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6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73篇
耳鼻咽喉   217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368篇
内科学   137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科学   268篇
综合类   383篇
预防医学   144篇
眼科学   95篇
药学   109篇
  10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吸烟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但其导致冠心病的具体机制尚不明了。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LP-PLA_2)可快速降解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生成强促炎因子,增强局部血管炎症反应,与冠心病的发生、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均密切相关。而吸烟可增强机体氧化应激、增加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进而上调单核细胞内LP-PLA_2的表达,使LP-PLA_2总量及活性增高,导致局部血管的炎症反应增强,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荷瘤鼠及口腔癌患者热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性水平的变化,并初步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经热化疗处理后,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荷瘤鼠淋巴细胞转化指数(LTI)及IL-2、TNF-α水平,MTT法检测口腔癌患者IL-2、TNF-α水平,并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及CD4+、CD8+ 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高温联合平阳霉素治疗组(HP组)荷瘤鼠LTI、IL-2和TNF-α活性与正常对照组(N组)荷瘤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明显高于平阳霉素治疗组(P组)及不治疗组(NT组)(P<0.01)。临床实验中热化疗后口腔癌患者LTI、CD4+细胞数目及CD4+/CD8+比值明显提高,IL-2和TNF-α活性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荷瘤宿主的LTI及IL-2和TNF-α活性水平在热化疗后明显升高,IL-2和T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celecoxib对脑胶质瘤细胞环氧化酶(COX)-2表达的影响,以及对免疫抑制因子前列环素E2( PGE2)、转化生长因子(TGF)-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的影响.方法 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不同浓度celecoxib作用后,C6细胞COX-2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celecoxib对C6细胞TGF-β、VEGF mRNA表达的影响;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celecoxib作用后C6细胞上清PGE2、TGF-β、VEGF分泌水平.结果 celecoxib可呈浓度依赖性下调C6细胞COX-2蛋白表达水平;celecoxib作用后,C6细胞TGF-β、VEGF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相应细胞上清中PGE2、TGF-β、VEGF分泌水平亦明显下降(P<0.01).结论 celecoxib可通过抑制COX-2蛋白活性,降低肿瘤局部微环境中的PGE2水平,并进一步下调TGF-β、VEGF的表达,从而改善胶质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64.
急性肾功能损害是心脏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5%~30%,术后需行透析治疗者占5%;患者一旦发生急性肾衰竭(ARF),其病死率达15%~30%[1]。目前,因ARF的诊断标准不统一,缺乏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疾病早期不易发现。因此,2005年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急性肾脏损伤网(A-KIN)会议上,提出了急性肾损伤(AKI)的概念,并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Quill线(双向倒刺可吸收线)在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可行性。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本院共实施39例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其中采用普通5-0可吸收线行成形缝合术21例(A组),18例采用Quill线缝合(B组)。A组男12例,女9例,年龄6~18岁,平均年龄14.6岁;B组男11例,女7例。年龄7~33岁,平均16.6岁。所有患者均经B超、CTU或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为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结果 39例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手术全部顺利完成。A组手术时间(79.5±21.4)分钟。术中出血量(18.5±21.2)ml;B组手术时间(60.8±13.3)分钟。术中出血量(20.3±22.4)ml;术中均未输血。A组肾盂成形缝合时间(22.4±3.2)分钟;B组肾盂成形缝合时间(10.4±2.6)分钟。术后住院两组均在5~7天,平均6天。随访时间1~31个月,两组病人随访B超复查均无再发狭窄病例,无缝线结石生成病例。结论 Quill线在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中应用能够明显缩短缝合时间,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美国放射学会(ACR)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共243个)的ACRTI-RADS分类和SWE图像特征,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SWE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最佳阈值。分析ACRTI-RADS分类、SWE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结果,绘制ROC曲线,将三种方法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243个甲状腺结节中,病理诊断恶性结节183个,良性结节60个。当选择最佳阈值SWE_max=38.6kPa,SWE_mean=27.5kPa时,两种方法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为96.72%、88.33%,曲线下面积(0.925)明显大于ACRTI-RADS分类(0.793)或SWE(0.843)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CRTI-RADS分类联合SWE应用可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7.
