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89篇
  免费   451篇
  国内免费   330篇
耳鼻咽喉   124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527篇
基础医学   468篇
口腔科学   111篇
临床医学   2247篇
内科学   471篇
皮肤病学   78篇
神经病学   70篇
特种医学   3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1447篇
综合类   5482篇
预防医学   1488篇
眼科学   283篇
药学   2306篇
  32篇
中国医学   1623篇
肿瘤学   149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300篇
  2019年   377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395篇
  2016年   390篇
  2015年   429篇
  2014年   808篇
  2013年   840篇
  2012年   969篇
  2011年   1086篇
  2010年   944篇
  2009年   958篇
  2008年   1104篇
  2007年   976篇
  2006年   893篇
  2005年   1091篇
  2004年   762篇
  2003年   648篇
  2002年   546篇
  2001年   499篇
  2000年   425篇
  1999年   327篇
  1998年   321篇
  1997年   266篇
  1996年   219篇
  1995年   198篇
  1994年   155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1临床资料 患者,31岁,G4P1,因停经33周,持续性下腹痛5h于2006年2月3日急诊入院。既往体健,足月顺产1次;终止妊娠1次,因胎盘残留致宫腔感染,此次妊娠清宫2次;人工流产1次。本次妊娠经过顺利,无阴道出血史,发病前无创伤,无性生活史,呕吐胃内容物1次。体格检查:T36.6℃,呼吸20次/min,脉搏80次/min,血压100/70mmHg(1mmHg=0.133kPa)心肺无异常;  相似文献   
992.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颖  何援利 《广东医学》2008,29(5):702-703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下称内异症)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约为10%,且有明显上升趋势.内异症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却表现为细胞的增生、浸润和复发性,虽经多年研究,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确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效果。方法对18例不孕症患者进行治疗及跟踪观察。结果18例患者中,经治疗后受孕并生育者5例,治愈率为83.3%,好转2例,占11.1%,无效1例,占5.6%,总有效率为94.4%。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不孕症切实可行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粘连性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因主要是腹部手术后所致的肠管粘连或粘连束带压迫所致,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后,需外科治疗,但再次开腹手术仍会导致肠粘连,自2001年本院开展腹腔镜手术以来,先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62例,均获成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婴幼儿小阴唇粘连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诊断治疗。方法:回顾55例小阴唇粘连幼女的临床资料。年龄4月~3岁,中位年龄15个月,均以生殖道畸形就诊。其中27例可追问到曾有外阴充血分泌物病史。结果:本组55例中,38例为部分小阴唇粘连,17例为全部小阴唇粘连。采用分离术治疗,其中3例1月后再粘连,再次分离。无分离后感染发生。随诊1年均全部治愈。结论:婴幼儿小阴唇粘连诊断容易,分离术治疗效果好,适宜在各级医疗机构开展。  相似文献   
996.
自体腹膜覆盖聚丙烯补片抗粘连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在大鼠腹腔内植入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补片并以补片旁腹膜覆盖后能否减少聚丙烯补片引起的腹腔粘连 。方法:选用SD大鼠120只,分为裸露组(A组)、转移组(B组)、翻转组(C组)及游离组(D组),将聚丙烯补片植入大鼠腹腔,以A组作为对照,B、C、D组采用不同的腹膜覆盖的方法,在术后3、7、28d分别处死大鼠,进行大鼠腹腔内粘连程度检测、组织学检查及扫描电镜检查以了解补片表面的粘连情况。 结果:术后3d,对照组A组的聚丙烯补片表面粘连较实验组B、C、D组明显(P<0.05);术后7d及28d,A组和D组聚丙烯补片表面粘连明显较B、C组明显(P<0.05)。术后7d各组补片表面的粘连较3d时明显,术后28d时粘连与7d时相似。补片表面没有粘连的区域术后7d可见有腹膜覆盖。结论:转移及翻转的腹膜能在聚丙烯表面存活并能减少其表面的粘连,而游离的腹膜坏死后并不能减少聚丙烯补片表面的粘连。  相似文献   
997.
