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58篇
  免费   3137篇
  国内免费   1408篇
耳鼻咽喉   431篇
儿科学   819篇
妇产科学   1789篇
基础医学   2388篇
口腔科学   908篇
临床医学   15867篇
内科学   5335篇
皮肤病学   810篇
神经病学   1682篇
特种医学   21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72篇
外科学   4780篇
综合类   31611篇
预防医学   10701篇
眼科学   767篇
药学   14579篇
  227篇
中国医学   8784篇
肿瘤学   1874篇
  2024年   447篇
  2023年   1966篇
  2022年   1771篇
  2021年   2389篇
  2020年   2632篇
  2019年   2643篇
  2018年   1135篇
  2017年   2409篇
  2016年   2408篇
  2015年   2769篇
  2014年   5475篇
  2013年   5208篇
  2012年   6183篇
  2011年   6504篇
  2010年   6444篇
  2009年   6016篇
  2008年   7985篇
  2007年   6862篇
  2006年   5881篇
  2005年   6409篇
  2004年   4228篇
  2003年   4101篇
  2002年   3036篇
  2001年   2382篇
  2000年   1927篇
  1999年   1318篇
  1998年   1100篇
  1997年   925篇
  1996年   781篇
  1995年   660篇
  1994年   498篇
  1993年   240篇
  1992年   202篇
  1991年   160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93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通过对大鼠股骨骨折早期局部应用重组人骨保护素Fc融合蛋白(OPG-Fc),研究调节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表达变化对骨折早期的影响,探讨其表达调节方式及作用机制。方法 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建立大鼠股骨骨折模型,于术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4个时间节段分批处死模型,标本切片后通过HE染色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破骨细胞数量变化。结果 HE染色示单纯骨折组呈典型骨折愈合过程,而骨折局部注射OPG组骨痂形成及改造提前,骨折愈合加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各个时间节段单纯骨折组破骨细胞计数值均高于骨折应用OP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早期调节RANKL表达,当RANKL/OPG比值减小时,骨折局部破骨细胞减少,骨痂形成增多,骨折愈合加速。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探讨主动杠杆试验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精准康复时机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案,实验组按照患者完成主动杠杆试验的情况决定术后康复时机并指导康复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 w、2w、4 w、12 w及24 w对两组患者进行膝关节胫骨前移度(KT-2000)、主动关节活动度(ROM)以及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脱拐时间。结果:术后6周内,实验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12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ROM高于对照组(P<0.05),到12周两组基本一致。术前及术后各个时间点,两组膝关节胫骨前移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脱拐时间平均为28.0天,对照组平均为44.6天,实验组脱拐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采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检验进行以脱拐时间为终点事件的生存分析,结果同样是实验组脱拐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杠杆试验结果可作为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时机的可靠指标,为建立个体化的康复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
吴洋  宋燕妮 《现代肿瘤医学》2020,(18):3255-3259
乳腺癌是一类具有异质性的肿瘤,不同患者的治疗方法和疗效都不相同。尽管目前仍在努力为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阴性(-)、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但其术后是否需要化疗仍然是肿瘤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以往治疗主要依赖于经典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更定量的诊断方法和合理的个体化治疗。虽然化疗可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并提高生存率,但它带来的不良反应事件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低复发风险(recurrence risk,RS)有可能超过化疗益处。21基因检测不仅可以预测这类早期乳腺癌化疗疗效及评估预后,还可提供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指导用药,为患者增添信心。本文就乳腺癌21基因检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5.
目的在中国成年人群中探索生命早期母乳喂养与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是否存在关联。方法本研究人群来源于"天津人群慢性低度炎症与健康促进"队列人群研究。生命早期喂养方式的获得来自问卷,MS的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2013年最新修订的标准。在不同喂养方式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中,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最终的多元调整模型显示,男性参与者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的比值比(95%置信区间)在母乳喂养组为1.00(参考组),在奶粉喂养组为1.14 (0.98, 1.33),在其它食物组为0.99 (0.74, 1.31)。女性参与者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的比值比(95%置信区间)在母乳喂养组为1.00(参考组),在奶粉喂养组为1.37 (1.11, 1.68),在其它食物组为0.76 (0.47, 1.19)。结论研究发现,生命早期母乳喂养与奶粉喂养方式相比,成年后的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较低。需要更多的研究去探索生命早期的母乳喂养对成年期代谢性疾病的影响机制。[营养学报,2019,41(3):236-241]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黄蜀葵花干预2型糖尿病肾病(T2DKD)早期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T2DKD早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蜀葵花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2组血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eGFR、合并用药情况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UACR及UACR下降程度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蜀葵花可明显减轻T2DKD早期患者尿蛋白水平,该疗效不依赖于血压和糖脂代谢的变化.  相似文献   
87.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纽约长老会医院神经学研究所的Sacco等联合应用预先规定的亚组分析和探索性亚组分析,对华法林-阿司匹林复发性卒中研究(Warfarin-Aspirin Recurrent Stroke Study,WARSS)队列中不同基线亚组的任何治疗差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8.
众所周知,目前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患病后如果不能早期控制好病情,那么其并发症将会遍及周身的每一个器官,而患者将会最终因并发症的加重而死亡;反之,如果能在患病早期科学地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那么患者的生命则极有可能达到正常人的寿命。对予糖尿病,其治疗方法有饮食、药物、运动、监测和教育这五匹马车,如果一个已被确诊的患者能够合理地驾驭好这五匹马车,那么他(她)就会避免并发症的过早出现,从而提高患病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9.
《糖尿病新世界》2006,(2):54-54
17年糖尿病病史,收缩压高,脉压差大,糖尿病早期肾病(微量白蛋白98毫克,尿蛋白++)。现服用降压药伲福达,每日2次,每次1片。依那普利,每日2次,每次1粒。依那普利的说明书中明确写出肝、肾有损害者要慎用,而《糖尿病新世界》2005第4期关于糖尿病肾病治疗新进展一文(第20页)认为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一种药)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有一定治疗作用,此说法是否有矛盾?我该不该服用依那普利来降血压?  相似文献   
90.
妊娠早期阴道流血是产科门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单纯根据出血量的多少以及其他临床症状和体征,产科医师很难作出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而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随着彩超在产科中的广泛应用,这一问题迎刃而解。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彩超对104例妊娠早期阴道流血患者进行病因鉴别诊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