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98篇
  免费   2476篇
  国内免费   1785篇
耳鼻咽喉   425篇
儿科学   242篇
妇产科学   412篇
基础医学   2256篇
口腔科学   230篇
临床医学   6733篇
内科学   2066篇
皮肤病学   172篇
神经病学   2632篇
特种医学   10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1765篇
综合类   9099篇
预防医学   2775篇
眼科学   241篇
药学   4120篇
  75篇
中国医学   3029篇
肿瘤学   633篇
  2024年   398篇
  2023年   1283篇
  2022年   1032篇
  2021年   1259篇
  2020年   1146篇
  2019年   1156篇
  2018年   498篇
  2017年   853篇
  2016年   901篇
  2015年   1090篇
  2014年   1645篇
  2013年   1399篇
  2012年   1891篇
  2011年   2047篇
  2010年   1870篇
  2009年   1763篇
  2008年   2269篇
  2007年   2099篇
  2006年   1829篇
  2005年   1954篇
  2004年   1539篇
  2003年   1395篇
  2002年   1108篇
  2001年   867篇
  2000年   677篇
  1999年   597篇
  1998年   490篇
  1997年   511篇
  1996年   461篇
  1995年   388篇
  1994年   367篇
  1993年   224篇
  1992年   222篇
  1991年   201篇
  1990年   158篇
  1989年   184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 探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8例; 对照组以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观察组以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 综合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步态参数、血液流变学参数、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44/48),对照组为72.91%(35/48)(P<0.05); 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包括痉挛指数(Clinical spasm index,CSI)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Fugl Meyer rating scale,FMA)、Berg平衡量表评分(Berg balance scale,BBS)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步态参数包括步频、步幅、患侧支持相、患侧摆动相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包括血浆粘度(Plasma viscosity,PV)、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均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58%(7/48)、10.42%(5/48)(P>0.05)。结论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评分,提高患者的步态参数,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治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3.
24.
《右江医学》2019,(11):846-850
目的探讨含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后不同间隔时间行胃镜检查对患者咽喉部刺激及祛泡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行胃镜检查的42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胃镜检查前不服用任何药物,其余3组均给予10 mL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含服,B、C、D组分别于含服5 min、10 min、15 min后行胃镜检查,比较四组患者胃镜清晰度、麻醉效果总有效率、祛泡总有效率及记录不良反应和药物毒副作用。结果 B、C、D三组的各部位黏膜视野可见度评分均低于A组(P<0.01),C组、D组的评分低于B组(P<0.01),C组和D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三组的咽部黏膜表面麻醉效果总有效率均优于A组(P<0.01),C组和D组总有效率优于B组(P<0.01),C组和D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三组的祛泡总有效率均优于A组(P<0.01),C组和D组总有效率优于B组(P<0.01),C组和D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能够提高胃镜视野清晰度,减轻对咽喉部刺激,提高祛泡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含服10 min以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5.
目的临床上对于轻中度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其中生物电刺激反馈治疗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其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且临床效果理想。本研究探讨生物电刺激反馈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01-01—2018-03-31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经阴道分娩后盆底肌功能障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产次、治疗前盆底Ⅰ和Ⅱ类肌肌张力及合并临床症状等因素组间均衡的原则选择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联合生物电刺激反馈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盆底肌电压及肌力、简易女性性功能及尿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盆底肌电压为(14.1±1.3)μV,大于对照组的(6.1±0.4)μV,t=37.199,P0.001;Ⅰ和Ⅱ类纤维盆底肌力分别为(4.2±0.3)和(4.2±0.5)级,均高于对照组的(1.4±0.1)和(1.0±0.2)级,t值分别为56.000和37.582,均P0.001。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性欲望(t=31.136,P0.001)、性兴奋(t=26.830,P0.001)、性高潮(t=79.171,P0.001)、阴道润滑(t=76.012,P0.001)和性交疼痛(t=30.589,P0.001)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生活满意度为(4.3±0.3)分,高于对照组的(1.7±0.2)分,t=46.034,P0.001。