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0篇
  免费   589篇
  国内免费   198篇
耳鼻咽喉   161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361篇
口腔科学   3381篇
临床医学   892篇
内科学   424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123篇
特种医学   147篇
外科学   1780篇
综合类   947篇
预防医学   335篇
眼科学   206篇
药学   528篇
  18篇
中国医学   192篇
肿瘤学   142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58篇
  2022年   307篇
  2021年   509篇
  2020年   509篇
  2019年   485篇
  2018年   479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397篇
  2015年   424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518篇
  2012年   620篇
  2011年   803篇
  2010年   680篇
  2009年   716篇
  2008年   698篇
  2007年   636篇
  2006年   574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目的 基于指导医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评价的统计数据对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质量进行实证研究。方法 对我院64名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其出科时由其指导医师进行综合评价。统计分析使用SPSS25软件,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三组及三组以上的组间比较采用差分析。结果 64名学员综合评价平均得分分91.04±4.26。综合评价指标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推免、统考、本校7年制转5+3和港澳台留学生招录方式中,7年制转5+3培养学员的综合评价总分最高。初始成绩高分段学员的综合评价成绩略高于低分段学员成绩。学员本科就读高校为双一流高校和第四轮学科评估A、B档的学员成绩较好。结论 我们应当重视生源质量,多渠道吸引优质生源,积极探索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的途径,同时努力夯实培训质量,并科学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内涵,促进口腔医学应用型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相似文献   
72.
李芳  许玮  李瑾 《医学研究杂志》2023,52(5):190-193,197
目的 探讨线上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在眼科长学制学生临床技能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长学制眼科专业方向学生共9人,进行线上眼科OSCE考核。向考生和考官发放线上OSCE考核可行度和满意度问卷并分析结果。结果 考官及考生对线上考核流程顺畅做出满意评价。78%考生非常认同本次线上考核方式,100%考生认为本次线上考核可以达到了解知识缺陷的考核目标。50%考官非常认同线上病例考核过程可以获取标准患者有效信息,反映真实水平,但仅有20%考官非常认同线上操作考核(角膜缝合模块)也可反映真实水平,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 线上OSCE考核可对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做出客观评价。线上病例分析部分可作为后疫情时代一种有效的考核方法。线上操作模块(角膜缝合考核)可整体用于线上考核,但必要时仍需辅助线下考核。  相似文献   
73.
目的 研究塑料包埋技术制作的不脱钙硬组织切片,确定制作的关键步骤及用于骨组织研究的优点.方法 选取狗胫骨节段或带有金属种植体的骨材料塑料包埋,LeicaSP1600切片机(德国)切片,用苦味酸品红染色观察,并与常规石蜡包埋相比较.结果 不脱钙骨组织经塑料包埋技术处理后,可清楚地观察类骨质形成、多孔材料及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整合程度.与常规石蜡包埋相比,染色层次分明,组织移位形变小.结论 应用规范塑料包埋技术制作不脱钙硬组织切片,更有利于行骨形态计量分析以及材料与骨整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74.
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方法 20只兔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A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组):间隔24h耳缘静脉内2次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每次40μg/kg,注射内毒素后注射醋酸泼尼松龙20mg/kg。B组(正常对照组)。两组分别在注射后24h、72h、7d、14d 及21d,进行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计数及血脂测定,21d取股骨头和肝脏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A组用药后24h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升高,血脂升高(P<0.01)血小板计数减少(P<0.01),用药后72h、7d、14d 及21d,持续异常,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A组21d时病理切片见股骨头骨细胞和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论 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中,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在引起血栓前状态,形成血栓导致骨坏死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大鼠卵巢辐射损伤后腰椎骨密度、微结构和生物力学的改变。方法手术暴露大鼠双侧卵巢并应用50Gy的γ射线局部照射,术后90d取大鼠腰椎,DEXA测定骨密度,扫描电镜显示微结构,并行压缩实验检测腰椎最大载荷。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卵巢辐射组大鼠的腰椎骨密度显著减少(P<0.05),骨微结构破坏,生物力学性能下降(P<0.05)。结论卵巢辐射损可导致大鼠腰椎的骨质疏松样改变。  相似文献   
76.
生物玻璃生物学活性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   骨科、整形外科、牙科及颌面外科临床对于骨移植和替代物的需求正日趋增加.虽然自体骨仍然是骨缺损重建的最好选择,但是会带来疼痛、不适及局部触痛等潜在的并发症,有限的骨量也难以满足大段骨缺损修复的需要.……  相似文献   
77.
