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3篇
  免费   367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0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732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49篇
  1篇
中国医学   734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目的] 总结分析裘昌林教授救治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中医辨治思路。[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整理医案、复习相关中医文献,整理总结裘师临床抢救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中医辨治经验,分析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中医认识,中医治疗原则和用药方法,并列举医案分析。[结果] 裘师认为,重症肌无力危象病情危重,属于中医大气下陷证,与脾肾密切相关,脾肾虚损为本,甚者脉微息弱、元气耗散而气脱,治疗重在急救脱陷、温肾敛阴,兼顾祛痰通腑,并且研用马钱子起沉疴。所举医案贯彻裘师辨治经验,遣方用药以健脾益气为主,补益肝肾为辅,佐以祛痰通腑,获得较好疗效。[结论] 裘师基于中医病因病机,对重症肌无力危象进行辨证论治,遣方用药从虚出发,随证加减,配合西医治疗,能够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优势,其经验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总结全国名中医范永升教授运用青蒿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经验,提高对SLE的认识。[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收集范教授诊治的SLE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整理医案、查询相关文献,回顾分析范教授在SLE的不同阶段运用青蒿及并配伍相关药物的临床经验,并以验案佐证。[结果] 范教授通过辨证论治,以青蒿之清热解毒,治疗SLE轻型阴虚兼有热毒证;以青蒿之透邪滋阴,治疗SLE轻型余邪内伏证;以青蒿之清胆理气,治疗SLE重型肝郁血瘀证。所举病案中分别以解毒祛瘀滋阴方及蒿芩清胆汤治疗轻型及重型SLE,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SLE疾病活动(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评分降低。[结论] 范教授针对SLE的不同阶段,运用青蒿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并配伍相关药物,疗效显著,其经验值得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鲁科达教授治疗肾性蛋白尿的用药规律,归纳总结其组方经验,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鲁教授中医门诊的肾性蛋白尿医案,以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将处方信息转化为可分析的结构化数据,并建立相关数据库,利用频次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对高频药物、四气五味归经、高频药对、核心组方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共纳入肾性蛋白尿病例691则,处方3 750首,共涉及中药261味,将使用频次前34味的药物作为高频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茯苓、山茱萸、甘草、薏苡仁、地黄、川牛膝、青风藤、地龙等。利用关联规则分析得到高频药对20组,通过聚类分析演化得到4个核心组方。[结论] 鲁教授治疗肾性蛋白尿以补肾健脾、清热利湿、消瘀泄浊为主。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失效后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时机选择。方法:2013年7月至2019年9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固定失效后的17例高龄患者,根据从确诊内固定失效到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间隔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手术和延期手术两组。其中,早期手术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80~89(84.88±2.79)岁;间隔1~7(4.13±1.73) d。延期手术组9例,男4例,女5例;年龄80~89(84.22±3.03)岁;间隔15~30(25.56±4.36) d。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首次下地负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例数及死亡例数。术后1、12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术后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早期手术组泌尿道感染1例;延期手术组中,肌间静脉血栓2例,肺部感染1例,泌尿道感染3例,假体脱位1例。17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16(14.76±1.86)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首次下地负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固定失效后,早期手术同延期手术相比,其死亡率及最终髋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但早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能够让患者更早下地负重,缩短住院时间,有效减少并发症率,尽快恢复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5.
目的:通过文献挖掘探讨从肺论治银屑病的证治规律。方法:制定文献检索策略,根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合格文献,建立数据库及数据预处理后,应用频次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得出银屑病从肺论治的证候及用药频次,以及证候与症状之间、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纳入合格文献47篇,共40个证型,82首方剂,经证候名称规范及整理合并,得出9个证候类型。按出现频次统计,排名前4的为肺经风热证、肺燥伤阴证、肺热壅盛证、风寒袭肺证,基本方药分别为银翘散、清燥救肺汤、清瘟败毒饮、麻黄汤。结论:从肺论治银屑病有文献证据支持,有临床实用价值,可以丰富银屑病的辨证论治方法,拓宽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观察解毒消瘰方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即根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选择不同病理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解毒消瘰方治疗,3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DH和β2-MG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经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缓解率为86.67%(26/30),对照组为83.33%(25/30);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治疗2~4个疗程后,2组患者的血清LDH及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4个疗程后对血清LDH及β2-MG水平的下降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毒消瘰方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LDH和β2-MG水平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67.
