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165篇
预防医学   100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6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
首次手术失败的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再手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首次手术失败的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再手术的意义。方法:9例首次手术失败的胸腰椎陈旧性骨折经原内固定拆除,前路减压、撑开复位、取髂骨植骨、“Z”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对其结果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价。结果:本组病例均随访,植骨于术后3-4个月骨性融合。恢复之椎间高度不发生再丢失,胸腰椎生理弧度良好,无继发性后凸畸形发生。无钢板、螺钉折断、松动及滑脱等并发症。所有病例至少有Frankel1级以上的功能恢复。结论:前路减压与脊柱重建是治疗首次手术失败的胸腰椎陈旧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 :通过检测蛋白激酶CK2 β(PKCK2 β)在涎腺腺样囊性癌 (SACC)中的表达分布特征 ,探讨其在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4 5例SACC及 12例正常涎腺组织中蛋白激酶CK2 β的表达。 结果 :SACC标本中阳性表达 37例 ,阴性 8例 ;正常涎腺组织中阳性表达 2例 ,阴性 10例 (P <0 .0 1) ;病理学分型及临床分期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蛋白激酶CK2 β在SACC组织中呈高表达 ,但与其病理学分型及临床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93.
深低温冷存的吻合血管同种异体长骨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深低温冷存的吻合血管异体长骨治疗大块骨缺损的效果。方法:32只兔随机分成3组:A组12只,用深低温冷存的吻合血管作异体骨移植;B组12只,深低温冷存的吻合血管异体移植术后4周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yclosporine A CsA);C组8只作新鲜的吻合血管异体骨移植。术后2、4、8、12周摄X线片,第3周取外周血栓测自发性淋巴母细胞生成率,第8周取外周血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并于12周通过灌注墨汁等检测吻合血管的通畅情况,并对移植骨进行组织学检测。结果:A、B2组术后12周两端可达骨性连接(愈合),而C组仅1例近端达骨连接且明显延迟。术后3周A、B2组自发性淋巴母细胞生成与未移植兔比值均<2。术后8周外周血IL-2活性,C组最高,A组次之,B组最低,且任意2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2周,A、B2组血管通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切片中可见移植骨与受区两端有骨小梁连接。结论:深低温冷存吻合血管异体长骨可修复大块骨缺损;深低温冷存和CsA可协同抑制吻合血管异体长骨移植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94.
目的比较运动负荷早期(15~20min)^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门控心肌显像(G-MPI)和非门控心肌显像(NG-MPI)诊断冠心病(CAD)严重三支病变(狭窄≥70%)的价值。方法以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CAG)所示冠脉直径狭窄≥70%为严重CAD诊断标准,将同期做运动负荷^99Tc^m-MIBI SPECT G-MPI和CAG的215例患者分为CAD三支病变组(A组)与CAD非三支病变组(B组)。结果G-MPI与NG-MPI诊断严重CAD的灵敏度分别为95.3%(143/150例)和90.7%(136/150例,X^2=2.509,P=0.113),特异性分别为80.0%(52/65例)和72.3%(47/65例,X^2=1.059,P=0.303);诊断CAD三支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100%(51/51例)和92.2%(47/51例),前者更好,且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2=4.163,P=0.041)。结论在诊断临床高危CAD严重三支病变时,G-MPI比NGMPI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95.
腰椎峡部裂的MRI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描述腰椎峡部裂的MRI表现 ,探讨MRI在本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X线平片或CT证实的 2 9例腰椎峡部裂患者 (单纯崩裂 5例、崩裂滑脱 2 4例 )及 2 5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MRI检查资料 ,并对崩裂滑脱与退行性滑脱的MRI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 9例峡部裂患者双侧椎弓峡部均出现不规则状T1WI低信号、T2 WI低或高信号骨性缺损。单纯崩裂组椎管前后径 19.0mm± 2 .7mm ,不伴有脊柱滑脱、椎间盘假性膨出及椎间孔变形 ;3例患椎棘突基底部与硬膜囊之间存在脂肪间隙 ;所有患椎棘突基底部均位于上下棘突基底部连线前方。崩裂滑脱组椎管前后径2 5 4mm± 4 .4mm ,均伴有脊柱滑脱、椎间盘假性膨出、椎间孔变形 ;患椎棘突基底部与硬膜囊之间均存在脂肪间隙 ;患椎棘突基底部位于上下棘突基底部连线后方 2 3例 ,稍前方 1例。退行性滑脱组椎弓峡部完整 ,无骨性缺损 ;椎管前后径15 2mm± 1.6mm ,明显小于崩裂滑脱组 (t =10 .87,P <0 .0 1) ,2 5例均伴有椎间盘假性膨出及椎间孔变形 ;患椎棘突基底部与硬膜囊之间无脂肪间隙 2 4例 ,存在线状脂肪间隙 1例 ;患椎棘突基底部均位于上下棘突基底部连线前方。结论 :腰椎峡部裂有特征性MRI表现 ,MRI可为临床评价该病提供正确、全面的影像学证据  相似文献   
96.
