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范耀东  丁娜  阚建英  赵连余 《新医学》2010,41(6):365-368
目的:观察赖诺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DHF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包括硝酸酯类、钙拮抗药、排钾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赖诺普利(5—10mg/d)和螺内酯(20mg/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脑钠肽、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E)、二尖瓣舒张环早期运动速度(Ea)和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Ea/Aa、E/Ea、肺静脉舒张晚期逆行血流峰值(PVF-A)、左心房内径(IAD)及6min步行试验(6MWT)等,随访1年。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6MWT增加,E峰、PVF-A、E/Ea、脑钠肽降低,Ea及Ea/Aa升高(P〈0.01或0.05),治疗组治疗后IAD缩小(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除LAD、Ea无明显差异外,其余指标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达9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础治疗联合赖诺普利、螺内酯能更明显改善DHF患者的舒张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研究2型糖尿病病人血浆胰岛素与真胰岛素水平改变对评价β细胞功能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及其他方法对33例正常人和58例2型糖尿病病人测定OGTT、真胰岛素、胰岛素、C-肽等,并观察比较其间的变化。结果:正常人与病人真胰岛素均明显低于胰岛素(P<0.05),尤以病人餐后2小时降低更加明显(P=0.000704)。:临床常用的放射免疫法测定的免疫反应性胰岛素值明显高于酶联免疫法测定的真胰岛素值。真胰岛素检测能否正确评价β细胞功能,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耳蜗电图与双温试验在梅尼埃病的诊断中的作用。方法:32例梅尼埃病患者均接受前庭双温试验(冷热气,美国智听红外视频眼动记录系统)和耳蜗电图检查(双侧;美国,Nicolet诱发电位记录系统)。双温试验半规管轻瘫(CP)〉20%为异常;耳蜗电图-SP/AP比值〉0.40为异常。结果:所有患者中,半规管轻瘫(CP)异常者共18例,CP异常的百分率为56.3%;耳蜗电图异常者共27例,阳性率为84.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耳蜗电图更为灵敏(P〈0.05)。其中有7例患者双侧耳蜗电图均表现异常。CP与耳蜗电图均异常15例;CP正常,耳蜗电图异常12例;CP异常,耳蜗电图正常3例;二者均正常2例。结论:梅尼埃病是一种进行性病变过程,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梅尼埃病的诊断应以临床症状为基础,结合耳蜗电图、前庭双温试验检查,可达到早期诊断、提高确诊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4.
范耀东 《天津药学》2009,21(5):48-50
他汀类药物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下调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功能、抑制房颤的发生与复发等作用,本文就他汀类药物在抑制房颤发生与复发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5.
叶松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46):9109-9112
背景:具体研究慢跑时足与地面相互作用力对于深入了解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检测68名大学生慢跑时的动态足底压力分布。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设计,于2009-03在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完成。 对象:68名男性大学生,无足部畸形和足部创伤史,足踝关节活动正常。 方法:采用比利时Footscan USB2平板式足底压测试系统对6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动态足底压力测试。每位受试者以正常步态5 m/s的速度慢跑,测试3次。足底压力分布解析系统可获得完整步态周期的足底压力分布图,数据采集与分析采用配套软件footscan SOFTWARE7.0,分析过程将足底分为10个区域:第1趾骨、第2~5趾骨、第1跖骨、第2跖骨、第3跖骨、第4跖骨、第5跖骨、足弓、足跟内侧和足跟外侧。 主要观察指标:受试者慢跑过程中足底压力、压强、时相、冲量。 结果:受试者足底应力-时间曲线呈明显的单峰型;足部最大压强部位在第2跖骨,各部位冲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第3跖骨、第1跖骨、足跟、第1趾骨、第4跖骨、第5跖骨、第2~5趾骨、足弓;左右双足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受试者慢跑时右足第2跖骨、第1跖骨、第1趾骨的压强大于左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整足接触阶段、离地阶段占支撑时期的90%,压力中心在足前掌中部较为密集,脚掌处的受力时间较长;右足整足接触阶段大于左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足部最大冲量部位在第2跖骨,各部位冲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第1跖骨、第3跖骨、第1趾骨、足跟、第4跖骨、足弓、第2~5趾骨、第5跖骨;左右双足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右足冲量值大于左足,同时第2跖骨、第1跖骨、第1趾骨的冲量值大于左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大学生慢跑时,足部最大压强部位在第2跖骨,压力中心在足前掌中部较为密集,足部最大冲量部位在第2跖骨,前掌第1,2,3跖骨前端承担了大部分的冲量。提示慢跑时足掌中部易发生运动损伤,应注意锻炼时鞋的选择。  相似文献   
36.