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最大尿流量为(11.2±1.0)mL/s,高于对照组的(9.0±0.6)mL/s,t=11.931,P0.001;膀胱顺应性为(36.2±2.1)cm H_2O,大于对照组的(24.1±1.8)cm H_2O,t=27.668,P0.001;最大逼尿肌压力为(17.0±2.0)cm H_2O,大于对照组的(12.0±0.6)cm H_2O,t=287.747,P0.001。结论针对生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者实施生物电刺激反馈治疗,能有效改善盆底肌肉功能及膀胱功能,提高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间断性寒冷刺激引起小鼠关节炎病变的情况。方法将20只8周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寒冷刺激组,每组10只。对照组小鼠自由饮食,无特殊处理。寒冷刺激组小鼠每天固定时间被放置于底层铺满冰袋的小鼠笼中2 h,寒冷刺激共处理12周。每周测量小鼠体重和后踝关节以下体积,寒冷刺激处理结束后脱颈处死小鼠,取其左后腿趾间关节、跖趾关节、踝关节进行组织固定、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各关节病理变化。剥去小鼠右后腿皮肤,提取踝关节组织匀浆,检测匀浆液类风湿因子(r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的水平。结果寒冷刺激对小鼠体重无明显影响(P>0.05),寒冷刺激使小鼠后爪组织体积显著增加(P<0.05)。趾间关节、跖趾关节、踝关节HE染色显示寒冷刺激后,小鼠关节组织水肿,轻度炎症浸润、滑膜增生,但未见明显血管翳、软骨和骨侵蚀等病理变化。寒冷刺激后,雌、雄性小鼠踝关节组织匀浆液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01),RF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间断性寒冷刺激可以引起小鼠趾间关节、跖趾关节、踝关节等关节炎性肿胀,但炎性细胞浸润少、浸润程度轻。此动物模型可作为一种以寒性为特征的不同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热性关节炎表现的新关节炎模型。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外周血B7-H2与白细胞介素22(IL-22)水平变化在直肠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直肠癌患者99例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中心的老年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B7-H2与IL-22水平的变化,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中B7-H2与IL-22水平与直肠癌预后的相关性,并利用生存曲线分析直肠癌根治术后的预后情况。结果:99例老年直肠癌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率为100%,不同TNM分期、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患者血清B7-H2和IL-22的高水平与低水平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B7-H2的表达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IL-22的表达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生存曲线显示,血清中B7-H2的表达与直肠癌的预后呈正相关,IL-22的表达与直肠癌的预后呈负相关(r=0. 174、-0. 296,P <0. 05)。结论:B7-H2和IL-22的表达水平与直肠癌的发生和进展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直肠癌筛查检测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抑郁大鼠海马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β-链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120只,随机取20只作为正常组,另100只大鼠用于制备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再将CUMS抑郁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低、中、高剂量组,氟西汀组,每组20只。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3.25,6.5,13 g·kg~(-1);氟西汀组灌胃盐酸氟西汀10 m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1次/d,共干预21 d。应用糖水偏好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估抑郁行为,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大脑海马组织中PI3K,Akt,GSK3β以及β-catenin蛋白水平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给药21 d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糖水偏好显著下降(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1);PI3K,p-PI3K p110,p-PI3K p85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Akt,p-Akt Thr308,p-Akt Ser473,p-GSK3βSer9,β-catenin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GSK3β,p-GSK3β Tyr216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高组大鼠糖水偏好显著增加(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缩短(P0.01);PI3K总蛋白,PI3K p110和PI3K p85亚基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p-Akt Thr308和p-Akt Ser473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GSK3β Ser9,β-catenin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GSK3β,p-GSK3β Tyr216水平却明显降低(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通过提高大鼠海马组织PI3K蛋白水平及活性,激活Akt,抑制GSK3β活性,阻止β-catenin降解,即提高大鼠海马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保护海马神经元。  相似文献   
30.
患儿,男,14岁,因头晕、头痛、呕吐伴四肢无力1 d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 d跑步过程中出现头晕伴有头痛,严重时伴有呕吐及四肢无力,行头MRI检查提示双侧小脑梗死,以"脑梗死"收入院。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左侧上眼睑可见褐色雀斑(图1)。神经系统查体:意识清楚,言语笨拙,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正常,项强阳性,指鼻试验、双手轮替试验、跟膝胫试验阳性,双侧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头MRI:双侧小脑半球早期缺血性病变;垂体窝内垂体后方椭圆形长T2异常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