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9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妇产科学   181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287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682篇
预防医学   232篇
药学   312篇
  10篇
中国医学   8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本院分娩的5569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中3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及253例普通型前置胎盘产妇的妊娠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产妇的年龄、孕周及产前出血量情况均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及出血量、子宫切除率、胎盘植入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剖宫产次数的增加,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也会成倍增加。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率受剖宫产次数的影响很大,凶险型前置胎盘易并发胎盘植入,会导致产妇出现产后大出血和婴儿窒息死亡,严重危害产妇及婴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完全性前置胎盘植入子宫瘢痕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前置胎盘+瘢痕子宫伴出血患者共34例,其中11例伴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伴胎盘植入患者术中发现大部分植入9例,1/4面积植入的2例,子宫次切5例,子宫全切2例,手术患者术中至术后2h内出血量介于200~6000m L之间,平均出血量(1571.6±82.3)m L,出院未手术2例,其余(宫腔填塞纱布)2例保守治疗成功,无一例发生死亡。结论胎盘植入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做好产前检查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当并发大出血时需行子宫切除术,非急症者可进行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联合常规超声检查在胎盘植入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和SMI检查且确诊为胎盘植入的孕妇59例(病例组),另随机选取同期分娩后临床诊断无胎盘植入者60例(正常对照组),观察两组胎盘与病变肌层边界情况、胎盘附着处肌层厚度、胎盘内绒毛部与绒毛间隙间的血管情况及胎盘附着处子宫肌层与浆膜层连续性,绘制ROC曲线分析上述检查项联合诊断胎盘植入的价值。以术中诊断及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常规超声联合SMI检查诊断产前胎盘植入的效能。结果常规超声联合SMI检查示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发生胎盘与周边肌层界限不清或呈毛刺或锯齿样改变者分别为42例和8例,胎盘附着处肌层菲薄(≤1 mm)或消失者分别为43例和14例,胎盘内绒毛部与绒毛间隙间血流丰富且血管交错者分别为45例和6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常规超声诊断产前胎盘植入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9.83%、78.00%和81.67%,常规超声联合SMI检查诊断子宫胎盘植入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24%、83.05%和93.33%,二者诊断准确率和特异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超声与SMI联合诊断胎盘植入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6。结论 SMI检查能真实显示胎盘植入部位的低速血流情况,联合常规超声能较准确地评估胎盘植入的范围和程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产前核磁共振检查在预防前置胎盘患者胎盘因素致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18例前置胎盘的病例资料,依术前是否行核磁共振检查将其分为两组,核磁共振组361例和未行核磁共振组257例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核磁共振组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率为21.61%,和未行核磁共振组的25.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量、髂内动脉介入术、子宫切除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检查能对前置胎盘位置及是否合并植入做出较准确产前诊断,可在分娩前充分准备,减少产后出血量和子宫切除风险。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PIA)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PIA患者21例,均行超声及MRI检查,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结果以及植入深度符合率。结果MRI诊断符合例数19例(90.48%)、漏诊1例(4.76%)、误诊1例(4.76%);超声诊断符合例数13例(61.9%)、漏诊5例(23.81%)、误诊3例(14.29%),MRI诊断优于超声检查。MRI对植入型、粘连型、穿透型PIA植入深度诊断符合例数分别为10例(47.62%)、6例(28.57%)、3例(14.29%);超声对PIA植入深度诊断符合例数分别为7例(33.33%)、4例(19.05%)、2例(9.52%)。MR总符合度(90.48%)明显高于超声诊断(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对胎盘植入的诊断符合率高,漏诊误诊率低。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瘢痕处胎盘植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疑似子宫瘢痕处胎盘植入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术病理诊断,71例患者阳性67例,阴性4例。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阳性65例,阴性6例,诊断符合率为94.37%,特异度与敏感度为75.00%、95.52%。结论: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瘢痕处胎盘植入具有较高价值,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7.
胎盘植入属于临床产科并发症类型,而且属于严重并发症。胎盘植入可能因为产时或产后取出胎盘困难,而诱发子宫大出血,对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近几年来,随着临床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占比率逐渐增多,导致瘢痕子宫胎盘植入发生率也随之显著增加。若在产前可以明确诊断,则可以给予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透析可靠的参考辅助依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子宫切除可能性及孕产妇死亡可能性。超声检查方法具备着直观性特点、可重复性特点等,在临床进行胎盘植入产前诊断过程中,可以取得比较理想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8.
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直接侵入子宫肌层内,导致胎盘不能自行剥离娩出,或只能部分性剥离,常导致严重的产后出血、子宫穿孔和继发感染,甚至威胁产妇生命的一种疾病,是产科少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以往常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使患者失去子宫,丧失生育功能。近年临床上对非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了不少研究,  相似文献   
79.
目的总结性分析药物联合保守性手术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了21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从胎盘植入的诊断、药物治疗的种类、剂量、疗程、各种保守性手术的应用时机及其优势、注意事项等方面来阐述胎盘植入诊治的新进展。结果 21例胎盘植入患者采用药物联合保守性手术治疗成功20例,有效率达95·24%。结论以药物治疗为基础,配合多种保守性的治疗方法,是目前保守治疗胎盘植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0.
<正>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病情危急常危急产妇生命,必须分析原因,迅速采取有效的止血方法,挽救产妇生命。子宫切除术是治疗产科急性子宫出血,抢救孕产妇生命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手段。现将我院近7年中剖宫产大出血致子宫切除病人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2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剖宫产出血致子宫切除22列,年龄为19~34岁,胎龄38周至41周,初产妇14列;妊娠3次以上8列(其中,双胎妊娠2列)。1.2产前检查:不定期产前检查16列,定期产前5列,未行产前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