赵英 《黑龙江医学》2012,36(9):669-670
目的观察在外涂咪康唑(达克宁)霜及阴道填塞咪康唑(达克宁)栓的基础上,加用三九牌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外涂,配以HY-290型红外光治疗仪患处照射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11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确诊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B组单纯使用外涂咪康唑(达克宁)霜及阴道填塞咪康唑(达克宁)栓;A组在外涂咪康唑(达克宁)霜及阴道填塞咪康唑(达克宁)栓的基础上,加用三九牌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配以HY-290型红外光治疗仪患处照射治疗,观察A、B两组疗效。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96.37%,B组治疗有效率70.90%。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两组患者在第3 d症状改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在外涂咪康唑(达克宁)霜及阴道填塞咪康唑(达克宁)栓的基础上,加用三九牌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外涂,配以HY-290型红外光治疗仪患处照射治疗,通过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的抗炎抗过敏作用,樟脑和薄荷的清凉、止痛、防腐,及HY-290型红外光治疗仪可改变局部微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加快病理产物的吸收消散,促进组织的再生和修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终而求得缩短患者不适的时间,明显改善外阴瘙痒、灼痛症状。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性别与结直肠癌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10-2011-10期间在华北地区6家医院检出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分析性别与发病年龄、肿瘤发生部位、腺癌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245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男性1377例,女性1073例.男∶女为1.28∶1.00;女性发病率升高.右半结肠癌比例升高.性别与结直肠癌发生年龄、发生部位、腺癌分化程度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女性大肠癌患者比例有增加趋势.筛查是结直肠癌早诊早治的关键,筛查的起始年龄应按筛查目标确定.结直肠癌发病部位应重视右半结肠发病率升高现象,全结肠镜检查为首选.  相似文献   
38.
目的:验证清露酊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方法:采用薄膜过滤法检验,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5种菌株的回收率均高于70%,且控制菌检查具有专属性。结论:采用薄膜过滤法检查清露酊微生物限度可行。  相似文献   
39.
长托宁用于腹部外科术前准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选择性M-受体拮抗剂长托宁用于腹部外科术前准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腹部外科择期手术69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3例):对照组(Ⅰ组),不应用术前药;阿托品组(Ⅱ组)和长托宁组(Ⅲ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或长托宁0.01mg/kg。记录用药后诱导前患者口腔干燥程度,气管插管后5min至术毕拔管时气道分泌物量及心率。结果:用药后Ⅱ组患者的心率明显高于Ⅲ组和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前至气管插管后2h,Ⅱ组和Ⅲ组患者的气道分泌物明显少于Ⅰ组(P〈0.05)。术毕拔管时,Ⅱ组患者的气道分泌物则多于Ⅲ组(P〈0.05)。结论:选择性新型M-受体拮抗剂长托宁用于腹部外科手术术前用药临床效果优于阿托品。  相似文献   
40.
刘春栋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2):1258-1259
目的 探讨不同抗菌药物序贯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效果。方法 选择92例下呼吸道感染的60例以上老年病人,采用4种不同的药物序贯治疗方案(A组:阿莫西林组;B组:头孢拉定组;C组:左旋氧氟沙星组;D组:阿奇霉素组),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4种治疗方案总成本依次为258.40元、386.80元、369.70元、792.30元,其总有效率分别为83.3%、92.3%、85.0%、90.1%。结论 头孢拉定组(B组)方案为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较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