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68篇
  1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对缺氧缺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PC12细胞形态和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以5%,10%,20%的含药血清作用于OGD损伤PC12细胞,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PC12细胞OGD损伤后形态发生改变、细胞活力降低;5%,10%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作用于OGD损伤PC12细胞12,18,24 h,均可减轻细胞形态损伤、提高细胞活力(P<0.01);而20%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对OGD损伤PC12细胞的形态和活力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结论:一定浓度的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对OGD损伤PC12细胞的形态和活力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大鼠血液流变学、凝血及纤溶的影响,探讨其防治SANFH的机理。方法: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以每周2次注射醋酸泼尼松龙24.5mg/kg进行造模,正常对照组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造模同时给药,治疗组予补阳还五汤水提液灌胃,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喂生理盐水。第6周取血标本检测血液流变学、凝血及纤溶指标。结果:①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模型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红细胞压积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②凝血指标测定结果:模型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较正常组短(P0.05),而纤维蛋白原(FIB)升高(P0.05)。治疗组PT、APTT、TT较模型组延长(P0.05),而FIB降低(P0.05)。③纤溶指标测定结果:模型组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较正常组减少,而tPA抑制剂1(PAI-1)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tPA较模型增加,PAI-1无明显差异(P0.05)。④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凝血及纤溶各指标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够改善因激素导致的异常血液流变状态、凝血及纤溶功能,改善高凝状态,有利于阻止或延缓SANFH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3.
背景:以往治疗肘关节后脱位伴桡骨头及尺骨冠状突骨折(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方法需要长期制动而常常导致肘关节复发性不稳定、肘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观察铰链支架配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效果。 方法:选择2006-04/2010-06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14例,均采取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入路针钉置入内固定加金属铰链外固定架治疗。所有患者随访时间≥5个月,记录病情主诉、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关节稳定性、X射线片情况,采用MEPS评分评估肘关节功能。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在末次随访时患侧肘关节均没有明显疼痛及不稳定,无浅表及深部组织感染发生;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1.30±3.25)周;肘关节平均屈伸范围为(125.42±19.66)°(75°~145°),前臂平均旋转范围为(135.43±17.07)°(80°~150°);2例颅脑损伤患者肘前软组织中出现少量骨化,未影响关节活动。MEPS评分优7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86%。说明采用内、外侧入路通过铰链支架配合有限内固定能提高肘关节术后初始稳定性,有利于肘关节同心圆性中心复位及软组织修复,便于早期功能锻炼,免去二次手术问题。  相似文献   
54.
本文就医疗综合大楼工程项目中,有关医疗设备分项工程中的项目管理工作做了一些探讨,阐述了作者对医疗设备科参与人员的分工、工程项目执行与协调管理、档案建立等几个主要问题的观点,并给出了几个值得同行借鉴的医疗设备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实例。  相似文献   
55.
城市社区更年期妇女生存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客观评价城市社区更年期妇女健康状况。方法:填写Kupperman更年期症状评分量表(KI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对450例社区更年期妇女进行评估。结果:①随着年龄的增加,KI评分逐渐下降;②骨骼和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在更年期妇女中出现最频繁,抑郁发生率高达59.8%;③绝经与未绝经妇女WHOQOL-BREF总分及各年龄段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关注更年期妇女躯体症状治疗,重视更年期妇女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56.
目的:应用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3D-OCT)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epiretinal membrane,IERM)的形态特征和临床应用。方法:应用3D-OCT观察IERM患者59例71眼,分析中心凹形态及感光细胞(IS/OS)情况。结果:IERM的3D-OCT图像表现为视网膜表面薄厚不一的高反光带,或紧贴于黄斑表面或与其部分相连。绝大多数黄斑中心凹变浅,厚度增加;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前膜消失。在59例71眼中合并板层裂孔者18眼、假性黄斑裂孔者17眼、弥漫水肿者15眼、中心凹正常者5眼、囊肿者16眼。结论:3D-OCT可以直接客观地显示IERM及手术前后黄斑部各种组织结构的改变,为IERM的临床诊断、手术效果及治疗评价提供了更加准确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57.
中风病血瘀病机及早期活血化瘀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南方  谭峰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668-1669
血瘀是中风关键致病因素,不同程度存在于各型中风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活血化瘀是治疗中风的有效方法.实践及研究证实,早期活血化瘀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郁金醇提取物(CR)对过氧化氢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HUVEC细胞培养在含10%胎牛血清的Dulbecco's Modified Essential Medium (DMEM)培养基中.建立过氧化氢诱导HUVEC细胞(104细胞/mL)的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800μmol·L-1过氧化氢模型组、100 mg·L-1CR+ 800 μmol·L-1过氧化氢组、50 mg·L-1CR+ 800 μmol·L-1过氧化氢组、25 mg·L-1CR+ 800 μmol·L-1过氧化氢组,0.1 mmol·L-1阳性对照维生素E(VE)组.细胞给予药物处理48 h后,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细胞以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探针二氢乙锭(DHE)处理,荧光显微镜下测定荧光强度,评价细胞内活性氧(ROS)的生成.结果:800.μmol·L-1过氧化氢与正常组相比,显著下调SOD活性[(87.65±7.82),(110.57±10.32)nU·mg-1],增加MDA含量[(19.72±3.68),(12.04 ±2.33) nmol·mg-1]和LDH活性[(6.93±0.27),(3.62 ±0.42) U·nmg-1]以及ROS产物[(119.47±2.46)%,(100.00±5.73)%,(P<0.01)];与模型组相比,100,50,25 mg·L-1CR能显著提高SOD活性[(109.39 ±5.28),(101.43±6.41),(96.37 ±8.03) nU·mg-1],下调MDA含量[(12.47±1.90),(14.51±2.08),(16.88±2.15)nmol·mg-1],下调LDH活性[(3.77±0.53),(4.68±0.63),(5.74 ±0.49) U·mg-1],降低ROS产物(P<0.01).结论:郁金醇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应激活性,对内皮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在术中使用改性骨粉混合骨水泥填充伤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01采用PKP治疗的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30例在术中使用改性骨粉混合骨水泥填充伤椎(观察组),3...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创伤性脊髓损伤并发四肢肌痉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8例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4例,康复组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包括正确肢体摆放、关节ROM运动、牵张训练等;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措施。在护理前及护理后1、2个月对两组患者采用改良Ashwoorth评分法进行肢体肌痉挛程度及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评定。结果:康复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康复组护理后痉挛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P0.01),康复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创伤性脊髓损伤并发四肢肌痉挛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能有效减轻或缓解肌痉挛,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