目的:采用自体髂骨移植修复重建胫骨平台骨折中骨软骨面的大量缺损,并评价其术后临床结果。方法:对胫骨外侧平台粉碎性骨折中因骨软骨严重碎裂、塌陷而无法复位固定所造成的胫骨平台缺损,用自体髂骨移植的方法予以修复重建。结果:术后经过12个月~5年的随访,平均24个月,按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分为75~100分,平均85.2分。结论:移植物为髂骨,其供区创伤小,无明显的并发症;受区植入方便,容易固定。可以用来重建胫骨平台。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噬菌体展示肺吸虫模拟抗原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与天然抗原的同源性。方法 建立肺吸虫噬菌体模拟抗原的ELISA ,对肺吸虫病人、日本血吸虫病人、旋毛虫病人及健康者血清进行检测 ,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 ;提纯噬菌体模拟肽的DNA模板进行序列测定 ,以Blast软件分析其序列同源性。结果 肺吸虫模拟抗原的 6个阳性克隆中P5、P6、P8、P13、P16的阳性、阴性预测值及诊断效率均为 10 0 % ,P7的阳性、阴性预测值及诊断效率分别为 10 0 %、78.9%、86.7%。上述 6个克隆有 2个克隆的DNA序列完全相同 ,即 6个克隆包含了 5种不同的抗原表位 ;Blast分析表明 5个表位与已知的肺吸虫抗原表位无DNA序列的同源性。结论 肺吸虫模拟抗原对肺吸虫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这 5种表位可能从空间结构上模拟了天然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98.
非小细胞肺癌中血管内皮标记物显示微血管密度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标记物CD3 1、CD3 4 和FVIII在显示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微血管密度(MVD)中的差异 ,以及MVD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波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LSAB)检测CD3 1、CD3 4 与FVIII在 78例NSCLS中的表达。结果 血管内皮标记物CD3 4 、CD3 1与FVIII显示的MVD分别是 (6 5 8± 14 3)、(6 3 5± 17 9)和 (5 4 3± 19 4 )条 ,范围分别是 18~ 112条、16~ 10 2条和 16~ 10 3条 ,具有一致性 (P >0 0 5 )。CD3 4 、CD3 1与FVIII3种微血管内皮标记物显示NSCLC的MVD ,在转移组分别是(6 9 5± 15 7)、(6 5 3± 14 5 )和 (5 8 3± 16 3)条 ,在无转移组分别是 (4 4 3± 14 3)、(4 0 5± 12 6 )和 (36 5± 15 8)条 ,转移组与无转移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CD3 1、CD3 4 、FVIII相关抗原均能清晰地、选择性地显示NSCLC的MVD ,但CD3 4 比CD3 1、FVIII因子相关抗原更敏感 ,能突出显示较小的、不成熟的微血管或单一的内皮细胞 ;NSCLC的MVD与微血管内皮标记物的种类无关 ,与有无转移密切相关 ,MVD可作为预测NSCLC病人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
FK506与来氟米特预防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FK5 0 6、来氟米特 (Lef)应用预防大鼠对小鼠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 10 0 0~ 12 0 0个大鼠胰岛移植于化学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肾被膜下 ,实验分为对照组、FK 5 0 6组、Lef组和FK5 0 6+Lef组 ,研究胰岛有功能存活情况 ,并在移植后第 5天行病理组织学观察排斥反应。结果 FK5 0 6( 2和 4mg·kg-1·d-1)、Lef( 5、10、2 0mg·kg-1·d-1)术后用药 10d ,胰岛存活时间分别为 ( 8.9± 2 .1)、( 12 .5± 0 .7)、( 10 .8± 1.9)、( 15 .8± 2 .4)、( 18.8± 2 .2 )d ,较对照组( 5 .9± 1.2 )d明显延长 (P <0 .0 1)。FK5 0 6+Lef组移植物存活时间 ( 2 1.8± 1.2 )d ,较单纯用药组效果更好 (P <0 .0 1)。病理组织学显示Lef组与FK5 0 6+Lef组细胞浸润明显减少 ,有更多的完整胰岛存留。结论 FK5 0 6与Lef对异种胰岛移植有抗排斥作用 ,且两药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补肾健脾活血中药复方对D 半乳糖脑衰老小鼠海马皮质一氧化氮合酶、Na+ K+ ATP酶的影响 ,探讨中药复方在延缓衰老方面的效应机制。方法 :将昆明种雄性小鼠 6 0只分为 3组 :衰老模型组 ,中药治疗组 ,空白对照组。取海马组织匀浆 ,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a+ K+ ATP酶的活性。结果 :中药治疗组与衰老模型组相比 ,海马皮质一氧化氮合酶、Na+ K+ ATP酶的活性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本研究提示补肾健脾活血中药复方通过提高一氧化氮合酶、Na+ K+ ATP酶的活性在延缓衰老方面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