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43篇
  免费   3560篇
  国内免费   2408篇
耳鼻咽喉   318篇
儿科学   449篇
妇产科学   674篇
基础医学   3881篇
口腔科学   407篇
临床医学   13607篇
内科学   7137篇
皮肤病学   549篇
神经病学   3559篇
特种医学   64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3篇
外科学   11840篇
综合类   25623篇
预防医学   3779篇
眼科学   641篇
药学   9143篇
  173篇
中国医学   4775篇
肿瘤学   2176篇
  2024年   493篇
  2023年   1928篇
  2022年   1713篇
  2021年   2303篇
  2020年   2197篇
  2019年   2303篇
  2018年   1077篇
  2017年   1979篇
  2016年   2185篇
  2015年   2558篇
  2014年   4130篇
  2013年   4151篇
  2012年   5338篇
  2011年   5579篇
  2010年   5176篇
  2009年   4905篇
  2008年   5759篇
  2007年   5392篇
  2006年   4837篇
  2005年   4970篇
  2004年   3901篇
  2003年   3671篇
  2002年   3018篇
  2001年   2690篇
  2000年   1991篇
  1999年   1717篇
  1998年   1567篇
  1997年   1282篇
  1996年   1306篇
  1995年   1148篇
  1994年   977篇
  1993年   645篇
  1992年   568篇
  1991年   504篇
  1990年   387篇
  1989年   378篇
  1988年   143篇
  1987年   104篇
  1986年   101篇
  1985年   8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MSCT在肝动脉供血类HCC供血血动脉形态及分型,为手术及介入手术提供术前参考,并初步探讨供血动脉形态与病变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对139例巨块型原发性肝癌(〉5cm)原发性肝癌行MSCT三期动态扫描,除行常规轴位及MPR观察外,特别行肝动脉系统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方法包括最大强度投影(MIP)、容积再现重建(VR)和表面遮盖成像(SSD)等。结果根据供血动脉数量的多少及形态,把原发性肝癌的供血动脉分为中央型、外周型、混合型和少供血型四种。前三型为多供血型,占70.50%,少供血型占29.50%。并将中央型及周围型分为不同亚型。并且发现供血动脉形态不同,病变生物学特性表现也不尽相同。结论MSCT肝动脉期及肝动脉系统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初步了解巨块型HCC肝动脉供血血管的形态学特点,可为手术及介入手术提供必要的术前依据,并进一步证明供血动脉形态与病变生物学有一定相关性。对HCC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介绍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方法.方法 对9例Ⅱ型齿状突骨折的患者,在C臂机透视下,采用枢法模UCSS中空加压螺钉固定齿状突.结果 术后复查X线片及CT提示,所有患者内固定位置良好,手术时间55~120 min,术中出血约30ml,随访5~20 月,所有患者骨性愈合,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无螺钉松动及咽部异物感,颈椎旋转及屈伸、侧屈功能基本正常.结论 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创伤小,固定牢固,同时最大限度保留了寰枢椎关节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993.
勃起功能障碍(ED)是指阴茎不能达到或者维持勃起以获得满意的性生活。口服枸橼酸西地那非可有效治疗ED。枸橼酸西地那非对机体一些系统的影响已有研究,但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SMA)、颈动脉血流量的影响仍不清楚。Kocakoc等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S)检测枸橼酸西地那非对主动脉、SMA、颈动脉血流量的早期影响。入选34例ED患者(19—71岁)。  相似文献   
994.
