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100篇
  免费   6395篇
  国内免费   5675篇
耳鼻咽喉   960篇
儿科学   1419篇
妇产科学   1051篇
基础医学   14080篇
口腔科学   1484篇
临床医学   15455篇
内科学   11083篇
皮肤病学   1489篇
神经病学   1705篇
特种医学   23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7篇
外科学   6361篇
综合类   37599篇
预防医学   13704篇
眼科学   1358篇
药学   13792篇
  161篇
中国医学   8542篇
肿瘤学   10383篇
  2024年   876篇
  2023年   2887篇
  2022年   2597篇
  2021年   3127篇
  2020年   2898篇
  2019年   2998篇
  2018年   1451篇
  2017年   2440篇
  2016年   2631篇
  2015年   2988篇
  2014年   4735篇
  2013年   4687篇
  2012年   6527篇
  2011年   7363篇
  2010年   6757篇
  2009年   6932篇
  2008年   8551篇
  2007年   7991篇
  2006年   7405篇
  2005年   8172篇
  2004年   6677篇
  2003年   6558篇
  2002年   5634篇
  2001年   4962篇
  2000年   3741篇
  1999年   3200篇
  1998年   2739篇
  1997年   2565篇
  1996年   2413篇
  1995年   2167篇
  1994年   1962篇
  1993年   1424篇
  1992年   1180篇
  1991年   1108篇
  1990年   957篇
  1989年   1049篇
  1988年   290篇
  1987年   211篇
  1986年   140篇
  1985年   107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针对免疫抑制剂相关结核病患者,观察临床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所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免疫抑制剂相关结核病患者106例。针对所有患者选择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针对患者临床给予心理护理、给予药物应用护理以及选择预防感染的相关措施进行干预,观察完成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结果针对所有免疫抑制剂相关结核病患者,临床给予护理干预后,2例患者于临床出现了死亡的情况。剩余患者全部表现出良好的遵医行为,所有患者全部能够坚持完成全程治疗,未表现出严重的心理问题。结论针对免疫抑制剂相关结核病患者,其自身免疫功能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下降,通过选择有效方法对患者给予护理干预,能够将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提高,有效避免出现疾病合并症的情况,最终将患者的生命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2.
沈欢  邓海滨 《河北中医》2020,42(2):307-311
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修复及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以控制、杀伤肿瘤细胞,从而使肿瘤特异性死亡,但易引起过度免疫应答导致免疫紊乱。中医药通过扶正(调和营卫、补肾健脾、益气养阴)及祛邪(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痰散结)来提高人体免疫,抗肿瘤,且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究在风湿免疫科无痛病房中实施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80例风湿免疫病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和对照组(n=40,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等级以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在睡眠等级和疼痛评分上都取得比对照组更好的结果,对比数据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风湿免疫科无痛病房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疼痛,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改善,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4.
外周血清素(serotonin)即5-羟色胺,是由色氨酸羟化酶1在肠嗜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多种免疫细胞中合成的自体活性物质,其对2型免疫反应具有重要的上调作用。本文总结了5-羟色胺在变应性气道炎症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5.
目的进一步研究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优势,为未来进一步提高结核病检出率奠定基础。方法 138例患者,分别接受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与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特异度;不同结核病患者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诊断准确率。结果 138例患者,病理确诊结核病42例,非结核病96例。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为85.71%(36/42)、特异度为90.63%(87/96),均高于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的66.67%(28/42)、80.21%(77/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27例,肺外结核患者15例。肺外结核患者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诊断准确率为100.00%,高于肺结核患者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方法满足结核病临床诊断的需求,该诊断方法具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并且还具有操作步骤简单、结果精准等优点,能够减少误诊、漏诊等情况发生,为结核病的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奠定基础,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6.
真菌性鼻窦炎(FRS)是一种特异性鼻窦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黏膜固有免疫屏障(黏膜上皮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固有免疫分子)缺陷和真菌在鼻黏膜的定植均与FRS发病密切相关,因此,多种影响固有免疫的因素与适应性免疫之间的联系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各型FRS发病机制的研究推动了FRS相关实验室诊断方法的发展,但目前FRS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存在预防困难、漏诊误诊率较高、治疗不彻底等问题,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均较重。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初步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重性抑郁障碍(MD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17例首发MDD患者治疗前后及17名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单核细胞GSK-3β、丝氨酸-9磷酸化GSK-3β(p-Ser9-GSK-3β)的蛋白水平及差异。结果 1患者组治疗前GSK-3β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2.328,P<0.05);经氟西汀抗抑郁治疗后,GSK-3β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少(t=-2.176,P<0.05);治疗后的GSK-3β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2,P>0.05)。2患者治疗前p-Ser9-GSK-3β的蛋白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t=4.676,P<0.01);经氟西汀抗抑郁治疗后,p-Ser9-GSK-3β表达与治疗前相比增加(t=3.892,P<0.01);治疗后p-Ser9-GSK-3β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5,P<0.01)。结论 GSK-3β可能参与了MDD的发生及发展;氟西汀分散片可通过磷酸化GSK-3β使其失活,进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 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SCC)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2(programmed death-ligand 2, PD-L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SCC及子宫颈腺癌(cervical adenocarcinoma, CAC)组织中PD-L2的表达;分析PD-L2表达与CSCC临床病理特征、无瘤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的关系。结果 肿瘤细胞PD-L2的总阳性率为16.8%(24/143),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tumor-infiltrating immune cell, TIIC)PD-L2的总阳性率为66.4%(95/143)。肿瘤细胞PD-L2在CSCC中的阳性率为16.3%(21/129),TIIC PD-L2在CSCC中的阳性率为65.1%(84/129);肿瘤细胞PD-L2在CAC中的阳性率为21.4%(3/14),TIIC PD-L2在CAC中的阳性率为78.6%(11/14...  相似文献   
40.
涎腺导管内癌(intraductal carcinoma,IDC)是一种主要发生在腮腺,在导管内或囊内生长为主的罕见肿瘤,但也可伴浸润性生长,生物学行为相对惰性。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主要包括4种亚型:闰管型、顶浆分泌型、闰管-顶浆分泌混合型和嗜酸型。闰管型多数存在NCOA4-RET融合,个别存在STRN-ALK融合;混合型存在TRIM27-RET融合,顶浆分泌型具有PIK3CA和HRAS突变或TP53缺失;嗜酸型具有TRIM33-RET融合或BRAF V600E突变。目前多数观点认为与涎腺导管癌不同,即使存在浸润,仍具有良好的预后,罕见复发和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因此精准诊断对于临床治疗的选择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