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1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305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71篇
内科学   223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171篇
综合类   754篇
预防医学   230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34篇
  27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2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417篇
  2011年   597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2 毫秒
71.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不开胸深低温停循环(DHCA)兔模型,研究DHCA对。肾脏的损伤及早期检测指标。方法以体重3.5~4.0kg新西兰大耳兔(雌雄不拘)42只分为两组,每组各21只:两组均于右颈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A组肛温维持在28℃持续体外循环,B组肛温降至16~18℃时停循环,停循环60min后开放循环复温,在30min内复温至肛温35℃,之后维持体外循环30min,两组体外循环时间相同。在术前、术后6h、24h及48h分别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肌酐(Cr)、p.痕迹蛋白(p.TP)、采集尿样本行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值检测。两组分别在术前、术后6h、24h及48h处死动物各4只,留取肾脏组织分别检测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和凋亡指标(TUNEL)染色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改变。结果A组围术期死亡4只,B组围术期死亡5只。(1)血清cr值:A组组内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术后24h与组内及A组间比较明显升高(P〈0.05)。(2)血D.TP及尿NGAL值:A组组内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内术后6h、24h、48h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B组在术后24h与组内其它时间点比较明显升高(P〈0.05)。B组术后6h、24h、48h与A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3)。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B组在术后24h与组内及组间比较明显升高(P〈0.05)。(4)HE染色可见B组在术后24h肾小管上皮细胞病理损伤明显,A组在术后24h。肾小管上皮细胞病理无明显改变。(5)TUNEL染色阳性率:B组在术后24h与组内及组间比较明显升高(P〈0.05)。(6)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B组在术后24h。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细胞器病理损伤明显,A组肾小管上皮内细胞器病理变化不明显。结论不开胸DHCA兔模型对于研究DHCA造成的器官损伤是一种简单、方便、经济且能够长期生存的动物模型。在DHCA手术后24h肾损伤最严重,血D—TP和尿NGAL是DHCA肾损伤的早期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由于睡眠期间上气道塌陷引起的呼吸暂停、低氧血症以及睡眠结构紊乱,在影响睡眠质量的同时诱发全身多系统疾病。尽管无创正压通气(NPPV)被广泛用于OSA的治疗,但有近50%的患者对之无法耐受或无法长期坚持。外科手术通过对上气道软组织或骨性组织的重构,扩大狭窄的解剖平面,提高气道张力,是OSA重要的治疗方式。但OSA患者常伴发肥胖、全身多种合并症,同时手术部位位于呼吸道起始处,缺乏骨性支撑,这些因素极大地增加了外科治疗的风险,因此保障围手术期的安全一直受到重点关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是围手术期采用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达到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及死亡的风险,同时达到降低医疗费用的目标,已经在普通外科、心胸外科、骨外科等领域取得显著效果。我科近年来在OSA外科领域也开展了基于ERAS的尝试,现将临床应用体会予以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法和直接观察法对综合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直接观察法结果显示"接触患者前"手卫生依从率是27.7%,处于5个时刻中最低;"接触患者后"是58.7%。医护人员自我评估手卫生依从性在各个时刻都明显高于直接观察到的手卫生依从率,且差别显著。结论综合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在督导管理下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矿物粉尘诱导基因(MDIG)在恶性和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确诊的5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恶性胸腔积液组)和5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的胸腔积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胸腔积液的MDIG蛋白浓度,反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胸腔积液沉渣中的MDIGmRNA表达情况。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评价MDIG蛋白和MDIGmRNA对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界值、敏感度、特异度等。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MDIG蛋白和MDIGmRNA的相关性。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的MDIG蛋白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组[(304.38±228.47)ng/L比(44.43±40.5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胸腔积液组MDIGmRNA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组(6.27±3.54比1.82±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诊断界值是114.23ng/L时,MDIG蛋白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8%和94.0%。当诊断界值是2.75时,MDIGmRNA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和92.0%。在恶性胸腔积液中,MDIG蛋白和MDIGmRNA表达具有相关性(r=0.915,P〈0.01)。结论MDIGmRNA和MDIG蛋白可在恶性胸腔积液中高水平表达,敏感度和特异度都较好。具有潜在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5.
