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0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8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60篇
内科学   17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38篇
综合类   686篇
预防医学   155篇
药学   432篇
  1篇
中国医学   33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目的 研究分析改良超滤用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超滤治疗,而观察组给予改良超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超滤后心功能指标以及超滤后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超滤后红细胞比容(H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24 h尿量以及库血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超滤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HCT水平,浓缩血液,减少术后出血及库血使用量,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2.
1999年 6月以来 ,我科应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患者 5 1例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文患者 96例 ,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5 1例、男 3 5例、女 1 6例 ,年龄 2 5~ 79岁、平均41 .5 6± 1 1 .81岁 ;腹水病因为肝硬化失代偿期 40例 ,肾  相似文献   
73.
腹膜透析净超滤量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麟 《山东医药》2006,46(14):50-51
将100例行腹膜透析(腹透)治疗〉1a的尿毒症患者按透析净超滤量〈500、500~1000、〉1000ml/d分为Ⅰ、Ⅱ、Ⅲ组。对三组腹透前和透析1a时每日尿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Ⅰ组尿量较腹透前减少14%,Ⅱ组减少34%,Ⅲ组减少67%。证实随每日腹透净超滤量的增加。残余尿量降低速率增加。认为有严重水潴留的尿毒症患者可短时使用高渗透析液,将每日净超滤量控制在1000ml左右;无明显水潴留时每日腹透净超滤量应控制在500ml左右。  相似文献   
74.
将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质量<15 kg)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于体外循环(ECC)下行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观察组ECC后使用改良超滤技术,对照组予传统超滤术.测量两组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尿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结果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但对照组实入量明显多于观察组(P<0.01);两组术后第1天尿中RBP、α1-MG水平均显著升高,达峰值后下降,但对照组较观察组升高明显,持续时间长(P<0.01或P<0.05).提示改良超滤技术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肾小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法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住院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中药+腹水超滤浓缩回输+基础治疗;对照组30-ff0,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基础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的频率为2周1次,1次超滤的腹水为3000ml-8000ml,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体重、腹围、24小时尿量、血浆白蛋白、腹水白蛋白、门脉主干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患者血浆和腹水中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较好改善,患者体重及腹围显著下降,24小时尿量增加,血浆及腹水中蛋白量增加,治疗组患者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及血流量、血浆中内毒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对照组患者则无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腹水Ⅰ级消退者18例,占56.3%,对照组只有4例,占1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单纯超滤脱水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度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肾病综合征伴重度水肿或严重浮肿的病例,所有病例均行单纯超滤脱水,平均透析3~5次,时间2.0~2.5h,每周透析2~3次,脱水量2.0~3.5kg/次。观察水肿和肌酐、白蛋白、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所有病例胸腹水减少明显,下肢水肿明显消退,尿蛋白、血白蛋白等指标均有改善,睡眠、食欲、气促、腹胀均有好转,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单纯超滤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重度水肿或严重浮肿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78.
超滤技术对体外循环所致犬脑组织损伤的防治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只.实验组常规建立体外循环(CPB),升主动脉阻断后开始零平衡超滤(ZBUF),持续至停机后进行改良超滤(MUF);对照组常规建立CPB后不进行超滤(UF).检测两组CPB前(T1)、平稳降温开始(T2)、复温至36 ℃(T3)、CPB结束(T4)、CPB结束后0.5 h(T5)及4 h(T6)6个时间点血清S100β,并观察CPB前和CPB结束0.5 h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的表达.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S100β水平在T3 ~T6 时间点相比,P均<0.05;两组在T1时间点的血清S100β水平相近,转机后均开始升高,且均在T4时间点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但直到T6时间点仍高于CPB前(P<0.01).两组CPB结束后0.5 h脑组织的S100β和NSE比CPB前明显增高(P均<0.01),但对照组脑组织的S100β及NSE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认为UF能降低CPB所致犬脑组织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79.
对于肾病综合征伴重度水肿的患者,水肿能否消失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有重要的影响,目前针对肾病综合征伴重度水肿的患者,临床上常通过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白蛋白等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配合使用利尿剂[1],然而在水肿极期单纯常规药物治疗疗效欠佳,且有可能诱发急性左心衰、肺水肿,预后不良。我院自2012年6月将序贯透析应用于肾病综合征重度水肿的治疗中,疗效显著,现具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首次大量腹水临床疗效。方法随机设立常规组与试验组,分析治疗前后总有效率,症状体征、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总住院费;电解质、白蛋白水平变化,判断疗效。结果试验组与常规组总有效率相当(P0.05);但试验组平均住院天数及总住院费较常规组显著减少(P0.01);电解质变化方面两组在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白蛋白水平在两组治疗前后均见明显升高(P0.01)。结论腹水超滤浓缩回输应用于肝硬化并首次大量腹水较常规治疗有明显优势,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操作简便易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