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9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04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94篇
内科学   97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110篇
综合类   413篇
预防医学   169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470篇
  2篇
中国医学   142篇
肿瘤学   9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对比新型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ROI-C)置入术和椎间融合器联合前路钛板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1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76例MCSM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根据术中固定方式不同分为ROI-C组(35例,ROI-C置入固定)和对照组(41例,椎间融合器联合前路钛板固定)。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手术指标,术后1周、3个月、6个月以日本整形外科及骨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OI-C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透视次数和失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感染、血肿、神经损伤、食管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I-C组吞咽不适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JOA评分随着时间改变依次升高,VAS评分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JOA评分、VAS评分及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I-C置入术、椎间融合器联合前路钛板术治疗MCSM均可取得满意疗效,有助于恢复颈椎生理弧度与椎间隙高度,但前者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和出血量少、术后吞咽不适发生率低等优点,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992.
目的通过了解开封市某化工厂女性苯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为制定预防苯中毒和进一步改善苯作业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开封市某化工厂女性苯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职业史调查,血常规检查。结果白细胞异常率为16.1%,血小板异常率为1.2%,中性粒细胞异常率为10.1%;接害工龄越长,苯中毒的发生率越高(χ2=9.830,P〈0.05)。结论应加强接苯女工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改善工作条件,调换工种,减少接害工龄,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再生基因蛋白Ⅳ (regenerating gene type Ⅳ, Reg Ⅳ)在胃腺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价值及意义。 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63例胃腺癌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Reg Ⅳ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蛋白的表达;分析胃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下Reg Ⅳ、PI3K、Akt蛋白的表达差异,并分析胃癌组织Reg Ⅳ蛋白与PI3K、Akt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63例胃腺癌组织中Reg Ⅳ、PI3K、Ak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0.7% (32/63)、68.3% (43/63)、60.3% (38/63),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9.0% (12/63)、20.6% (13/63)、9.5% (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化程度间Reg Ⅳ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临床分期间PI3K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与否胃癌组织Akt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腺癌组织中Reg Ⅳ蛋白与PI3K、Akt表达正相关(rs=0.284、0.305,P<0.05),PI3K蛋白与Akt蛋白表达正相关(rs=0.423,P<0.05)。 结论 Reg Ⅳ高表达与胃腺癌发展相关,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角膜浅基质层针刺术联合绷带式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丝状角膜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76例(91眼)丝状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表面麻醉后刮除丝状物,间距0.5mm密集针刺病灶3 mm范围内上皮层至浅基质层,术毕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对照组表面麻醉后刮除丝状物,不予针刺及戴镜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滴眼液针对病因治疗原发病,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38例(46眼)治愈39眼,好转7眼,有效率100.0%;对照组38例(45眼)治愈23眼,好转14眼,有效率8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浅基质层针刺联合绷带式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丝状角膜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李嫚  刘洁云  秦雷 《中原医刊》2014,(24):71-73
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发作类型和病因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收集开封市中心医院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93例进行24 h 心电监护或反复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发现并发心律失常120例,未并发心律失常7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心律失常类型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193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有120例并发心律失常,其中窦性心动过速52例,房室早搏26例,房性心动过速11例,心房颤动10例,室性早搏 6例,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左束支传导阻滞3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心房扑动5例;心律失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心力衰竭、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发生率均高于未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比例较高,以窦性心律过速和房室早搏较多,其常见诱因为肺部感染、低氧血症、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等,给予相应治疗可有效降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率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6.
复发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发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 GBS)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收治的3例复发GBS的患者(均符合Asbury 1990年诊断标准),分析其诱因、发病过程、临床表现、肌电生理检查、脑脊液检查、治疗及预后等。结果经治疗3例中1例3个月恢复正常,1例5个月恢复正常,1例遗留肢体肌力减弱。结论复发GBS有发病急、进展快、病程长及病情重等特点,治疗目前仍以免疫球蛋白及血浆置换等方法为主,临床预后相对较好,但对于反复发作的GBS,亦可以遗留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锦参益肾饮对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予以中药汤剂锦参益肾饮口服。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积分及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均较治疗前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15例,稳定16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5.00%。结论:锦参益肾饮具有减轻患者症状,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穴位注射治疗肺系疾病具有止咳、平喘、调节机体的作用,应用广泛,疗效明显,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对肺系疾病的各个时期均有预防和(或)治疗作用,可以缓解患者痛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目前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作用机理方面仍处于初期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评价前循环颅内段血管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0例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实验组,同期60例非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入院1周内行头颈联合扫描CTA,检测双侧颈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结果 实验组血管狭窄的检出率(91%)明显大于对照组(73%),且实验组中各段血管狭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颈动脉颅内段中重度狭窄比颅外段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前循环颅内段血管狭窄的评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RhoE与EGFR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关联性,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快捷免疫组化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集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59例进行检测,测定RhoE与EGFR的表达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结合患者其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①食管鳞癌癌旁正常组织中RhoE蛋白的阳性表达灰度值是52.131±3.682,食管鳞癌组织中为37.115±4.31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食管鳞癌癌旁正常组织中EGFR蛋白的阳性表达灰度值是33.956±3.716,食管鳞癌组织中为48.168±2.94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二者表达水平情况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转移以及有无浸润都有密切关系(P<0.001),与肿瘤的大体分型、大小和部位无关(P>0.05)。④RhoE与EGFR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EGFR基因的表达水平在食管鳞癌中是增高的,而RhoE则是降低的;并且二者呈负相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无浸润、淋巴的转移以及临床分期等密切相关,这提示着EGFR的高表达或许参与了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对二者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有助于我们了解食管癌的生物学行为以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