Purpose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mission time and in-hospital mortality in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AAD) patients.MethodsThe risk factors of in-hospital clinical outcomes were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d in patients with AAD. All the patients were enrolle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 an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depending on the time of admission: daytime admissions were conducted from 8: 00 to 17: 30 hours whereas, nighttime admissions were from 17: 30 to 8: 00 hours. The primary endpoints were in-hospital mortalit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ble cox analyses were used to tes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dmission time and in-hospital mortality.ResultsThe average age of the 363 participants in the present study was 52.25 ± 11.77 years, of which 81.6% were male. A total of 183 (50.4%) of these patients were admitted during nighttime. In-hospital mortality rate was higher in the nighttime admission group than in the daytime admission group (HR=1.86; 95%CI, 1.13 to 3.06, P=0.015). After adjusting for age, sex, and other risk factors, nighttime admission suggested 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in-hospital mortality (HR=2.67, 95%CI, 1.30 to 5.46; P=0.007). Further subgroup analysis showed that none of the variables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nighttime admission and in-hospital mortality.ConclusionNighttime admission for type A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of in-hospital mortality. Therefore, health care systems should focus on managing the increased risk of in-hospital mortality among patients admitted at night, regardless of the cause.  相似文献   
76.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室间隔和左室游离壁非对称性肥厚,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为特点,以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头晕、晕厥甚至猝死为临床表现的心肌病,正确地诊断该病对改善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超声心动图是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但它也有不足之处。负荷门控心肌灌注显像通过检测核素在心肌的分布,明确心肌肥厚的部位及范围,同时观察左室运动情况及是否合并心肌缺血,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分型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是一种无创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7.
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和最具危害性的疾病,给人民健康带来很大威胁,而粥样斑块内滋养血管新生,加重斑块负担,使斑块由稳定状态转变为不稳定状态,增加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的风险。由骨髓衍生的内皮祖细胞,促进再内皮化恢复血管受损内皮的完整性,同时增加缺血缺氧部位的血管新生,对粥样斑块形成及发展均产生影响。因此现将重点探讨内皮祖细胞与滋养血管的关系及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负荷心肌灌注显像通过检测核素在心肌的分布,明确心肌缺血的部位和程度,因此,它能够评价冠状动脉心肌桥是否影响心肌供血及影响程度。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具有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且相对价廉、安全无创等优点,在评价心肌桥导致的心肌缺血及缺血的程度范围、判断预后及指导下一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的荷包缝合方法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中的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单荷包缝合法或双荷包双圈缝合法对80例Ⅲ、Ⅳ度痔患者行PPH术,并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切除黏膜宽度及完整性、痔团回缩效果、吻合口出血、术后并发症、复发等数据。结果切除环形黏膜的完整性、痔回缩效果、平均住院时间及复发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双荷包组切除黏膜宽度优于改良单荷包组(P<0.05),平均手术时间、吻合口出血情况改良单荷包组优于双荷包组(P <0.05);术后疼痛、水肿、切口出血、肛门不适感或狭窄等并发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双荷包组中更容易发生术后首次排便出血的情况(P<0.05)。结论对于一般中重度痔患者,采用改良单荷包缝合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并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但对于痔团脱出严重的患者仍建议使用双荷包缝合以求切除足够的痔上黏膜,起到更明显的悬吊效果。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分子标志物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823例胸水标本进行液基细胞薄层检测(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结合活检结果确诊107例NSCLC标本,随机分成NSCLC细胞组、NSCLC活检组及NSCLC癌旁组织组三组,对其中39例NSCLC细胞组胸水标本进行沉渣后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三组中vimentin、E-cadherin、N-cadherin、β-catentin的表达,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cadherin、β-catentin阳性/异常阳性率在NSCLC细胞组、活检组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组(P<0.05)。NSCLC细胞组、活检组N-cadherin、vimentin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组(P<0.05)。同时亦发现,在NSCLC细胞组中,E-cadherin表达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β-catentin异常阳性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N-cadherin与vimentin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以上4个抗体表达/异常表达均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和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结论MPE中NSCLC细胞具备EMT表型,从细胞学角度进一步证实EMT现象存在于NSCLC,为新的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和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