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1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75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72篇
内科学   287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256篇
综合类   231篇
预防医学   132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110篇
  4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沈颖  李凌 《护理研究》2007,21(33):3098-3099
冠状动脉自发夹层(SCAD)是一种罕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心肌缺血少见原因之一。通常认为SCAD是由于冠状动脉壁内滋养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出血量较多时可在动脉壁中膜外三分之一或中膜与外膜间形成大的夹层压迫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其滋养血管密度增加,更容易破裂出血引起血管夹层。一旦SCAD形成,它可以表现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性猝死[1]。目前,SCAD的诊断主要依靠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造影时夹层的范围、形态、夹层阻塞血管的程度及对血流影响等因素,选择性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心导管介入治疗或外…  相似文献   
992.
为直观立体地显示复杂髋关节骨折的图像,进而探讨螺旋CT医学图像三维重建在复杂髋关节骨折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对手术的指导意义,对57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2002-09/2005-02收治的髋关节骨折患者采用螺旋CT进行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进行诊断.CT扫描全部采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16型多排高速螺旋CT机,1.0 mm层厚.扫描所得断层资料通过网络传送至计算机工作站进行处理.采用Window.NT 3.51平合上Insight三维重建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显示三维CT图像能够围绕X轴和Z轴任意旋转、切割以从不同角度观察,能够清晰显示复杂髋关节骨折的病理解剖形态特点.提示三维CT重建在复杂髋关节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骨折块的立体定位和骨关节损伤的正确分型,并为治疗方式的选择和预后择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膜结合肽酶(外肽酶)羧基肽酶M(CPM)、二肽肽酶Ⅳ(DPIV)和丙氨酸氨基肽酶(APN)的表达与活性变化。方法 5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外科手术时取右心耳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CPM、DPIV和APN的mRNA表达量,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测定CPM蛋白质含量,酶活性测定技术测定DPIV/APN酶活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测定外肽酶对缓激肽代谢的影响。结果 CPMmRNA表达量和蛋白质含量在慢性房颤组(房颤>6个月,n=31)较窦性心律组(n=21)减少。CPMmRNA为(40.5±39.8)U与(87.2±73.5)U,CPM蛋白质含量为(0.321±0.074)U与(0.671±0.135)U;分别为P<0.05和P<0.01。DPIV和APN mRNA表达量两组相似。DPIV活性在慢性房颤组较窦性心律组增加[(221.3±30.2)pkat/mg与(196.2±22.3)pkat/mg,P<0.05],而APN活性两组相似。结论 房颤时心房组织内缓激肽代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外肽酶表达与活性的改变在房颤心房结构重塑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比较导航电子显微镜下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与常规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7-02诊治的12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64例采用导航电子显微镜下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组),56例采用常规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6个月ODI指数。结果观察组出现1例轻度硬脊膜撕裂伴脑脊液漏,1例伤口感染;对照组出现3例硬脊膜撕裂伴脑脊液漏,2例切口感染,行对症治疗均治愈,无神经根损伤、融合失败、内固定物断裂、截瘫等并发症。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术后6个月ODI指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导航电子显微镜下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功能恢复方面较常规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miR-150对脑缺血大鼠血管结构的保护作用及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被分为4组(n=15):假手术(Sham)组、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组、MCAO+miR-150组和MCAO+模拟物阴性对照(miR-NC)组。除Sham组外,其余组采用电凝法建立大鼠大脑MCAO模型。MCAO+miR-NC组和MCAO+miR-150组分别注射PEG脂质体包埋miR-NC或miR-150(2.4 mg/kg,iv)。建模后第14天,观察MCAO大鼠神经功能、神经损伤和血管生成的变化。建立缺氧葡萄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模型,研究miR-150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荧光素酶活性测定证实miR-150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结合位点。结果 :体内实验结果表明,MCAO大鼠脑梗...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胃肝样腺癌(HAS)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因素及复发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4个中心2004年4月至2020年3月间确诊的155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75例,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34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31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例)原发性HAS的临床病理资料。依据病理组织学肝样分化区所占的比例不同,将其分为仅含肝样分化区的HAS,称SHAS,以及混有普通腺癌的HAS,称MHAS。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危险因素分析,并对比两组复发模式的差异。结果 与MHAS相比,SHAS术前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更高,更易出现术前肝转移,且合并肝切除比例更高(均P<0.05)。149例病人中位随访时间为34个月,SHAS与MHAS的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6.4%与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2)。根治术后SHAS与MHAS的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6.8%与52.5%,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636)。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对于SHAS,脉管侵犯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167,95%CI 1.011~4.642,P=0.047);对于MHAS,病理T(pT)分期是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7)。144例根治术后HAS病人的3年累计复发率为38.8%(SHAS比MHAS:43.9%比33.8%,P=0.424)。117例HAS病人复发模式分析表明,根治术后HAS复发以远处转移(23.9%)为主,其次是多模式复发(8.5%),单纯局部复发(0.9%)或腹膜转移(0)少见。SHAS与MHAS在总体复发率、局部复发率、腹膜转移发生率、远处转移发生率及多模式复发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SHAS肝转移发生率显著高于MHAS(22.6%比9.4%,P=0.048)。结论 与MHAS相比,SHAS术前AFP值更高,更易合并肝转移,且术后复发肝转移多见,随访应针对性进行监测复查。  相似文献   
997.