勃起功能障碍(ED)是不能达到勃起或不能维持勃起以达到满意的性生活。口服枸橼酸西地那非能有效治疗ED。虽然枸橼酸西地那非在其他系统中的作用有很多研究,但该药对大动脉、肠系膜动脉(SMA)和颈动脉血流的作用尚不清楚。Kocakoc E.等人通过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S)研究了枸橼酸西地那非对大动脉、SMA以及颈动脉血流的早期作用。共34名ED患者(年龄19—71)入选。分别在基础状态和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后(45—75)min状态下,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CDS测定心脏收缩速率峰值,末端舒张速率,以主动脉,SMA,及双侧颈内动脉的抵抗指标(RI)。结果提示在被观察的18个参量中只有3个发生统计意义上的重大变化,用药后双侧颈动脉内收缩期峰流速(Vmax)与基值相比有显著提高,左颈总动脉的抵抗指标(RI)与基值相比有显著降低。可知枸橼酸西地那非对大动脉和SMA循环没有显著作用,仅对颈动脉循环产生微弱影响。也许这些改变没有临床意义,但应进一步研究枸橼酸西地那非的长期作用。  相似文献   
995.
脑血管侧支循环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缺血性脑血管病源于局部脑组织血流低于某阚值所致,局部脑组织的血流是由供血动脉的病变程度和侧支循环状况共同决定的,两者是影响血流动力学状况的关键因素。一般认为,血管狭窄程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相关,侧支循环的建立可增加脑血流量、防止脑缺血的发生。侧支循环血管可以来自硬膜内、硬膜及硬膜外血管,大致可分为原发性侧支循环(即基底动脉环,又称Willis环)和继发性侧支循环(皮质软脑膜支吻合、脑外代偿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研究腹腔动脉的解剖特点,旨在指导介入治疗。方法:随机选择150例行多层螺旋CT肝脏三期扫描的患者,选择5.0mm×2.5mm的扫描参数,行层厚3.0mm间隔1.5mm的轴面重建,采用容积再现(VR)后处理方法。结果:腹腔动脉开口位于T12中部~L1上部平面128例占85.3%。腹腔动脉与腹主动脉的下夹角呈锐角占86.7%,呈钝角占13.3%。由腹腔动脉干分为胃左、脾及肝总动脉三支者占92%,发现8%有正常变异。肝固有动脉走行与肝总动脉呈钝角占88.4%,呈锐角占11.6%。胃十二指肠动脉与肝总动脉呈钝角占71%,呈锐角占29%。脾动脉形态常见为上弧型、上升型、水平上升型、水平型、下弧型、下弧上升型等,波浪型及回旋型少见占5.1%。结论:腹腔动脉CT解剖研究对介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对 32例符合筛选条件的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在数字减影技术指导下 ,采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 ,观察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子宫肌瘤缩小程度.结果 32例行栓塞治疗患者 ,除 2例患者子宫肌瘤为多发,5个月后症状有明显缓解,其余,30例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 3个月和 6个月,子宫肌瘤缩小35%至 90%.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法对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0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2)及对照组(n=51)。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后均予西药常规护肝治疗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介入治疗前7 d开始服用疏肝健脾中药,介入治疗后随症加减,对照组单纯行肝动脉化疗栓塞。两组患者分别在第1次介入前、第2次介入后4周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第1次介入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NK细胞、CD3、CD4、CD4/CD8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第2次介入后4周对照组的NK细胞、CD3、CD4、CD4/CD8比值均下降;而治疗组的NK细胞、CD3、CD4、CD4/CD8比值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疏肝健脾法可提高肝癌患者TACE后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99.
自动移床3D CES MRA在下肢动脉检查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动移床3维增强减影MR血管造影(3DCES MRA)在下肢动脉疾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例临床怀疑下肢动脉性病变者进行了自动移床3D CES MRA认检查,原始图像经减影后作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结果:所有病例的血管均显示满意,其中11例可见不同部位和分支动脉狭窄或闭塞,阳性诊断率为68.7%。结论:初步结果表明,自动移床3D CES MRA检查技术对下肢动脉病变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TARP钢板系统在难复型寰枢椎脱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TARP)在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3年4月-2004年9月,对13例陈旧性的难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行经口咽前路松解减压,应用TARP系统复位和固定,两侧寰枢关节间植入自体髂骨融合。结果除1例因跌倒引起螺钉松动再次脱位外,均固定牢固,融合理想,脊髓减压满意。结论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一次完成寰枢椎脱位的复位和固定是治疗陈旧性难复型寰枢椎脱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