目的本文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并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发展过程中TSH/TSHR/c AMP和Ras/Raf/MEK/ERK(MAPK通路)两条信号通路,探讨了BRAF激活的长链非编码RNA(BANCR)对PTC组织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表达调节表达调控的意义。BANCR表达上调可能会使PTC组织中TSHR的表达降低,从而促进了PTC的发生发展,并可能影响患者预后。因此,明确BANCR对PTC组织TSHR表达调控的作用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明确PTC的发生机制,并可能会为PTC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标。  相似文献   
68.
恶性实体肿瘤远处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恶性肿瘤的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及肿瘤标志物等。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技术应运而生,已成为肿瘤学界的研究热点,使人类对恶性肿瘤的检测达到单细胞水平,从而被视为恶性肿瘤的"液体活检"样本,并具有无创、多次、实时获取及整体性等优点,在实体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病情监测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分析了常见CTC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现状,旨在为进一步完善CTC检测技术,指导其在科研及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 PCI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经患者知情同意,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组( DB组)患者麻醉诱导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对照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2组患者手术结束前15 min均给予布托啡诺1.0 mg。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照组使用布托啡诺0.125 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 mg), DB组在使用布托啡诺基础上加入右美托咪定0.1μg/(kg· h)(最大剂量不超过300μg)。观察并记录术后1、2、6、12、24 h患者疼痛视觉模拟( VAS)评分和镇静评分、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追加镇痛药次数、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总体满意度。结果DB组患者术后1、2、6、12、24 h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DB组患者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布托啡诺用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DB组患者恶心呕吐、眩晕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后镇痛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增强布托啡诺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少布托啡诺消耗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血浆中长链非编码RNA H19、HOTTIP预测可切除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期间于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就诊的40例T3~4aN;M0期胃癌患者和40例胃良性疾病患者,在患者入院后未行任何治疗前检测患者血浆中H19和HOTTIP的表达。胃癌患者采用CAPEOX化疗方案,2个疗程后再次检测血浆中H19和HOTTIP的表达,同时检测其他临床项目并评估胃癌患者NAC治疗的效果,将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归为客观缓解,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疾病稳定归为疾病控制。比较H19和HOTTIP在不同患者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H19和HOTTIP诊断可切除局部进展期胃癌的价值。结果 4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接受NAC治疗后,T降期13例,T未降期27例;客观缓解25例,疾病控制35例。NAC治疗前,胃癌患者血浆中H19和HOTTIP的中位相对表达量均高于胃良性疾病患者(H19:1.42比0.98,Z=–3.835,P<0.001;HOTTIP:2.15比1.04,Z=–5.062,P<0.001),且二者在T降期和疾病控制患者中均低于T未降期和疾病进展(5例)患者(T降期情况:H19:1.12比1.54,Z=–2.960,P=0.002;HOTTIP:1.49比2.30,Z=–2.310,P=0.019;疗效情况:H19:1.39比2.48,Z=–3.211,P<0.001;HOTTIP:1.96比3.25,Z=–2.393,P=0.014)。NAC治疗后,胃癌患者血浆中H19和HOTTIP的中位相对表达量均低于NAC治疗前(H19:1.12比1.42,Z=–3.965,P<0.001;HOTTIP:1.30比2.15,Z=–4.839,P<0.001),但二者NAC治疗前后的变化量值在T降期和T未降期以及客观控制和疾病进展患者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19和HOTTIP无论单独或联合区分胃癌与胃良性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值均>0.7。结论血浆中H19和HOTTIP有可能是胃癌的一种潜在肿瘤标志物,其对胃癌的诊断价值较高,血浆中H19和HOTTIP表达水平较低的胃癌患者可能对NAC治疗较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