背景:目前对于Lenke5型主腰弯脊柱侧凸患者腰椎与骨盆的研究仅局限于冠状面及矢状面,尚未明确侧弯与骨盆间的三维关系。目的:分析Lenke5型主腰弯脊柱侧凸患者腰椎侧弯对骨盆的影响,研究腰椎与骨盆三维空间位置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3D打印接诊中心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60例Lenke5型主腰弯脊柱侧凸患者的影像学数据,包括Cobb角、冠状骨盆倾斜、腰椎前凸角、左右骨盆髋骨宽度比值、脊柱旋转角度、骨盆倾斜、骶骨斜率、骨盆入射角、冠状畸形角比率、矢状畸形角比率、C7铅垂线与骶骨中垂线的距离、椎体顶点平移、冠状骶骨倾角,将信息汇总为数据库,运用SPSS 22.0软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Lenke5型主腰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腰椎与骨盆的相关数据。结果与结论:①Cobb角与冠状畸形角比率、椎体顶点平移距离、脊柱旋转角度呈高度正相关关系(r=0.91,r=0.841,r=0.736);②冠状畸形角比率与椎体顶点平移距离呈高度正相关关系(r=0.737),与C7铅垂线到骶骨中垂线的距离呈中度正相关关系(r=0.514),与矢状畸形角比率呈中度负相关关系(r=-0.595);③腰椎前凸角与矢状畸形角比率呈高度正相关关系(r=0.942),与冠状畸形角比率呈中度负相关关系(r=-0.554);④Cobb角与冠状骨盆倾斜角、冠状骶骨倾角呈中度正相关关系(r=0.522,r=0.534),C7铅垂线到骶骨中垂线的距离与冠状骨盆倾斜角呈中度正相关关系(r=0.507);椎体顶点平移距离与冠状骨盆倾斜角、冠状骶骨倾角呈中度正相关关系(r=0.507,r=0.506),腰椎前凸角与骶骨斜率、骨盆入射角呈中度正相关关系(r=0.512,r=0.538);矢状畸形角比率与骶骨斜率、骨盆入射角呈中度正相关关系(r=0.614,r=0.621);⑤结果发现腰椎与骨盆相对位置在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上息息相关,当腰椎出现侧凸、旋转时,骨盆的相对位置也会变化进行代偿,这表明矫正脊柱侧凸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骨盆的矫正。  相似文献   
78.
《腹部外科》2021,34(5)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及腹腔感染所致的腹腔开放(open abdomen, OA)病人中的应用和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重症监护室所收治的因重症急性胰腺炎和腹腔感染行OA治疗的病人25例。回顾病人病程中的营养支持方式并将病人分为单纯肠内营养组(enteral nutrition, EN, 8例)及EN联合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EN+TPN,17例),比较两组病人一般临床资料、热卡达标率、胃肠道功能障碍及临床预后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年龄、性别、原发病、合并症、疾病危重度、静息能量消耗、感染指标、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热卡达标率比较,EN组早期热卡达标率显著低于EN+TPN组(营养支持第5、7、11天比较,均P0.05),平均达标时间显著长于EN+TPN组(P=0.005)。胃肠道功能障碍比较中,EN+TPN组消化道麻痹发生率显著高于EN组(37.5%比82.4%,P=0.024)。临床预后比较,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住院总费用显著低于EN+TPN组(P=0.045)。结论 OA病人给予单纯EN的营养支持方式是安全可行的,虽然额外添加TPN能早期达到热卡目标,但并未能让病人获益。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腘窝直接皮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腘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收治的9例腘窝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25~73岁,平均49.6岁,腘窝缺损创面为6.5 cm×3.5 cm~17.0 cm×8.5 cm。根据解剖学基础,结合腘窝缺损创面的位置、大小、形状,设计并切取腘窝直接皮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腘窝缺损创面,皮瓣面积最大为18.0 cm×10.0 cm,最小为7.5 cm×4.5 cm。根据皮瓣成活、感染控制、弹性色泽、外观形态、供区瘢痕、皮肤感觉、膝关节活动功能、患者认可度等情况,对患者术后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9例皮瓣术后全部顺利成活,供、受区伤口一期愈合,其中2例皮瓣远端发生皮缘坏死,给予换药处理后完全愈合。术后均获6~60个月随访,平均33个月,皮瓣成活优良,形态满意,色泽、弹性、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供区瘢痕较小。疗效评价:满意8例,一般1例,无不满意。膝关节功能优7例,良1例,可1例。皮瓣肿胀评级,早期:Ⅰ度6例,Ⅱ度2例,Ⅲ度1例,Ⅳ度0例;后期:Ⅰ度8例,Ⅱ度1例,Ⅲ度0例,Ⅳ度0例。结论腘窝直接皮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移位修复腘窝缺损创面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损伤较小,易于推广,是修复腘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0.
由于长期的肠道摄入不足,肠衰竭患者不得不依赖肠外营养(PN)来维持能量和正常的生理需求。然而PN在提供能量及营养物质的同时,也会引起肝脏损害。此外,由于肠道结构和内环境发生改变,IF患者往往伴随着肠道菌群失调及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过度生长的细菌代谢产生的毒性介质可诱导肠道炎性反应和胆汁酸代谢紊乱,最终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及肠衰竭相关性肝损害(IFALD)。自1998年Marshall首次提出肠-肝轴的概念以来,肠-肝轴紊乱在IFA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备受关注。肠道-肝脏之间的"对话"是维持肝脏代谢和肠道内稳态平衡的关键,二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然而,作为一个"被遗忘的器官",肠道菌群在IFAL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笔者首次提出肠-菌-肝轴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试图强调肠道菌群是肠-肝轴中的重要一环,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IF患者肠道和肝脏损害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肠-菌-肝轴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深入研究,将对理解IFALD的发病机制和改进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