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9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10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0篇
临床医学   131篇
内科学   85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292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40篇
  2篇
中国医学   1159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ED-NM-MO三联法对丹参三七配比的多目标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采用ED-NM-MO三联法对经基线等比增减设计的丹参、三七不同配比的药效学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和多目标优化。[方法]对经基线等比增减设计的丹参、三七不同配比的药效学数据,以心肌缺血程度Σ-ST、心肌缺血程度(缺血区左室)等7个分别反映心肌缺血、心脏状态和血流动力学的指标作为待优化的药效目标,进行非线性拟合和多目标优化。[结果]分别得到针对7个药效指标和6个药效指标(不包含血清中心肌钙蛋白)的Pareto最优配比。[结论]ED-NM-MO三联法是一种适合复方特点的优化方法,可以应用于由多饮片多组分多成分复方药物的剂量配比优化。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艾灸百会、太冲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方法:将2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抑郁模型组、艾灸治疗组和阿米替林组,每组7只。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白介素(IL)2、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结果:抑郁模型组动物血清中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n)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艾灸治疗组和阿米替林组血清中IL-2、IL-6和TNn含量显著下降,艾灸治疗组与阿米替林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艾灸通过下调升高的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发挥治疗抑郁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清心莲子饮对难治性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0例难治性慢性肾盂肾炎病人分为治疗组(A组)60例和对照组(B组)50例。B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A组在B组用药基础上口服清心莲子饮。观察治疗前后病人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血β2微球蛋白(血β2-MG)、尿培养、尿常规、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A组治愈率显著优于B组,复发率显著低于B组,两组比较(P<0.01);降低BUN、Scr、尿β2-MG、血β2-MG,提高Ccr以及C3、IgA、IgG、IgM水平;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94.
刘玉珍  蒋戈利  韩景献  李沛霖  夏天 《陕西中医》2006,27(11):1438-1440
目的:探讨针刺抗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进行HE染色、白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检测、E-选择素mRNA和蛋白表达的测定。结果:再灌注3h各实验组MPO活性均增加,24-48h达到峰值,白细胞浸润最普遍。E-选择素mRNA和蛋白表达均发生于脑缺血/再灌注后3h,分别于12h和24h达到高峰(组内比较P<0.01)。针刺可显著降低MPO活性及E-选择素mRNA和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P<0.01),明显减轻白细胞浸润。结论:早期针刺治疗可能通过下调E-选择素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粘附分子介导的内皮细胞与中性白细胞的粘附浸润,而防治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95.
介绍了张洪教授治疗急症的经验。具体介绍了治疗急腹症、血证、中风、高热的临床辨治并附验案举证。  相似文献   
96.
消渴病大抵属于糖尿病的范畴,其病机多认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笔者认为,阴虚并不是消渴病病机的根本,仅仅是消渴病常见的一个病理过程,而消渴病之所以会出现阴虚,是因为小便多所致。并因此从小便多着眼对消渴病病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7.
张琪治疗充血性心衰经验介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张琪教授治疗充血性心衰经验。阐述病机,心肾阳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温阳化瘀,专方专治;病证相合,衷中参西。并举医案验证。  相似文献   
98.
张琪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琪教授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机为:外邪侵袭是主要诱发因素;脾肾虚衰是共同病理基础;水湿、湿热、瘀血是主要病理产物;虚实并见、寒热夹杂是共同病机特点;临床对肾小球肾炎主要症状水肿、蛋白尿、血尿、氮质血症等辨证施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
基因芯片技术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因芯片可同时对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根据其主要用途,该文将其作为医药研究中的筛选器和成像器加以叙述。作为筛选器,多数研究都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将实验样本以及不同时间点、不同剂量治疗后的组织或细胞作为标本,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作为成像器,基因表达谱可用来区分不同组织生理及病理状态的特征,以利于疾病诊断,为其海量实验数据走向应用提供了借鉴。对于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目前仍以非监督的逐级聚类、k-m eans、自组织映射等聚类分析方法作为常用分析手段,通过不同算法辅助芯片实验结果对未知功能基因作出推测,对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指标和治疗靶标作出判断。总之,基因芯片不只是纯粹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我们从以获取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时代进入了以处理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时代,为科学研究从实验的还原分析走向系统生物学的整体层次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真空气流植物细胞破壁技术对灵芝药材多糖提取的影响.[方法]将灵芝药材按照该工艺进行破壁,破壁药材与未破壁药材分别粉碎成约1g的药材小块,分别以40、60、80℃温浸2h,测定其多糖提取率;80℃条件下于1、2、3、4、5h取样测定其多糖提取率.同时测定破壁药材和未破壁药材的多糖含量.[结果]破壁后,多糖损失14%;但是破壁灵芝多糖的提取率均远远高于未破壁的灵芝药材.[结论]灵芝药材经过真空气流植物细胞破壁加工后在温浸的条件下可以明显提高灵芝多糖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