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6篇
  免费   548篇
  国内免费   418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117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536篇
口腔科学   98篇
临床医学   987篇
内科学   1252篇
皮肤病学   354篇
神经病学   256篇
特种医学   182篇
外科学   345篇
综合类   2890篇
预防医学   446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1331篇
  30篇
中国医学   981篇
肿瘤学   250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342篇
  2019年   326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346篇
  2016年   370篇
  2015年   418篇
  2014年   631篇
  2013年   548篇
  2012年   626篇
  2011年   727篇
  2010年   652篇
  2009年   555篇
  2008年   557篇
  2007年   504篇
  2006年   457篇
  2005年   457篇
  2004年   364篇
  2003年   310篇
  2002年   276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为进一步了解干燥综合征的病因,作者用ELISA法检测了干燥综合征患者的泪腺和血中的白介素2(IL-2),白介素2受体(IL-2R),白介素6(IL-6),白介素6受体(IL-6R),并与正常人相比较.结果:干燥综合征患者泪腺中的IL-2,IL-2R,IL-6R的含量比正常人明显升高,其血中的IL-2,IL-2R有改变.以上显示,干燥综合征患者泪腺中的白介素升高及血中的白介素的改变与该病的免疫性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2.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的抗炎镇痛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阻断前列腺素及与疼痛、炎症相关的炎症介质的生物合成来实现,但胃肠道和肾毒性副作用限制了其应用,而大多数NSAID毒性是由非特异性COX抑制引起的.塞来克西(celecoxib)系第一个特异性COX-2抑制剂,其临床效果与传统NSAID相似,但安全性较好.来氟米特是一个新的病症缓解性抗关节炎药,通过抑制嘧啶合成而减少关节炎炎症,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一样有效,但无骨髓毒性.etanercept是FDA批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第一个生物制剂,有效且只有轻微的注射部位反应.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患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表达水平.方法选择确诊为PAR者47例为PAR组,正常体检者36例为对照组.应用单抗、多抗双抗体夹心法检测sIL-2R的表达水平.结果PAR组患者的血清sIL-2R水平呈高表达,较正常人群组显著性升高(P<0.001),且无男女性W别差异.结论血清sIL-2R在PAR的免疫病理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探讨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烧伤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42例烧伤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清IL-6、IL-8、TNF-α水平。结果人院时患者的血清IL-6、IL-8、TNF-α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烧伤后第3天与人院时比较,IL-6无明显变化(P>0.05);TNF-α增高(P<0.01);而IL-8在烧伤面积≤30%者呈下降,≥31%者呈升高趋势。烧伤后第7天,脓毒症患者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患者(P<0.01)。死亡前3种细胞因子则显著升高。结论IL-6、IL-8、ThF-α可能与烧伤的病理生理变化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95.
为研究颇利肝胶囊(PLGC)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分别观察了PLGC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清溶血素的影响,以及对巨噬细胞分泌白介素-1、白介素-2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吞噬指数和吞噬系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50mg/kg和100mg/kg实验组的半数溶血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PLGC可恢复由环磷酰胺所抑制的小鼠巨噬细胞分泌白介素-1的能力;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小鼠脾细胞生成白介素-2的能力(P<0.05~0.01)。结果显示,PLGC具有增强小鼠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许荣  李培成 《华夏医学》1999,12(4):CD56
观察全身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以了解患者细胞免疫调节紊乱的机制。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0例SLE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CD3+、CD4+、CD8+、NK等细胞表面标志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sIL-2R。结果表明,SLE患者血中CD8+细胞增加,而CD4+细胞和NK细胞均减少,CD3+细胞无明显变化。血浆中sIL-2R明显增高。结论:SLE发病与细胞免疫调节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97.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68例Graves病(GD)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白介素6(IL-6)和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sIL-6R)含量。结果表明:(1)GD患者未治疗组、部分缓解组和缓解组血清IL-6水平分别高于健康对照组;(2)GD患者未治疗组、部分缓解组血清sIL-6R水平分别高于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3)血清IL-6与sIL-6R之间无相关关系。提示血清IL-6和sIL-6R参与GD的发病过程,对其检测具有监测GD病情的价值。  相似文献   
98.
白介素 - 6 (IL - 6 )是机体感染时发生急性期反应的重要因子。自 1998年 5月~ 2 0 0 2年 8月 ,我们对 5 8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IL - 6进行检测 ,并结合临床 ,分析与其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5 8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中男 32例 ,女 2 6例 ;年龄 6~ 17岁 ,平均 12 2岁 ;临床症状 :高热、呕吐、剧烈头痛 ,颈强直、伴典型的脑膜刺激症 ;脑脊液检查 :浑浊 ,pH值降低 ,潘氏蛋白实验强阳性 ,WBC >10 0 0× 10 6/L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氯化物、糖降低 ,细菌培养有细菌生长。急性期CT检查 :17例有脑室扩大或移…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卡介苗素注射液对小儿单纯性肾病综合征(SNS)继发感染的影响。方法38例初治SNS患儿随机分卡介苗素治疗组(Ⅰ组,n=22)和单纯强的松对照组(Ⅱ组,n=16)。2组均采用强的松中程疗法,Ⅰ组在此基础上给卡介苗素0.5mg(1ml)肌肉注射,隔天一次,疗程3~6个月。观察治疗阶段患儿8周内缓解率、继发感染率、感染控制时间、复发率及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血清、尿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一2R)及血浆IgG、IgA、IgM的变化。结果 Ⅰ组和Ⅱ组8周内缓解率无显著差异,继发感染率和复发率Ⅰ组均显著低于Ⅱ组。感染后治愈天数Ⅰ组显著少于Ⅱ组[(5.0±1.6)d vs(8.0±2.0)d,P<0.05]。Ⅰ组感染后有6例出现病情反复,但感染控制后尿蛋白即消失,而Ⅱ组感染后有8例复发,感染控制后尿蛋白有5例仍阳性,需恢复激素用量才转阴。血清sIL-2R用药后Ⅰ组下降显著高于Ⅱ组,与正常组比已无显著差异,而Ⅱ组仍显著高于正常组。尿sIL-2R与血清sIL-2R一样也发生上述显著变化。血浆IgG用药后Ⅰ组上升显著高于Ⅱ组,与正常组比较已无显著差异。而Ⅱ组仍显著低于正常组。血浆IgA、IgM用药前后两组比较均无差别。结论卡介苗素在佐治SNS中具有预防和降低感染、减少和预防复发、避免反复大量应用激素的作用,此机制可能在于其降低SNS患儿血、尿sIL-2R水  相似文献   
100.
脑源性白介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统观点认为白介素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然而 ,许多研究资料表明 ,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也能够产生和分泌白介素 ,即脑源性白介素。脑源性白介素可与中枢神经系统多种神经递质相互作用 ,影响动物的行为、学习记忆 ,并与早老性痴呆、抑郁症等疾病相关。深入研究脑源性白介素对理解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进程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