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620篇
  免费   12188篇
  国内免费   8507篇
耳鼻咽喉   1485篇
儿科学   1569篇
妇产科学   1944篇
基础医学   5922篇
口腔科学   1186篇
临床医学   47436篇
内科学   15909篇
皮肤病学   2396篇
神经病学   4848篇
特种医学   54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33篇
外科学   10924篇
综合类   87222篇
预防医学   13099篇
眼科学   2251篇
药学   29529篇
  272篇
中国医学   179872篇
肿瘤学   10339篇
  2024年   1176篇
  2023年   4634篇
  2022年   3498篇
  2021年   5333篇
  2020年   4580篇
  2019年   5751篇
  2018年   2295篇
  2017年   5873篇
  2016年   6288篇
  2015年   6789篇
  2014年   13153篇
  2013年   12191篇
  2012年   16494篇
  2011年   19051篇
  2010年   19212篇
  2009年   18273篇
  2008年   19156篇
  2007年   16669篇
  2006年   16186篇
  2005年   17564篇
  2004年   19000篇
  2003年   19273篇
  2002年   17165篇
  2001年   20360篇
  2000年   21015篇
  1999年   17790篇
  1998年   18154篇
  1997年   17477篇
  1996年   15811篇
  1995年   14508篇
  1994年   9205篇
  1993年   5353篇
  1992年   4511篇
  1991年   3761篇
  1990年   1810篇
  1989年   1799篇
  1988年   584篇
  1987年   286篇
  1986年   110篇
  1985年   79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轻点刺络法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疗效及对患者运动、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6例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基础+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轻点刺络法+针刺疗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记录观察2组治疗前后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体感诱发电位(SEP)、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中浅感觉(上臂、手掌、腿部、足底)评分、本体感觉(肩-肘、腕-手指、髋-膝)评分和总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体感诱发电位中各电位(P14、N20、P27、N35)的潜伏期均显著降低(P均0.05),波幅均显著升高(P均0.05);观察组各电位潜伏期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各电位波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MBI分级、MBI总分均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SF-36量表中生命活力(VT)、总体健康感(GH)、生理职能(RP)、生理功能(PF)、心理健康(MH)、社会功能(SF)评分均显著增高(P均0.05),且观察组VT、GH、PF、SF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轻点刺络法结合针刺可明显缓解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患者症状,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方法:选取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指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4.44%(2/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优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分析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分期护理)各39例。对比2组的疗效、各腰椎症状缓解评分、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89.74%,2组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腰椎症状缓解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前的SAS评分指标差异性不大,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推拿治疗的期间实施分期护理,可在保障其治疗效果的同时,显著缓解其各腰椎症状评分及焦虑负面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清宫术前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治疗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Ⅰ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为对象,以数字号(1~80)形式随机分设组别,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清宫术治疗,对照组行清宫术前给予子宫动脉栓塞,观察组患者术前给予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复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来潮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阴道持续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清宫术前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治疗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效果显著,可在增强临床疗效的同时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96.
目的临床上对于轻中度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其中生物电刺激反馈治疗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其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且临床效果理想。本研究探讨生物电刺激反馈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01-01—2018-03-31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经阴道分娩后盆底肌功能障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产次、治疗前盆底Ⅰ和Ⅱ类肌肌张力及合并临床症状等因素组间均衡的原则选择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联合生物电刺激反馈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盆底肌电压及肌力、简易女性性功能及尿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盆底肌电压为(14.1±1.3)μV,大于对照组的(6.1±0.4)μV,t=37.199,P0.001;Ⅰ和Ⅱ类纤维盆底肌力分别为(4.2±0.3)和(4.2±0.5)级,均高于对照组的(1.4±0.1)和(1.0±0.2)级,t值分别为56.000和37.582,均P0.001。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性欲望(t=31.136,P0.001)、性兴奋(t=26.830,P0.001)、性高潮(t=79.171,P0.001)、阴道润滑(t=76.012,P0.001)和性交疼痛(t=30.589,P0.001)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生活满意度为(4.3±0.3)分,高于对照组的(1.7±0.2)分,t=46.034,P0.001。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最大尿流量为(11.2±1.0)mL/s,高于对照组的(9.0±0.6)mL/s,t=11.931,P0.001;膀胱顺应性为(36.2±2.1)cm H_2O,大于对照组的(24.1±1.8)cm H_2O,t=27.668,P0.001;最大逼尿肌压力为(17.0±2.0)cm H_2O,大于对照组的(12.0±0.6)cm H_2O,t=287.747,P0.001。结论针对生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者实施生物电刺激反馈治疗,能有效改善盆底肌肉功能及膀胱功能,提高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7.
98.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现代中医名家对原发性痛经中医药诊疗理论研究不断深化,提出了寒湿凝滞是主要外因,肝肾心脾失调是主要内因,气滞血瘀是病机核心;分清虚、实、寒、热等属性,详辨疼痛的时间、性质、部位、程度等;同时基于治未病理论、体质学说、阴阳学说、经络学说、藏象学说,在痛经的病机、预防及治疗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诊疗理论,如体质发病论、治未病论、阴阳转化调周论、调心止痛论、温通化气论、多元治疗论,对辨治原发性痛经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及临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发作性剧痛,多发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患者占70%~80%,发作时表现为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明显的剧烈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疼痛,持续时间短,突发突止,间歇期完全正常。中医将其归属于"面痛"范畴,多从风热立论,笔者跟随导师临证过程中,发现《医宗金鉴》的芎芷石膏汤治疗风热上犯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0.
综述近年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之核心在于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痰浊、瘀毒为标,病久则伤及脾肾,由实转虚。中医内治法主要以辨证论治、辨病论治或单方验方为主,外治法以中药洗浴、中药灌肠、肛门给药、针灸为主。中医药治疗本病优势明显。应继续完善对中医药作用机制的认识,制订统一的辨证论治及疗效评价标准,针对效果显著的名方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