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0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68篇
妇产科学   709篇
基础医学   298篇
临床医学   695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科学   186篇
综合类   1049篇
预防医学   89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9篇
  9篇
中国医学   208篇
肿瘤学   163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246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混合性阴道炎诊治专家共识(2021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性阴道炎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致病微生物导致的阴道炎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较单一阴道炎症诊治困难,且常伴随着复杂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存在。本专家共识针对4种常见的阴道炎症(细菌性阴道病、阴道毛滴虫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需氧菌性阴道炎)而制定。混合性阴道炎有症状不典型、病程较长和易复发等特点。诊断时多采用阴道微生态检测方法,诊断要点:(1)同时存在至少两种病原体或同时满足两种或以上阴道炎症的诊断标准;(2)同时存在两种或以上阴道炎症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需要同时药物治疗。治疗目标为采用综合性用药方案,杀灭病原体,保护阴道有益菌群并增强其功能。治疗原则为针对不同病原,选择规范的抗菌药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的使用;建议除了对于各种感染的治疗外,强调对于阴道微生态失调的纠正。  相似文献   
92.
正超声引导下阴道穿刺取卵术(transvaginal oocyte retrieval,TVOR)作为目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技术的首选取卵方法[1],具有卵子回收率高、创伤小、可在局麻下操作、费用低、术后恢复快、容易学习和操作等优点[2],但相关并发症的文献报道很少,尤其是取卵术后腹腔内出血,虽然发生率较低,但由于症  相似文献   
93.
<正>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又称腺肌瘤性息肉,占子宫内膜息肉的1.3%~8.0%,属于混合性苗勒管肿瘤,根据腺上皮有无异型性,分为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与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发病率逐年增高,且有恶变可能,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1分类1996年,Longacre等[1]研究了55例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病理切片,提出了结构指数的概念:病变中含分枝、出芽等复杂结构腺体的成份≥30%  相似文献   
94.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市2007—2012年先天性心脏病监测资料,了解北京市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情况,为先天性心脏病的防控提供相关信息及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北京市出生缺陷监测资料。结果近6年北京市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8.04‰;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其他畸形占总的先天性心脏病的比例为12.34%,合并21-三体最为常见;单纯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前三位分别为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及房间隔缺损;2012年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筛查异常率为55.04%。结论先天性心脏痛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但在户籍人口及流动人口中存在明显差异;应加强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染色体检查;北京市存在动脉导管未闭过度诊断的现象,应积极推广新生儿心脏病筛查适的宜技术;北京市心脏超声筛查水平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95.
目的评估子宫肌瘤对胎儿生长发育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该院建档并于2013年6月-2014年12月分娩的单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705例(试验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分娩的单胎妊娠无肌瘤者705例(对照组),观察并记录其基本人口统计学特征,妊娠早、中、晚期B超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指标以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早产率显著增加(5.7%vs.2.4%,P=0.002),分娩孕周明显提前[(38.7±1.5)周vs.(39.1±1.2)周,P=0.000],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明显降低[(3 352.8±431.1)g vs.(3 428.9±437.1)g,P=0.001]。对足月分娩者来说,试验组分娩孕周较对照组明显提前[(38.8±1.1)周vs.(39.2±1.1)周,P=0.000],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明显降低[(3 399.3±381.4)g vs.(3 451.3±413.5)g,P=0.016],但对于不同孕周的足月分娩者来说,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其他胎儿生长发育指标及新生儿出生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肌瘤增加单胎妊娠者早产的风险,但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6.
97.
胎儿生长受限(FGR)是一种严重危害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疾病,可导致胎儿宫内缺氧、新生儿窒息、死胎等围生期不良事件,影响胎儿的健康,是导致围生儿死亡的第二位原因。FGR存在肾脏血流异常、肾脏细胞凋亡、肾脏、信号通路异常,胎儿肾脏结构发育和肾脏功能异常。除此之外,FGR还可增加胎儿出生后肾脏疾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风险。深入研究FGR与肾脏发育的关系及其导致肾脏疾病的机制,可使宫内干预成为可能,并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8.
与传统教学模式中形式单调、教学内容枯燥的"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知识"的教学过程相比,信息化教学模式通过运用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网络等多元化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将生殖医学中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和实验室操作过程连续化和动态化,有助于生殖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充实教学内容,丰富学习环境,并促进生殖医学研究生医学高阶思维技能的培养。信息化教学模式给生殖医学研究生和教师提供了自如、无障碍的交流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9.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双胎妊娠孕产妇数量逐年上升。作为早产高风险人群,目前尚缺乏预防双胎妊娠早产的有效方法。宫颈托是近年新兴的一种预防早产的方法,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对宫颈内口起物理性承托作用,减轻宫颈内口压力,可预防双胎妊娠早产,延长孕周,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新生儿预后。与其他预防早产的方法相比,宫颈托为无创操作,具有无须麻醉、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目前,临床仍缺乏高质量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故未来需进一步研究以证实其疗效。  相似文献   
100.
近年来随着围生医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得到有效治疗。但由于早产儿自身及外界影响,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也呈升高趋势,目前早产儿病原菌仍以念珠菌为主。真菌败血症严重影响了早产儿的生命及预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血培养阳性是诊断的金标准,因此积极研究真菌感染早期的诊断方法,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氟康唑是治疗及预防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的常用药物。未来,应进一步研究早产儿真菌感染预防药物的具体方案,合理安全使用抗真菌药物,以改善早产儿的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