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2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2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33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236篇
内科学   316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16篇
综合类   858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368篇
中国医学   428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真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对其预后产生重要作用的血栓素TXB2和前列环素6-keto-PGF1a的影响。方法:将60例真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复方麝香注射液并配合基本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基本药物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言语功能及血浆TXB2和前列环素6-keto-PGF1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吞咽功能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6.6%和86.6%,对照组分别为6.6%和56.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言语功能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3.3%和73.3%,对照组分别为6.6%和5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浆TXB2和前列环素6-ketoPGF1a含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TXB2和前列环素6-keto-PGF1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复方麝香注射液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的有效方式,能较大程度地提高患者吞咽功能和言语功能,并促进TXB2、6-keto-PGF1a的均衡。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在不同浓度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及诱导不同时间后内皮细胞促聚集和促黏附活性的动态改变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株接种在6孔培养板,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ox-LDL(50、100和200 mg/L)并孵育不同时间(12、24和48 h)。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A2 (TXA2)含量;Western blot检测HUVEC中组织因子(T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结果 量效关系显示,ox-LDL预处理HUVEC 24 h后,ox-LDL呈浓度依赖性促进HUVEC聚集,表现为PGI2/TXA2比值显著下降(P<0.05或P<0.01);时效关系显示类似的结果,但以24 h作用最为显著;同时,TF的表达随浓度的升高呈升高趋势。此外,ox-LDL还促进HUVEC黏附,表现为ICAM-1和VCAM-1呈浓度依赖性升高。结论 ox-LDL可增强HUVEC促聚集和促黏附活性,其机制可能与其分泌的PGI2/TXA2下降及上调TF、ICAM- 1和VCAM- 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大黄蜇虫丸对血脂异常大鼠血栓素(TX)B2和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影响,探讨大黄蜇虫丸对脂代谢紊乱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大黄蛰虫丸低剂量组、大黄蛰虫丸高剂量组、血脂康组。给予大鼠高脂饲料喂养复制脂代谢紊乱模型,空白对照组:给普通饲料,同时给予每日蒸馏水(10 ml/kg)灌胃;模型组:给高脂饲料,同时给予每日蒸馏水(10 ml/kg)灌胃;大黄蛰虫丸低剂量组:给高脂饲料,同时给予每日低剂量大黄蛰虫丸水提物灌胃(1 g/kg);大黄蛰虫丸高剂量组:给高脂饲料,同时每日给予高剂量大黄蛰虫丸水提物灌胃(2 g/kg);血脂康组:给高脂饲料,同时给予每日血脂康灌胃(0.2 g/kg);连续喂养8 w。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断头取血快速离心,留取血清、血浆标本,待用于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鼠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P<0.05);大黄蜇虫丸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TG、TC、LDL-C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HDL-C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鼠TXB2明显升高(P<0.01),6-KetoPGF1α明显降低(P<0.01);大黄蜇虫丸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TXB2明显降低(P<0.01),6-Keto-PGF1α明显升高(P<0.01);大黄蜇虫丸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TXB2明显降低(P<0.01),6-Keto-PGF1α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蜇虫丸可以降低胆固醇、TG、LDL-C,升高HDL-C,调节血脂;低血浆中血栓素,升高6-Keto-PGF1α水平,调节血栓素/前列腺素平衡,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改善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胃乐散对大鼠实验性溃疡血栓素A2(TXA2)和前列腺素I2( PGI2)及环氧合酶2(COX-2)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胃乐散低剂量组、胃乐散中剂量组、胃乐散高剂量组和雷尼替丁组.采用冰醋酸烧灼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连续用药后第14天处死大鼠,取溃疡部位组织提取蛋白.用ELISA法检测组织中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水平变化,并观察TXB2/6-Keto-PGF1α的比值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COX-2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6-Keto-PGF1α、COX-2水平降低(P<0.05),TXB2及TXB2/6-Keto-PGF1α升高(P<0.05);胃乐散高剂量组6-Keto-PGF1α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胃乐散中、高剂量组及雷尼替丁组6-Keto-PGF1α、COX-2的含量增加,特别是胃乐散高剂量组增加更为明显(P<0.01),胃乐散高剂量组及雷尼替丁组TXB2低于模型组(P<0.05),特别是TXB2/6-Keto-PGF1α降低更为显著(P<0.01).结论 胃乐散治疗胃溃疡可能是通过促进PGI2分泌,纠正TXA2/PGI2的失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评价野黄芩苷对血小板的聚集与活化的影响。