对于手部屈指肌腱粘连患者,笔者采用新型、牢固、反应小的缝合线,改进吻合方法及牵引支架早期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并强调手术中止血,牢靠缝合及手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8.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预防盆腔粘连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珩  林佩瑶  廖艳梅 《右江医学》2008,36(5):578-579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预防减少新式剖宫产术术后盆腔粘连临床效果。方法于2003至2007年间,将使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60例为观察组,新式剖宫产术5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盆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盆腔粘连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盆腔粘连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能有效预防或减少剖宫产术盆腔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9.
重复剖宫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复剖宫产对孕产妇及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妊娠超过28周行再(多)次剖宫产手术分娩的产妇共412例,根据剖官产次数分为再次剖宫产组(repeated caesarean section group,RCS组,394例)和多次剖宫产组(multiple caesarean section group,MCS组,18例),随机选取同期行初次剖宫产手术分娩的480例为初次剖宫产组(first caesarean section group,FCS组)作为对照,分析三组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产时产后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 近十年我院再次剖官产率为4.1%,呈逐年上升趋势.(1)一般临床资料比较:RCS组及MCS组平均年龄分别为(33.7±4.3)岁,(34.5±5.1)岁,大于FCS组(31.5±4.3)岁(P<0.05).RCS组及MCS组平均孕次分别为(3.5±1.4)次,(4.7±1.5)次,多于FCS组(2.1±1.2)次(P<0.05).(2)盆腔粘连发生率:RCS组及MCS组分别为13.5%和50.0%,高于FCS组(0.4%)(P<0.05).(3)子宫破裂发生率:RCS组(1%)高于FCS组(0%)(P<0.05).(4)RCS组及MCS组平均分娩孕周分别为(38.1±1.8)周,(37.3±2.5)周,与FCS组[(38.9±2.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再 (多)次剖宫产发生率逐年上升,其显著增加盆腔粘连及子官破裂的发生率,但并不增加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00.
规范化开展Stark剖宫产术的重要意义——附664例手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分析Stark剖宫产术的开展过程,探讨该术式的操作要点及效果,认识标准术式的优点.以促进该术式的规范化.方法 依据时间顺序,按操作方法的差别,将择期Stark剖宫产术资料完整的病例分为两组,实施标准术式前的改良术式病例362例(A组),实施标准术式后的病例302例(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开腹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留置尿管时间,尿路刺激症状、切口感染、二次开腹手术时盆腹腔粘连情况.结果 (1)平均手术时间:B组短于A组[(27.7±10.8)min和(35.6±15.2)min,P<0.05];开腹至胎儿娩出时间:B组短于A组[(4.92±1.21)min和(7.81±2.79)min,P<0.05].(2)平均术中出血量:A组(214.3±62.1)ml和B组(201.5±53.1)m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平均术后排气时间:B组短于A组[(16.85±11.8)h和(25.9±12.7)h,P<0.05)].(4)术后病率:B组低于A组[1.3%(4/302)和4.7%(17/362),P<0.05].(5)平均留置尿管时间:B组短于A组[(15.6±5.3)h和(26.2±6.1)h,P<0.05];尿路刺激症状发生率:A组2.5%(9/362),B组未出现(P<0.05).(6)切口感染:两组均无切口感染及延期愈合的病例.(7)二次开腹手术时盆腹腔粘连情况:A组中已有3例再次剖宫产,腹直肌与筋膜层及腹膜层粘连,B组中已有2例再次剖宫产,腹直肌与筋膜层及腹膜层无粘连,此5例大网膜、腹膜、膀胱腹膜返折均无粘连.结论 标准术式优于改良术式,规范化开展Stark剖宫产术,掌握操作技巧,有助于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