氯胺酮是一种具有高度脂溶性、起效迅速的麻醉药物,主要通过非竞争性地抑制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发挥作用,然而由于其可能伴随的幻觉、妄想、身心分离等精神分裂症样表现以及潜在的成瘾性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临床麻醉中应用较少。如今随着对氯胺酮抗抑郁、抗炎、神经保护等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氯胺酮在国内的应用正逐步扩展。但是氯胺酮也具有神经毒性,一定条件下会引起神经细胞凋亡,尤其是作用于发育期大脑时。本文针对氯胺酮的神经保护与神经毒性作用两种特性,其相关机制以及通过氯胺酮与其他麻醉药物的复合运用来更好地利用其神经保护,减少神经毒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8.
Lin R  Tao JY  Qian W  Ding Z  Huang Y  Hou X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6):1848-1851
目的分析胃癌血清及胃癌细胞培养液可见区激光拉曼光谱谱线特点,分析其量效特征,探讨特异性拉曼峰的来源。方法利用激光拉曼光谱仪对25份胃癌血清,10份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血清;不同时间点成组对照的SGC7901胃癌细胞培养液及裂解液进行检测。结果以230为最小峰高计算机自动判读,在583,633,656,674,707,773和799nm7个波长上胃癌患者均可以检测到重复性好的拉曼峰,其中在633,656,674nm3波长处仅胃癌患者出现重复性较好的拉曼峰,而FD患者血清则未检测到可识别拉曼峰。在余下4个波长上胃癌血清荧光强度(96.5±6.0,76.9±4.7,63.7±4.5,285.7±18.6)均明显高于FD对照组(40.3±1.8,27.9±1.9,22.9±1.4,113.2±7.7,均P〈0.01);以100为最小峰高判读,在633,656,674nm3处胃癌细胞培养液可以检测出拉曼峰,而在1640培养基则不能检出;在583,707,773和799nm4处胃癌细胞培养液拉曼峰高显著高于1640培养基,且胃癌细胞培养液在上述7个波长拉曼峰高与培养时间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45,0.875,0.875,0.873,0.805,0.891,0.880,均P〈O.01);胃癌细胞裂解液和培养液拉曼光谱在583,633,656nm3处两者的拉曼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1.1±3.2,5.0±0.9,3.3±0.5,均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具有特异的,重复性较好的激光拉曼光谱谱像。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可以检测到不同浓度胃癌细胞代谢产物及裂解产物存在的差异。胃癌细胞凋亡后所释放的细胞内容物如DNA、RNA物质可能直接参与胃癌血清拉曼光谱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9.
急诊科实施入科教育对护生实习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开展入科教育提高护生在急诊科临床实习质量。方法护生对照组(75名)进行简单入科介绍。观察组(77名)在护生进入急诊科第一天便开展以环境教育、急诊规章制度教育、专科素质教育、法律意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入科教育。对2组护生出科理论考核、操作考核、综合素质考核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出科时理论、操作、综合素质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7.89、11.13、21.81;均P〈0.05),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诊入科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尽快进入最佳状态,取得良好实习效果并确保了护理安全。关键词护生;急诊;教育  相似文献   
1000.
彭毅  张静  王祯  喻钧 《解剖科学进展》2019,25(6):651-654
目的探讨绿茶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及对人肺癌细胞A549的作用。方法采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法提取茶多糖,纯化后进行抗氧化活性检测,并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μg/mL、50μg/mL、100μg/mL、150μg/mL、200μg/mL)茶多糖对A549细胞增殖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茶多糖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茶多糖对Caspase-3、Bax及p53等蛋白表达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绿茶茶多糖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及ABTS自由基均有一定清除作用,且清除作用呈剂量效应(P0.05);不同浓度绿茶茶多糖均能抑制A549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同时上调A549细胞中Caspase-3、Bax及p53蛋白表达,并呈剂量效应(P0.05)。结论绿茶茶多糖抑制A549细胞增殖、促进凋亡与上调Caspase-3、Bax及p53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