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45篇
  免费   901篇
  国内免费   392篇
耳鼻咽喉   170篇
儿科学   107篇
妇产科学   299篇
基础医学   633篇
口腔科学   464篇
临床医学   5139篇
内科学   1283篇
皮肤病学   62篇
神经病学   204篇
特种医学   6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3356篇
综合类   10182篇
预防医学   2662篇
眼科学   538篇
药学   3730篇
  124篇
中国医学   1430篇
肿瘤学   431篇
  2024年   199篇
  2023年   842篇
  2022年   675篇
  2021年   802篇
  2020年   850篇
  2019年   765篇
  2018年   324篇
  2017年   637篇
  2016年   722篇
  2015年   817篇
  2014年   1520篇
  2013年   1441篇
  2012年   1672篇
  2011年   1713篇
  2010年   1651篇
  2009年   1396篇
  2008年   1684篇
  2007年   1487篇
  2006年   1228篇
  2005年   1248篇
  2004年   1320篇
  2003年   1439篇
  2002年   1242篇
  2001年   1627篇
  2000年   1274篇
  1999年   722篇
  1998年   507篇
  1997年   406篇
  1996年   324篇
  1995年   288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992.
目的探讨肌肉骨骼超声(肌骨超声)定位下体外发散式冲击波对膝关节术后软组织粘连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膝关节股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软组织粘连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行日常关节功能训练及运动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行关节周围组织体表定位下冲击波治疗,试验组患者行肌骨超声定位下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及膝关节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功能、活动范围、肌力、屈曲畸形、关节稳定性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疼痛、功能、活动范围、肌力、屈曲畸形、关节稳定性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膝关节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VAS评分(1.1±0.1)分低于对照组的(2.8±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骨超声定位下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对膝关节术后软组织粘连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被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构建中医延续性护理方案并评价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三级甲等医院脑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n=51)和对照组(n=51)。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延续性护理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两组于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进行评估。结果 出院时,试验组FMA评分、SS-QO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试验组FM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QOL评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2个月和3个月,试验组FMA评分、SS-QO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组间、时间、组间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对FMA评分、SS-QOL评分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中医延续性护理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评价3D-FIESTA-C联合3D-TOF-MRA序列在诊断原发性面肌痉挛微血管压迫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微血管减压术(MVD)的84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3D-FIESTA-C和3D-TOF-MRA序列扫描,以MVD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3D-FIESTA-C、3D-TOF-MRA序列及序列组合对面肌痉挛责任血管的显示能力。结果与MVD术中结果对照分析显示,3D-FIESTA-C检出责任血管70例,其阳性率83.3%;3D-TOF-MRA序列检出责任血管68例,其阳性率81.0%。3D-FIESTA-C联合3D-TOF-MRA序列共检出责任血管79例,其阳性率94.0%;面肌痉挛责任血管的种类以小脑前下动脉(48.8%,41/84)和小脑后下动脉(26.2%,22/84)为主。结论3D-FIESTA-C联合3D-TOF-MRA序列应用能有效提高对原发性面肌痉挛责任血管的显示。  相似文献   
995.
侵入式神经电极将人类对神经科学的认识提升到微米与毫秒尺度。由于传统的刚性电极与柔软的脑组织间存在较大的机械不匹配性,柔性电极成为新一代神经电极的发展趋势。神经电极的柔性化更迭降低免疫反应的同时却失去植入刚度。分析神经电极的植入机制并总结目前研究中关于柔性电极的植入策略,旨在帮助解决柔性电极的植入能力丧失以及急性植入损伤问题;并基于各种植入策略的特点,提出柔性电极植入策略的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分析改良式股动脉压迫止血带在股动脉穿刺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股动脉穿刺介入术110例患者的数据资料,根据止血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55),对照组患者采用纱布加弹力绷带及盐袋压迫进行止血,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式股动脉压迫止血带进行止血,对两组操作情况、止血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医护人员对止血带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止血方法操作时间、盐袋移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压迫止血时间、肢体制动时间、起床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股动脉压迫止血对保障患者安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可推广.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深部埋置环形褥式缝合联合浅层X射线放射治疗胸背部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胸背部瘢痕疙瘩患者,采用深部埋置环形褥式缝合技术进行治疗,术后进行病理HE染色分析,于术后24 h内行第1次浅层X射线放射治疗,每隔5 d 1次,共4次。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率。结果瘢痕组织HE染色可见表皮萎缩变薄,真皮中上部成纤维细胞及胶原增生,增生的毛细血管周围可见稀疏的炎细胞浸润。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99.02%、96.08%及89.22%;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总体满意率为97.06%。结论胸背部瘢痕疙瘩手术切除后采取深部埋置环形褥式缝合技术联合浅层X射线放射治疗,患者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复发率低、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多重探针连接依赖式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在快速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44例产前诊断标本同时进行MLPA检测及核型分析,所有样本进行MLPA获得的扩增产物信息经Coffalyserv9.4软件(Holland—MRC公司)进行定量分析,观察样本DNA拷贝数的变化,并将所得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其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结果MLPA分析在标本接收后24h内即可得出结果,共检出染色体倍体异常产前诊断标本5例,包括唐氏综合征(Downsyndrome,47,+21)6例、爱德华氏综合征(Edwardssyndrome,47,+18)l例。MLPA检测24h报告结果临床符合率为97.7%。结论MLPA检测21、18、13、X、Y等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时,与核型分析相比较,MLPA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分析非整倍体的产前诊断的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比较跟随病例式教学和分学科教学在培养口腔医学生思维模式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中国医科大学口腔临床专业97期本科生62人和98期本科生60人,分别采用跟随病例式教学模式(跟随病例式教学组)和分学科教学模式(分学科教学组)。临床实习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本科生进行理论-临床思维转换、批判性思维能力评估。结果    在理论-临床思维转换能力评估中,跟随病例式教学组本科生在临床接诊、病例汇报方面的成绩优于分学科教学组(均P < 0.05);在批判性思维能力评估中,跟随病例式教学组本科生在寻找真理、分析能力、求知欲、认知成熟等方面,相较于分学科教学组本科生具有更加明显的正性批判性思维倾向(均P < 0.05)。结论    采用跟随病例式教学可能更有助于培养口腔医学生理论-临床思维转换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阶段式健康教育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20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81例)和观察组(119例)。对照组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阶段式健康教育联合呼吸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 d的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后7 d的VC、MVV及FEV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认知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式健康教育联合呼吸功能锻炼有助于提高食管癌患者的术后认知水平,并改善其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