方法在人洗涤血小板中进行血小板聚集实验,分别用胶原(1.00μg/ml)、U46619(0.30μM)、ADP(10.00μM)、凝血酶(0.04U/ml)作为诱导剂,对比在0.04mg/ml、0.10mg/ml、0.20mg/ml三种不同预孵浓度状态下野黄芩苷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三种不同浓度的野黄芩苷对血栓素类似物(U46619)引起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结合的影响。结果胶原、U46619、ADP、凝血酶均可明显促进血小板聚集,而血小板预孵育野黄芩苷可以抑制诱导剂引起的聚集,并且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关系。血小板预孵育野黄芩苷可以减少U46619引起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结合,并且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关系。结论野黄芩苷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很可能是通过阻断血栓素A2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某一个中间环节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静脉注射醋酸奥曲肽注射液,0.2 mg加入20 m L生理盐水中,1次/8 h,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 L加入250m L生理盐水中,20~30滴/min,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指标、血清炎症因子、血浆因子和免疫细胞水平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91%、9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临床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A2(TXA2)/PGI2的比值(T/P)水平均显著升高,而TXA2水平则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上述血浆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而IL-10、CD4+、CD8+和CD4+/CD8+水平则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上述血清炎症因子、免疫细胞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3.33%、15.58%,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能够明显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机体炎症状态,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复方芦丁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8年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经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注射液,以10 U为首剂,而后20 U加入生理盐水500 m L中充分稀释后静脉滴注,滴速以80 m U/min为宜,具体滴速可根据每位患者实际反应进行调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芦丁片,2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出血量、止血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宫底高度、血栓素(TX)B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37%、10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0.5、2、24 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治疗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3 d时宫底高度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3 d时宫底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XB2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增高,NO、TNF-α、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XB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O、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芦丁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减少出血量,促进子宫复旧,改善微循环,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8.
兔脑缺血花生四烯酸代谢紊乱及光量子液疗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光量子济疗对临缺血再灌注损伤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及其治疗脑缺血的机制。方法:制作兔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成单纯液体组、光量子液疗组、丹参组、光量子化丹参组和假手术对照组,进行不同的治疗。分别检测各组血与脑组织中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计算TXA2/PGI2比值(T/P)。结果:单纯液体组TXA2和PGI2较假手术组不同程度地增高,T/P升高;而光量子液疗组、丹参组和光量子化丹参组PGI2较单纯液体组增高.TXA2和T/P则较单纯液体组降低,以光量子化丹参组对指标的影响最大。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出现明显的TXA2-PGI2平衡障碍,丹参和光量子液疗可增加PGI2含量、减少TXA2生成.降低T/P;调节TxA2-PGI2平衡可能是丹参和光量子液疗治疗脑缺血的机制.光量子液疗可协同丹参作用。  相似文献   
109.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60例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并测定了TXB2 6-Keto-PGF1α)的浓度变化.结果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随进程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患者TXB2高于对照组,6-Keto-PGF1α低于对照组,且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TXB2水平呈负相关,6-Keto-PGFα水平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存在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并与TXB2增高,6-Keto-PGF1α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维拉帕米治疗高血压时血清TXA2和PGI2的变化。方法2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应用缓释维拉帕米治疗12周,治疗前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MABP)及TXA2,PGI2测定。结果治疗后全天MABP平均下降24%,ABP平均均T/P〉50%,TXA2明显下降,PGI2显著增加,TXA2/PGI2下降。结论TXA2下降,PGI2增高及TXA2/PGI2降低,可能是维拉帕米降压的一种机制。在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