介绍王新华教授运用对药角药治疗慢性咳嗽的经验。王新华教授认为,对药及角药在辨证正确的情况下,若配伍得当,往往可以起到取长补短、此呼彼应的效果。常用的对药有旋覆花-代赭石、苍耳子-辛夷、薏苡仁-半夏,常用的角药有金荞麦-鱼腥草-炒黄芩、浮萍-蝉蜕-僵蚕,均各有其妙。旋覆花-代赭石可用于气上冲感者,或食管反流引起的慢性咳嗽;苍耳子-辛夷可用于治疗由过敏性鼻炎、鼻后滴漏综合征引起的咳嗽咳痰,取肺鼻同治之义;薏苡仁-半夏常用于治疗咳嗽痰多者,有燥湿不伤津、祛邪不伤正之用;金荞麦-鱼腥草-炒黄芩,誉为“清肺三斧”,用于治疗咳嗽痰多痰黄者,无论病程长短,均可使用;浮萍-僵蚕-蝉蜕可用于表现为干咳、咽干咽痒、咽痒难耐作咳者。  相似文献   
68.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罕见的结缔组织病,致残率及死亡率均很高,其中指端溃疡疼痛、间质性肺病及消化道功能紊乱是SSc治疗中的"三难点"。宋欣伟教授根据其多年临证经验,针对上述"三难点",提出以温阳补肾为治疗大法,根据寒热、虚实、脏腑变化,兼以清热解毒、攻邪逐瘀、活血通络、辛开苦降、升清降浊,共奏除痹之功。  相似文献   
69.
杨泽  陈佳丽  汪翔  夏永良 《新中医》2021,53(17):202-205
探究"清浊相干"的具体含义,治疗方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以期更全面地掌握这一病机,并加以灵活地变通及运用。本文撷选《黄帝内经》相关原文,与气机升降出入相结合,对"清浊相干"理论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查询伤寒、温病相关文献资料,挖掘伤寒、温病对其运用与发展。认为"清浊相干"导致气机紊乱失常可包括升降和出入两方面,治疗时要"以数调之",即升清降浊,宣清消浊,伤寒与温病诸多病证和治法围绕此理论展开。"清浊相干"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病机,它是对气机升降出入紊乱的进一步诠释,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单人经口胆道镜联合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同台诊治不可切除肝外胆管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2013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90例可疑肝外胆管癌患者资料,根据诊治过程最终纳入69例,分为常规分次组(n=34):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细胞刷或单人经口胆道镜检查取得活检组织,待获得阳性病理结果再次行ERCP+RFA;同台诊治组(n=35):行ERCP经单人经口胆道镜检查胆道并对病灶行直视下活检,对术中快速病理结果确定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同台行RFA。对比两组操作成功率、术后胆红素恢复情况、ERCP次数、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内镜下RFA,操作成功率100.0%(69/69)。分次组和同台组总胆红素术后下降50%及以上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94%(18/34)比57.14%(20/35),χ2=0.27,P=0.604]。分次组ERCP次数明显多于同台组[(2.59±0.50)次/人比(1.00±0.00)次/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P=0.002)。分次组和同台组术后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65%(23/34)比65.71%(23/35),χ2=2.83 ,P=0.626]。分次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同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41±9.13) d比(7.91±3.48) d,t=5.32,P=0.001]。分次组住院费用明显多于同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 127.88±3 763.77)元比(23 980.69±4 767.15)元,t=6.61,P=0.001]。结论 单人经口胆道镜直视下诊断+活检联合RFA同台诊治不可切除肝外胆管癌可减少ERCP次数,并且不增加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具有较高成本-效益比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