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36篇
  免费   1843篇
  国内免费   1852篇
耳鼻咽喉   134篇
儿科学   536篇
妇产科学   398篇
基础医学   5163篇
口腔科学   158篇
临床医学   9281篇
内科学   7140篇
皮肤病学   991篇
神经病学   843篇
特种医学   10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4篇
外科学   1343篇
综合类   15144篇
预防医学   6870篇
眼科学   271篇
药学   4980篇
  44篇
中国医学   1503篇
肿瘤学   964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825篇
  2022年   773篇
  2021年   1069篇
  2020年   971篇
  2019年   994篇
  2018年   483篇
  2017年   844篇
  2016年   1079篇
  2015年   1265篇
  2014年   2017篇
  2013年   2084篇
  2012年   2810篇
  2011年   2941篇
  2010年   2795篇
  2009年   2653篇
  2008年   3047篇
  2007年   2923篇
  2006年   2853篇
  2005年   2876篇
  2004年   2640篇
  2003年   2386篇
  2002年   1999篇
  2001年   1881篇
  2000年   1594篇
  1999年   1343篇
  1998年   1246篇
  1997年   1323篇
  1996年   1150篇
  1995年   1144篇
  1994年   1074篇
  1993年   851篇
  1992年   746篇
  1991年   587篇
  1990年   551篇
  1989年   485篇
  1988年   168篇
  1987年   107篇
  1986年   77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目的  探讨病毒载量检测在HIV抗体不确定样本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102例HIV抗体不确定病例,1周内进行COBAS TaqMan HIV-1 Test v2.0病毒载量检测和CD4细胞计数,2~4周后随访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ting,WB)检测,综合比对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  结果  102例HIV抗体不确定病例,病毒载量检测结果大于20 IU/mL的84例样本随访均转阳,2例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低于检测下限20 IU/mL,随访结果最终为阳性,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为TND的16例病例,随访结果为阴性。  结论  高精度病毒载量检测对HIV抗体不确定结果能快速准确鉴别,缩短随访复查的时间,提早对病情准确判断,核酸检测作为补充实验可用于艾滋抗体确证试验不确定样本的判定。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目标人群乙型肝炎免疫水平,评价免疫规划的有效性,为疾病预测和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在武汉市硚口区和江夏区各抽取480人,共采集960名监测对象的血清,采用SPSS 20.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健康人群8个年龄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3. 23%,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为72. 19%;城乡、性别人群组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组间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 218,P 0. 01),职业组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 055,P 0. 05),文化程度组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 18,P 0. 05);城乡、性别、职业组HBsA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组HBsAb阳性率差异不大,阳性率在67. 79%~76. 19%之间,年龄组间HBsA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 596,P 0. 01)。结论武汉市健康人群HBsAb阳性率明显高于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调查结果;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乙肝的重要常规免疫管理措施,今后的工作需要进一步提高疫苗接种率,特别是提高24h内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33.
梁文焰  马爱霞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9):3661-3666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较常见,尤其是在进行透析的患者中,HCV感染较普通患者的风险极大增加,同时还会导致肝细胞癌及肝硬化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近年来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在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本文通过总结DAAs在丙型肝炎合并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进展,发现对于基因1~6型HCV合并透析患者,推荐使用G/P方案;由于索磷布韦(SOF)经肾脏代谢,在重度肾损害人群中的血药浓度较高,因此SOF组合方案并不推荐用于丙型肝炎合并透析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4.
肖洒洒 《药品评价》2020,(14):20-22
目的:观察泼尼松联合丙种球蛋白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水平及转 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的影响。方法:选择 94 例 MG 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7 例。 对照组给予泼尼松口服,观察组采用泼尼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 1 个月后两组患者外周血 AChRAb、TGF-β1 水平变化,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 1 个月后的疗效及治疗 1 个月内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结果:治疗 1 个月后, 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外周血 AChR-Ab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较同期对照组 低(P<0.05),两组 TGF-β1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 1 个月内,两组 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泼尼松治疗 MG 有效,可显著提高 TGF-β1 水平 并降低外周血 AChR-Ab 水平,且安全性良好,不易发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5.
何敏  黄燕 《现代预防医学》2020,(23):4381-4384
目的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仍低于20%,提高早期诊断及筛查至关重要,本文对肺癌早期诊断方法进行文献综述。方法 检索PubMed、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选择与肺癌筛查相关的文献,进一步选择如CT、核磁共振、MiRNA、自身抗体等文献,提炼其相关结果结论。结果 肺癌早期诊断方法较多,每一种诊断方法均有其优缺点。结论 目前尚无任何一种技术被证实能独立完成早期肺癌的筛查,需要将目前早期诊断技术加以优化组合,以提高早期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6.
本文报道并分析8例寄生虫病例,其中包括脑裂头蚴病、眼部裂头蚴病、肺吸虫幼虫移行症、肺吸虫病、钩虫病、肝吸虫病、包虫病和广州管圆线虫病各1例。8例寄生虫病均有不同程度的误诊,其中6例在寄生虫抗体筛查检测阳性后得以确诊。因此,寄生虫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抗体筛查有助于发现寄生虫病例。  相似文献   
37.
目的了解长春西部地区过敏原特异性IgE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1 258例患者的19种吸入性及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统计过敏原结果及种类。结果 1 258例患者,检出至少一种特异性IgE阳性率为34.0%。男性阳性率为33.5%;女性阳性率为34.5%。男女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普通豚草14.2%、艾蒿11.4%、屋尘螨/粉尘螨8.1%、猫毛3.8%、狗上皮2.4%、柳树/杨树/榆树2.1%,屋尘1.6%、蟑螂1.6%、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1.2%、葎草1.1%。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鸡蛋白2.9%、鳕鱼/龙虾/扇贝2.7%、牛奶2.3%、黄豆1.9%、蟹1.5%、虾1.3%、牛肉1.2%、花生1.0%、羊肉0.8%。混合过敏达到了相当高的比例。结论长春西部地区吸入性过敏原以普通豚草、艾蒿和屋尘螨/粉尘螨为主;食物性过敏原以鸡蛋白、鳕鱼/龙虾/扇贝、牛奶为主,明确过敏原,对过敏性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8.
39.
田伟  郭晖 《医疗装备》2020,(8):58-59
目的探讨生物制剂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3(IL-1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医院收治的RA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IL-2、TNF-α、IL-13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IL-2(312.54±84.43)pg/ml、TNF-α(6.82±2.07)pg/ml、IL-13(4.86±1.52)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429.84±97.51)pg/ml、(12.72±3.74)pg/ml、(6.13±1.8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仅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1例,未经对症处理自行恢复。结论RA患者接受rhTNFR:Fc治疗有助于下调血清IL-2、TNF-α及IL-13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提升RA治疗效果,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40.
目前化疗仍为晚期胃癌的标准治疗手段,而多数患者诊断时已接近晚期。近年新兴的免疫治疗手段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programmed death l)抗体,通过阻断肿瘤细胞逃避自身免疫机制,重新激活自身免疫对肿瘤的杀伤作用,从而达到肿瘤的治疗作用。针对晚期胃癌的PD-1抗体治疗的临床研究已在国内外开展,大部分均有较好效果。本文对近年免疫治疗中的PD-1抗体在晚期胃癌的重要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