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526篇
  免费   5828篇
  国内免费   3482篇
耳鼻咽喉   425篇
儿科学   1000篇
妇产科学   1011篇
基础医学   5332篇
口腔科学   735篇
临床医学   22522篇
内科学   11158篇
皮肤病学   751篇
神经病学   4171篇
特种医学   77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92篇
外科学   14473篇
综合类   41895篇
预防医学   9174篇
眼科学   977篇
药学   16882篇
  231篇
中国医学   15641篇
肿瘤学   2611篇
  2024年   821篇
  2023年   3006篇
  2022年   2530篇
  2021年   3571篇
  2020年   3556篇
  2019年   3590篇
  2018年   1646篇
  2017年   3174篇
  2016年   3531篇
  2015年   4222篇
  2014年   7066篇
  2013年   6938篇
  2012年   8651篇
  2011年   9211篇
  2010年   8505篇
  2009年   8125篇
  2008年   10111篇
  2007年   8911篇
  2006年   7801篇
  2005年   8407篇
  2004年   6501篇
  2003年   6059篇
  2002年   4859篇
  2001年   4493篇
  2000年   3429篇
  1999年   2797篇
  1998年   2517篇
  1997年   2146篇
  1996年   2108篇
  1995年   1862篇
  1994年   1554篇
  1993年   1031篇
  1992年   935篇
  1991年   887篇
  1990年   721篇
  1989年   700篇
  1988年   261篇
  1987年   174篇
  1986年   165篇
  1985年   126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炔雌醇环丙孕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脂代谢的影响,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指标检测提供思路。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该院就诊治疗的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与HOMA-IR有关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和血脂代谢相关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变化,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和总睾酮(T)变化,同时分析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BMI、WHR、FPG、FINS、HOMA-IR、TC、LDL、LH、FSH、E2和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FPG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治疗后的HDL明显高于观察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 50%)低于对照组(7. 50%),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能够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BMI、WHR和HOMA-IR,影响血脂代谢的功能,恢复了性激素分泌的水平,并且安全性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546-3547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我院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围产期妇女2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膳食调理,观察组口服生血宁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清铁含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例出现轻度恶呕吐,1例轻度胃部不适,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缺铁性贫血的围产期妇女采取生血宁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系统评价沙利度胺(thalidomide,TLD)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s,PH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3期)、Web of Science(1986/2014-03)、Pub Med(1966/2014-03)、CNKI(1917/2014-03)、维普(1989/2014-03)、万方数据库(1998/2014-03),收集所有TLD联合TACE治疗PHC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严格按照纳入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并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要求,对选择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2软件对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活质量KPS评分、不同年限生存率、甲胎蛋白的变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2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590例PHC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TLD联合TA C E组治疗P H C的总有效率(R R合并=1.29,95%C I:1.15-1.44)、疾病控制率(R R合并=1.27,95%CI:1.16-1.39)、生活质量KPS评分(MD合并=9.23,95%CI:6.90-11.55)、半年生存率(RR合并=1.10,95%C I:1.01-1.20)、1年生存率(RR合并=1.25,95%C I:1.13-1.39)、2年生存率(RR合并=1.45,95%CI:1.18-1.78)、3年生存率(R R合并=1.7 0,9 5%C I:1.1 6-2.5 0)、V E G F水平的变化(M D合并=-123.64,95%C I:-143.72--103.55)优于单纯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在药物性皮疹发生率方面,TLD联合TACE组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4.50,95%CI:2.34-8.64,P0.00001);在减少消化系应发生率(RR=1.08,95%CI:0.93-1.25)、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RR=1.12,95%CI:0.82-1.52)、降低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方面(R R=1.00,95%C I:0.72-1.39),T L D联合TA C E组与单纯TA C E组相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目前研究显示,与单纯TACE疗法相比,TLD联合TACE治疗PHC在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活质量KPS评分、半年生存率、1、2、3年生存率、降低V E G F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安全性方面,TLD联合TACE组在药物性皮疹发生率方面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而在消化系反应、骨髓抑制率、肝功能异常方面与单纯TACE组相似.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棒复位内固定技术对于已行不当后颅窝减压术的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进行翻修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21例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患者在外院已行后颅窝减压术,3例患者行后颅窝减压术+枕颈内固定术。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行颅颈交界区3D-CT及MRI检查,评估寰枢椎脱位和上颈髓受压的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对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棒技术行寰枢复位内固定,并取髂后上棘松质骨颗粒植骨融合。结果 本组患者的翻修手术均成功实施,术中未出现脊髓、椎动脉损伤。术后20例患者完成了6~24个月,平均12. 2个月的随访。3D-CT复查示,19例患者(90. 5%)获得垂直方向的完全复位,18例患者(85. 7%)获得水平方向的完全复位;植骨均出现融合,未出现钉棒脱落或复位丢失者。MRI复查显示,上颈髓受压均获得缓解。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从术前的(9. 8±2. 1)分提高到(14. 1±1. 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 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棒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已行不当后颅窝减压术的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是安全有效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及心血管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将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在2016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并行介入封堵术的82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按照双色球平均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每组各有41例患者,一组采用心血管造影检查,另一组则采用超声诊断检查,观察比较两组不同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超声诊断与心血管造影两种检查方式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均为100%,超声诊断中,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病变的直径测量值度分别为(6.01±1.61) mm、(4.12±2.12) mm,心血管造影诊断中,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病变的直径测量值度分别为(5.37±2.32) mm、(3.16±1.24) mm,检查结果要明显大于心血管造影术检查结果,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术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超声诊断技术进行术前筛选与术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更加明显,且诊断结果更加准确,而心血管造影检查技术则对确定病变的直径和选择合适的封堵器两个方面的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67.
68.
血精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男科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男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对血精症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中医药在防治本病过程中有显著的特色和优势。笔者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血精症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施治、专方治疗、中成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其他疗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9.
刘玉  张军  周利民 《安徽医药》2019,40(9):990-994
目的 观察心率震荡(HRT)在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的变化,并分析HFpEF患者因心律失常再入院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9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治疗的72例HFpEF患者与40例同期住院非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将HFpEF组患者分为BNP1组(43例)与BNP2组(29例)。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计算HRT指标,比较组间及组内HRT的差异。随访3个月,统计因心律失常再入院的例数。结果 HFpEF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震荡初始(T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pEF组内BNP1组与BNP2组比较,TO和震荡斜率(T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RT3(TO和TS均为异常)在BNP2组中的发生率为48.28%,较HRT1(20.69%)和HRT2(31.03%)明显增高,BNP1组和BNP2组中HRT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是HFpEF患者因心律失常再入院的危险因素(OR=1.000 3,95% CI:1.000 07~1.000 5),HRT3患者发生因心律失常再入院的概率是HRT1患者的19.500倍(OR=19.500,95% CI:3.502~108.567)。结论 在HFpEF患者中,HRT可作为评价患者心功能和预测因心律失常再入院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