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01篇
内科学   10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371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89篇
  2篇
中国医学   93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目的总结目前国内外对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亚型和肝细胞癌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在临床工作中的意义进行展望。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HBx、HBV基因亚型和肝细胞癌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加以综述。结果 HBx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迁徙以及转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HBV基因亚型与肝细胞癌存在一定的关联,但具体机制尚未阐明。结论 HBx和HBV基因亚型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分子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必将推动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诊治工作,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更为个体化的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32.
目的总结与肝细胞肝癌(HC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疗效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方法查阅并总结以靶向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1(PD-1/PD-L1)通路抑制剂为主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以及其与靶向药物联合治疗的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文献,并加以综述。结果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的联合方案为晚期HCC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不能临床获益。目前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PD-L1表达、肿瘤突变负荷、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外周免疫细胞、循环肿瘤DNA、肠道微生物菌群等均对HCC的免疫治疗或靶向联合免疫治疗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目前尚无明确的生物标志物能预测HCC免疫治疗及其联合方案的疗效,仍需要更多的前瞻性研究来证实这些生物标志物的预测价值,并建立一个多因素预测模型或免疫评分来筛选可能获益的患者,这对HCC的精准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强督壮骨法针刺输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对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健脾补肾强督壮骨法针刺输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RF、ESR、CRP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RA患者的VAS评分,以及血清RF、ESR、CRP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以及血清RF、ESR、CRP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健脾补肾强督壮骨法针刺输穴对RA患者的治疗作用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34.
目的总结目前DNA甲基化与肝脏再生关系的研究现状。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肝细胞甲基化水平、基因表达调控、甲基化相关蛋白与肝脏再生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 DNA甲基化作为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方式,近年来在肝脏再生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现有的研究已经发现,在肝脏再生过程中存在基因组低甲基化、相关增殖基因甲基化改变以及DNA甲基化转移酶、含植物同源结构域和环指结构域泛素样蛋白1调控肝脏再生等表观遗传现象。结论 DNA甲基化与肝脏再生之间存在着诸多的联系,从DNA甲基化水平调节肝脏再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35.
目的:评定HPLC法测定枸橼酸喷托维林片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建立HPLC法测定含量的数学模型,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各分量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估,合成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给出扩展测量不确定度报告.结果:HPLC法测定枸橼酸喷托维林片含量的扩展测量不确定度为2.4%,测量结果表示为(99.3±2.4)%,k=2.结论:分析产生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有效地控制该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Rnd1在难治性癫痫颞叶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Rnd1在难治性癫痫发病的作用。方法收4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组织颞叶(实验组)以及10例正常颞叶脑组织(对照组),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Western-blot方法检测患者颞叶脑组织Rnd1的表达,并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颞叶脑组织中Rnd1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显示实验组Rnd1的平均灰度(127.62±6.23)与对照组(171.79±3.8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6,p<0.01);实验组Rnd1的阳性细胞数(30.20±3.42)与对照组(11.18±0.6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6,p<0.01)。免疫荧光显示Rnd1的阳性表达区域与特异性神经无性烯醇化酶(NSE)的分布基本重叠。结论 Rnd1主要表达于神经元,可能参与了癫痫的形成并在难治性癫痫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李哲媛  徐勤哲  程宾  范兵 《中国药房》2014,(33):3167-3168
目的:提出构建药品应急检验管理体系的措施。方法:对我所2012年经历的应急检验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从应急意识、技术储备、沟通合作、检验方案和信息系统5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应急检验管理体系的具体措施。结果与结论:应急检验在药品安全突发事件中是食品药品检验所的职责。在目前药害事件时有发生的形势下,应通过培养应急检验意识,提前做好技术、物质和设备的储备,构建以省级药品检验所为中心的应急检验合作平台,优化检验方案,完善信息系统等措施,构建完善的药品应急检验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镜下所见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3月~2013年10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检查所见老年人消化道出血52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老年患者发现镜下出血,胃溃疡占30.77%(16/52),十二指肠溃疡占25%(13/52),贲门溃疡2例,贲门黏膜撕裂4例,Dieulafoy病6例,吻合口溃疡3例,活检术后2例,息肉切除术后4例,肠道不明原因渗血2例。52例均行镜下治疗,镜下即时止血成功率92.31%(48/52),所有病例均无穿孔及其他术后并发症。结论镜检所见老年人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镜下治疗以金属钛夹止血为主,其特点是创伤小,急诊止血率高,病死率低,并发症少,已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9.
[摘要] 目的 探究肽核酸-荧光原位杂交(PNA-FISH)、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快速鉴定白念珠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经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YST卡鉴定白念珠菌100株,模拟血培养阳性标本。对报阳的标本直接进行PNA-FISH鉴定,再转种培养出单个新鲜菌落,完成MALDI-TOF MS鉴定。记录两种方法鉴定白念珠菌结果和鉴定所需时间,计算其与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方法的符合率。结果 100株白念珠菌模拟血培养样本,PNA-FISH鉴定结果与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方法的符合率为98%,平均鉴定时间为(2.5±0.5)h。采用MALDI-TOF MS鉴定报阳后单个新鲜菌落,与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方法的符合率达100%,从血培养报阳开始计算,平均鉴定时间为(22.0±0.6)h。结论 PNA-FISH方法鉴定白念珠菌,设备简单,鉴定结果可靠,相较于传统鉴定方法和MALDI-TOF MS方法,鉴定时间显著缩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伴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和多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选取EH患者2 218例和非EH健康体检者942例,通过询问病史和腹部B超检查筛查NAFLD,观察其NAFLD患病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的比例及其与血糖、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等多代谢异常的关系.结果 EH患者的NAFLD发生率为37.3% (942/2 218).EH伴NAFLD患者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发生率、BMI、超重率、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高于不伴NAFLD患者(P均<0.05),高密度蛋白胆固醇低于不伴NAFLD患者(P<0.05).不伴NAFLD患者BMI、超重率、血尿酸水平、血清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血清总胆固醇、血尿酸水平、BMI是EH患者伴发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H伴NAFLD与血脂、血尿酸等多代谢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