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血证论>是清·唐宗海所著的关于血证的专著,对后世医家血证的治疗影响颇多,结合到具体现代医学病种,血液系统疾病多与血证相关,本文选择了<血证论>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专著,运用中医方剂计量学的方法对其药物功效与当代血液病专著及文献中血证的药物功效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二者在药物功效方面的异同,客观评价<血证论>对当代血液病血证中医方药的影响,继承理论精华,挖掘有效方药,为血液病中医治疗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2.
血证论》是清代著名医家唐宗海论治血证的专著。唐氏体会《內经》、仲景之书的要旨,触类旁通,遍览群集,亲身实践,将他论治血证心得精微奥义,一一阐发,或伸古人所欲言,或补前贤所未备。对血证的病因病机、治疗大法、用药宜忌等内容均有许多精辟论述,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程科  唐勇  姜杰  孟辉  夏清华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9):1100-1101
血证论》一书对脾阴有其独到的见解。提出脾阴的生理功能有主运化、统血及濡养作用;认为脾阴和脾湿是生理和病理的两个不同的内容:提出了脾阴虚的临床症候,又论及脾阴虚导致其它脏腑的症候;提出补脾阴以开胃进食为先治疗脾阴虚。是脾阴学说研究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54.
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之一,历代医家多从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进行辨证。笔者收集整理了《血证论》中有关"失血家"发热的文献资料,系统总结了其诊治特点,以期为临床上"失血家"发热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从血证的病情观察、情志、生活起居、饮食等方面探讨了《血证论》的护理方法,从而赞誉了《血证论》辨证施护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56.
血证论》是清代著名医家唐宗海论治血证的专著,唐氏体会《内经》、仲景之书的要旨,触类旁通,遍览群集,亲身实践,将他论治血证心得精微奥义,一一阐发,或伸古人所欲言,或补前贤所未备,对血证的病因病机,治疗大法,用药宜忌等内容有许多精辟论述,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血证论》为唐容川所著。该著对血证的预后有独特的见解。以下从两个方面论述。1 深究经旨,突破前人 在气、血、水、火的相互关系方面,祖国医学有许多指导临床实践的论述。譬如朱丹溪:“气有余,便是火”的论述;张志聪:“血乃中焦之汁”的观点,说明了气、火同源和水、血同源的生发关系。但是水气之间,血火之间存在的生发关系,长期以来却被人们所忽视。唐宗海在这方面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总结。他认为:“水即化气”,“气与水本属一家。治气即是治水,治水即是治气”;“火即化血”,“血与火原是一家”,“治火即治血”。同时还列…  相似文献   
58.
59.
通过分析整理《血证论》中阴阳水火气血论思想,总结阴阳水火气血间的转化规律。从血证生理、病理、治疗上归纳认为水是气的物质基础,赖"天阳"与"肾阳"之"少火"化生为气,水阴是血的物质基础,赖心火化生成血,阴阳水火气血循其规律转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治疗上要求循其运行轨迹调治,使气血水火相济相生,得行其道。血证转化规律从中医角度正确阐释人体阴阳水火气血转化的特点,能深化对中医血证之理解,更明确地指导血证临床。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唐宗海《血证论》中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将唐宗海《血证论》中明确记载的内服方药信息录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提供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唐宗海《血证论》明确记载的内服用方共989首,涉及药物231味,涵盖各类中药,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前六味药物为甘草、当归、人参、茯苓、生地黄、白芍,核心组方为甘草、当归、人参、茯苓、生地黄、白芍、黄芩、白术、半夏、柴胡、生姜、大枣、川芎。结论:唐宗海《血证论》内服用药灵活,重视辨证论治,非纯用止血药物,处方用药以补益气血、疏肝和解为主的应用最广,用药规律印证了其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