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74篇
  免费   960篇
  国内免费   577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1193篇
妇产科学   176篇
基础医学   74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695篇
内科学   2106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1481篇
特种医学   10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篇
外科学   1199篇
综合类   11611篇
预防医学   2522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4715篇
  35篇
中国医学   2693篇
肿瘤学   70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431篇
  2022年   417篇
  2021年   506篇
  2020年   572篇
  2019年   605篇
  2018年   278篇
  2017年   635篇
  2016年   676篇
  2015年   752篇
  2014年   1464篇
  2013年   1477篇
  2012年   1909篇
  2011年   2145篇
  2010年   1918篇
  2009年   1939篇
  2008年   1968篇
  2007年   1842篇
  2006年   1795篇
  2005年   1816篇
  2004年   1764篇
  2003年   1760篇
  2002年   1398篇
  2001年   1354篇
  2000年   1060篇
  1999年   972篇
  1998年   772篇
  1997年   737篇
  1996年   547篇
  1995年   399篇
  1994年   389篇
  1993年   269篇
  1992年   189篇
  1991年   180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47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9):1199-1202
目的:探讨臭氧大自血联合纳洛酮辅助治疗对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呼吸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纳洛酮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臭氧大自血联合纳洛酮治疗,持续10d。治疗前后对比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外周血神经功能损伤指标、脑脊液神经自噬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外周血神经功能损伤指标、脑脊液神经自噬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气PH值、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外周血中神经损伤指标S100β、NSE、MBP含量低于对照组;脑脊液中神经凋亡指标β-GBA、Atg7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臭氧大自血联合纳洛酮辅助治疗可优化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呼吸功能,减少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992.
早期应用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03月至2012年0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早期应用药物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48 h,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和意识状态的观察.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55.2±6.2),治疗后动脉氧分压明显升高(91.6±8.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71.8±10.6),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降低(55.3±7.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例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早期应用药物治疗后,有30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0%.结论 对于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基础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脑洛酮等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3.
高截留量膜最初用于清除严重脓毒症的炎症介质,近年来被用于治疗骨髓瘤管型肾病、横纹肌溶解等疾病,并有望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本文就高截留量膜的定义、理论基础、高截留量血液透析相关技术及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18例,在支持对症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纳洛酮对重度HIE患儿的T、R、BP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显著降低重度HIE患儿的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尿毒症并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63例尿毒症并CHF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给予稳心颗粒和安慰剂口服治疗。对其疗效和毒副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心功能的改善与运动耐力的提高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479,P<0.05和T=3.6640,P<0.001)。结论稳心颗粒可改善尿毒症并CHF患者的心功能和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996.
许珍华 《医疗保健器具》2013,(12):1569-157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5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SOD活性和MDA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儿治疗后MDA水平与SOD活性与治疗前比较,P〈0.05;观察组l】盏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病情复杂,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回顾性分析1例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脑病的临床特点与诊断过程,以提高职业病诊断水平。
  方法  在患者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与临床表现不符的情况下,职业病诊断医师在卫生行政及监督部门的协助下对工作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多次检测,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职业接触史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做出职业病诊断结论。
  结果  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为氯化氢、苯、甲苯、二甲苯、氯乙烯、三氯乙烯、二氯乙烷、四氯化碳等,认为二氯乙烷是损伤患者的重要神经毒物,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脑病的诊断结论成立。
  结论  进行职业病诊断时,职业病诊断医师应结合国家职业病诊断相关标准、劳动者临床表现、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料等综合分析,谨慎做出职业病诊断结论。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多巴胺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5-09收治的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7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应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早期应用多巴胺联合纳洛酮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大运动、适应性、个人社交、语言、精细运动各项神经行为发育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7/35),观察组为22.2%(8/36),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满意度62.9%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8.9%(P0.05)。结论早期应用多巴胺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突出,可有效改善患儿脑周围循环、神经系统呼吸衰竭,缓解神经细胞受损状态、脑水肿及昏迷等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桥本脑病(Hashimoto s,encephalopathy,HE)又称甲状腺毒性脑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即桥本病)相关的激素反应性脑病,是一种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表现为痫性/卒中样发作和精神异常等多种临床症状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的自身免疫性脑病。1966年由Brain等首次报道。本病少见,发病率约为2.1/10万。目前临床上陆续有报道,其中部分文献报道有脑实质的影像改变,但关于本病伴有脑血管异常改变者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3例,供同道讨论。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和早期干预依从性与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8月~2012年8月入住我院的120例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随机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64)为出生后24~72h参与就诊的患儿,观察组(n=56)为出生~24h参与就诊的患儿,根据就诊的时间,又可以将其分为如下3个亚组:Ⅰ组(出生~6h)14人,Ⅱ组(出生6~12h)26人,Ⅲ组(出生12~24h)16人。每组患儿均于入住医院之后给予相同的干预治疗,全部患儿均于3、6月龄来我院儿童保健科进行复查一次。采用中国标准化的贝来量表(CDCC)分别测定两组患儿早期干预后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且对比两组干预治疗后各能区智能发育商得分及脑瘫发生率。结果:(1)3月与6月时,仅Ⅰ组MDI值要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Ⅱ组、Ⅲ组MDI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3月与6月时MDI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Ⅰ组与Ⅲ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但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PDI得分结果同(1)。(3)两组干预治疗后各能区智能发育商得分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4)观察组脑瘫发病率为5.36%,远低于对照组(18.75%),二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干预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治疗时间的影响,即越早治疗,对患儿的远期预后越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