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648篇
  免费   5731篇
  国内免费   3428篇
耳鼻咽喉   365篇
儿科学   707篇
妇产科学   742篇
基础医学   3470篇
口腔科学   1195篇
临床医学   13545篇
内科学   8680篇
皮肤病学   1333篇
神经病学   2394篇
特种医学   34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2篇
外科学   4598篇
综合类   32220篇
预防医学   7869篇
眼科学   941篇
药学   31047篇
  166篇
中国医学   20445篇
肿瘤学   1539篇
  2024年   732篇
  2023年   2435篇
  2022年   2282篇
  2021年   2846篇
  2020年   2797篇
  2019年   3177篇
  2018年   1637篇
  2017年   2730篇
  2016年   2945篇
  2015年   3393篇
  2014年   5733篇
  2013年   5333篇
  2012年   7025篇
  2011年   7458篇
  2010年   6770篇
  2009年   6806篇
  2008年   8005篇
  2007年   7461篇
  2006年   7152篇
  2005年   7515篇
  2004年   5930篇
  2003年   6274篇
  2002年   4723篇
  2001年   4128篇
  2000年   3211篇
  1999年   2431篇
  1998年   2128篇
  1997年   1950篇
  1996年   1828篇
  1995年   1687篇
  1994年   1263篇
  1993年   864篇
  1992年   846篇
  1991年   879篇
  1990年   761篇
  1989年   845篇
  1988年   226篇
  1987年   191篇
  1986年   170篇
  1985年   94篇
  1984年   52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林世翼  贾景明  王安华 《中草药》2020,51(1):256-264
狼毒Euphorbiae Ebracteolatae Radix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或月腺大戟E.ebracteolata的干燥根,是一种广泛应用,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中药材。狼毒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二萜类化合物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主要包括松香烷型、巴豆烷型、海松烷型、玫瑰烷型、西松烷型、巨大戟烷型、贝壳杉烷型、阿替斯烷型8种类型,此外还有少量二萜二聚体及其他类型的二萜类化合物。狼毒二萜类化学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对狼毒二萜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更好地开发狼毒资源及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片和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已被确诊的272例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有140例患者,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碳酸铝镁片治疗,对照组有132例患者,采用兰索拉唑治疗。治疗周期为6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和6周后的情况,统计药物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4周和治疗6周时的有效率同时期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总体上两组的不良反应都比较轻微,不会对后续治疗产生影响。结论: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疗效比较好,不良反应比较少。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抗M对ABO血型鉴定的影响及临床用血策略。方法 ABO、RH、MN血型鉴定,抗体筛查、抗体鉴定试验,抗体效价测定。结果 15例待测血清中存在抗M抗体,其中Ig M类抗M抗体为13例,Ig G类抗M抗体为2例。结论抗-M引起的溶血反应可致严重后果,在血液选择时应输注ABO和MN血型同型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84.
目的对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及对相关激素分泌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0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参照组进行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激素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比较,观察组均较参照组优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达到良好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5.
86.
蒲地蓝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消炎制剂,可以清热解毒、抗炎消肿,常被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等。因其临床起效快,又具有“中成药”的身份,所以在人群中应用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眼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组联合眼针及体针治疗,对照组联合巴氯芬口服。2组均治疗10d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呃逆伴随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0%(P0.05)。治疗组治疗后睡眠、进食、焦虑症状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进食、焦虑症状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眼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呃逆患者有效,能减少患者呃逆发病时间及发作次数,改善睡眠、进食、焦虑伴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利培酮或传统抗精神病药对其QTc间期的影响。方法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利培酮组和传统组,每组51例。利培酮组患者服用利培酮进行治疗,传统组患者服用传统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总病程、治疗时间、QTc间期、心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血钙(Ca)、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利培酮组患者的治疗时间(28.61±6.58)个月、QTc间期(397.25±15.54)ms均短于传统组的(55.96±7.18)个月、(425.62±19.52)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患者的空腹血糖(5.38±1.23)mmol/L低于传统组的(5.78±0.10)mmol/L、血钙(2.42±0.13)mmol/L高于传统组的(2.35±0.16)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病程、心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利培酮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对QTc间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9.
《临床医学工程》2016,(12):1641-1642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7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口服甲巯咪唑,对照组37例使用丙基硫氧嘧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情况、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的甲状腺激素指标FT_3、FT_4、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甲状腺激素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89.2%(P>0.05)。观察组的皮疹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肝功能异常、瘙痒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对甲亢患者治疗时,甲巯咪唑、丙基硫氧嘧啶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前者不良反应少、甲状腺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90.
〔摘 要〕 目的:比较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莆田市 慈康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BPSD 患者 81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41 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奥氮平治疗,对照组(40 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利培酮治疗,连续服药 2 个月 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精神行为及日常生活能力、神经精神状态和精神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神经精神科问卷(NPI)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精神行为改善时间为(20.42 ± 3.48)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86 ± 3.57)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采用奥氮平治疗 BPSD 患者的效果优于利培酮,能更快、更好地改善患者神经精神状态,降低疾病严重程度,提高 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