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36篇
  免费   1360篇
  国内免费   1652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609篇
妇产科学   86篇
基础医学   1575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3860篇
内科学   2947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073篇
特种医学   9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3633篇
综合类   9039篇
预防医学   977篇
眼科学   378篇
药学   3127篇
  21篇
中国医学   1966篇
肿瘤学   64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391篇
  2022年   372篇
  2021年   475篇
  2020年   475篇
  2019年   555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510篇
  2016年   605篇
  2015年   764篇
  2014年   1248篇
  2013年   1289篇
  2012年   1746篇
  2011年   2005篇
  2010年   1913篇
  2009年   1945篇
  2008年   2241篇
  2007年   2052篇
  2006年   1806篇
  2005年   2019篇
  2004年   1599篇
  2003年   1239篇
  2002年   961篇
  2001年   759篇
  2000年   639篇
  1999年   512篇
  1998年   412篇
  1997年   337篇
  1996年   280篇
  1995年   226篇
  1994年   204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小肠细胞Bax、Bcl 2及c myc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它们与肠细胞凋亡的内在联系。方法 健康SD大鼠 36只随机分为 3组 ,空白对照组 (S组 )、缺血再灌注 +生理盐水组 (IR +NS组 )、缺血再灌注 +参附注射液组 (IR +SF组 ) ,每组 12只。采用钳闭肠系膜前动脉制备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检测Bax、Bcl 2及c myc蛋白的表达 ,每组选 2 4个视野分别测量光密度值 (OD值 )。TUNEL法检测凋亡的小肠细胞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 IR +NS组BaxOD值明显高于S组 (P <0 .0 1) ,IR +SF组BaxOD值明显低于IR +NS组 (P <0 .0 1) ,且低于S组 (P <0 .0 5 )。IR +NS组Bcl 2OD值高于S组 (P <0 .0 5 ) ,且IR +SF组Bcl 2OD值高于S组 (P <0 .0 1) ,但IR +NS组与IR +SF组比较无显著差异。IR +NS组c mycOD值明显高于S组 (P<0 .0 1) ,且明显高于IR +SF组 (P <0 .0 1)。IR +NS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S组和IR +SF组 (P <0 .0 1) ,而IR +SF组高于S组 (P <0 .0 5 )。结论 参附注射液增加小肠组织Bcl 2蛋白的表达 ,降低Bax及c myc蛋白的表达 ,抑制小肠细胞凋亡 ,保护缺血再灌注小肠。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干细胞动员剂动员的骨髓干细胞的心肌细胞分化潜能及对缺血心肌的影响。【方法】用异丙肾上腺素制作大鼠心肌坏死模型,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辛伐他汀动员大鼠自体骨髓干细胞释放和迁移至心肌坏死灶,于用异丙肾上腺素后24h、4周杀死大鼠,取出心脏,通过免疫组化、HE染色和VG染色方法观察大鼠心肌坏死灶的CD34^ 细胞的浸润及心肌血管再生、心肌纤维化的情况。【结果】使用异丙肾上腺素后24h,动员组大鼠心肌坏死区可见CD34^ 细胞浸润,并有CD34阳性的新生心肌细胞生长,4周后瘢痕组织少,心肌纤维化程度轻,缺血心肌基本结构得到保护。【结论】急性心肌缺血坏死发生后,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辛伐他汀能迅速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向心肌坏死灶内迁移、存活和向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分化;并能抑制缺血心肌纤维化和保护缺血心肌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针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ONF)基因表达的影响,推测针刺改善缺血再灌注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4-血管阴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刺激百会、肾俞、足三里穴后,利用RT-PCR检测BDNF mRNA。结果 正常组大鼠海马BDNF mRNA表达极低,缺血再灌注组大鼠海马BDNF mRNA表达明显增高,治疗15d的针刺1、2组大鼠海马BDNF mRNA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更高,及早治疗且治疗时间为20d的针刺3组大鼠海马BDNF mRNA表达较降低。结论 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BDNF水平增高有利于损伤的神经元存活、恢复;针刺促进脑内细胞分泌内源性BDNF可能是针刺有效治疗缺血再灌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4.
钙结合蛋白D28k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脑栓塞、心搏骤停等损伤会导致神经系统发生缺血缺氧损害,在血流重新灌注后,脑细胞会出现选择性和延迟性脑细胞死亡,尽管这种缺血后延迟性神经细胞死亡的病理机制尚不清楚,但是,许多实验表明这种细胞死亡可能继发于细胞浆内游离钙浓度过高。所以,近年来人们对能够调控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钙结合蛋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研究它是否具有脑缺血后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5.
一位退休的老教师常常感到右下肢麻木,发凉,怕冷。而且每走1~2千米后就出现间歇性跛行,体息后缓解。老教师自以为是老年人由于缺钙而导致的一些症状,或者是骨质发生了退行性变,也没在意,就自己买了一些补钙的药物。可吃了一段时间之后,症状却逐渐加重,才到医院去检查。医生检查后发现其右下肢皮温稍  相似文献   
106.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 4-血管阻断(4-Vo)方法对S-D大鼠进行全脑缺血缺血预处理,Y型迷宫进行行为学定量测定,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海马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缺血预处理能明显增加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目,改善大鼠的记忆能力。结论缺血预处理有神经保护作用,能提高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07.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简称HIE)是围产期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常引起新生儿死亡和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现将我院收集的30例患儿病例进行CT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旨在提高对HIE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8.
孙伟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2):4454-4455
文中阐述了新生儿在接受高压氧治疗的过程中,操舱人员应严格执行治疗方案,掌握护理要点及高压氧治疗的原理,执行婴儿高压氧舱消毒的方法。以此减少并发症,保证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09.
赵民生 《药物与人》2007,20(9):18-18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需要服用华法林的人也随之增多。患者为何用华法林?大部分血管的狭窄性疾病与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关。血液  相似文献   
110.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接受了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梗死相关血管完全开通达到TIMI试验3级血流后,部分患者体表心电图抬高的ST段迅速回落,但部分患者的ST段仍表现为持续的抬高。针对PTCA手术以后ST段的这种变化表现,已有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ST段改变的机理及ST段变化与预后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