 I 型躁狂发作患者高尿酸血症(HUA)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检测77例双相 I 型躁狂发作住院患者(患者组)和77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血清尿酸水平,同时检测体质量、腰臀比、血压及三酰甘油(TG)水平。结果:患者组 HUA 的发生率28.6%(22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8%(6例)(χ2=11.18,P <0.01)。平均血清尿酸水平患者组(365.19±103.45)μmol/ 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01.77±76.04)μmol/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5.70,P <0.01);男性血清尿酸水平高于女性[(381.43±99.02)vs(291.38±70.33)]μmol/ L(F =50.08,P <0.01)。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中性别与血清尿酸水平呈负相关(r =-0.56,P <0.01);TG 水平与血清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 =0.419,P <0.01)。结论:双相 I 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 HUA 发生率增加并与性别、血清 TG 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4年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行丙戊酸钠联合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均早晚2次服用,持续6周。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RMS)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持续操作测验(CPT)和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评定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完成分类数、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均明显改善,持续注意水平明显改善,观察组错误应答数与持续应答数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能够有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改善患者的部分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66.
精神病患发生便秘临床上不少见,其主要原因与某些治疗精神病的药物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抗胆碱能作用和受精神症状的影响患活动量减少等因素有关。因不能自行排便,肛门口被干硬的粪块塞住,解除精神病患便秘首选开塞露润滑肛门,以清除粪块。临床上使用开塞露塞肛的方法效果常不理想,2002年起我们尝试在使用开塞露的同时按摩肛门周围皮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病例报告患者男,54岁,精神科医师。24年前(1985年2月)在与同事发生激烈争执后,即出现少语,少与人交往,大量查阅医学书籍和科技读物,伴随睡眠明显减少、进食少,持续二月余。又自行在家三天,书写“精神分裂症与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在病因上是互不独立的疾病”文章,连续专注的思考,不觉出现思维云集,伴焦虑不安,情绪不稳,双手时有震颤,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用Meta分析方法对14项丙戊酸镁与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对照研究文献再分析。结果丙戊酸镁治疗躁狂发作其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加权平均效应d=17.50,95%CI为14.54~20.46,效应极强(Z=11.59,P〈0.01)。丙戊酸镁与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比较,加权平均效应d=0.50,95%CI为-0.57~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2,P〉0.05)。结论丙戊酸镁与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相当。  相似文献   
69.
目的 通过轻躁狂检测清单(HCL-32)测评结果甄别抑郁症中可能存在的双相障碍.方法 对128例抑郁症患者应用软双相建议性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比较软双相与非软双相抑郁症患者HCL-32的差异.结果 (1)128例抑郁症患者中,HCL-32评分0~19(5.7±4.7)分;(2)是否软双相抑郁者分别为15例和113例,HCL-32评分分别为[(9.4±6.7)分vs(5.2±4.2)分,t=3.40,P=0.001],是否宽松软双相抑郁者HCL-32评分分别为[(7.8±5.6)分vs(4.3±3.4)分,t=4.34,P=0.000],有无双相障碍家族史者HCL-32评分分别为[(9.2±6.8)分vs(5.4±4.4)分,t=2.39,P=0.018],有无躁狂转相史者HCL-32评分分别为[(8.6±7.3)分vs(5.3±4.3)分,t=2.05,P=0.043],有无环性人格或明显外向者HCL-32评分分别为[(8.4±5.7)分vs(5.3±4.4)分,t=2.58,P=0.011],有无旺盛性人格素质者HCL-32评分分别为[(9.0±6.7)分vs(5.0±3.9)分,t=3.90,P=0.000],有无边缘性人格者HCL-32评分分别为[(8.6±4.3)分vs(5.4±4.7)分,t=2.22,P=0.028],是否呈发作性病程者HCL-32评分分别为[(8.9±5.7)分vs(5.2±4.3)分,t=3.19,P=0.002];(3)男女患者HCL-32评分分别为[(4.3±3.7)分vs(6.6±5.1)分,t=2.87,P=0.005];(4)有抑郁症家族史者、有自杀家族史者、发病年龄≤25岁者、有非典型抑郁者、有精神运动抑制者、有精神病性抑郁者、有生物节律明显者HCL-32评分与对应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HCL-32>7分37例(28.9%),>10分17例(13.3%),>14分7例(5.5%),其中>10分者所占比例与软双相所占比例接近.结论 HCL-32>10分可能有助于在抑郁症患者中筛选诊断双相障碍.  相似文献   
70.
目的评价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3例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1),研究组应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单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均治疗6周。应用Bech-Rafaelsen躁狂评定量表(BRMS)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减分率比较两组疗效。比较两组前后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BRMS分值明显下降,基线为(27.7±7.8),第6周末(6.0±3.4),对照组BRMS分值也下降,分别为(28.5±5.5),(7.8±2.1),但是研究组的改善一直比对照组明显。研究组第6周末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2.9%、28.6%,χ^2=5.0,P=0.03)。但对血脂和体重的影响上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比单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控制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患者疗效好和快速,可用于急性期病情的控制,但出现的血脂和体重异常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