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51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二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EBV)引起的急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儿童多发,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为其他呼吸道疾病。我们将临床误诊的2例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脑干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康复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治疗时间等一般资料,吞咽造影咽期结果,治疗前后才藤荣一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DSS)评分、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FMA-平衡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中文版(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以及出院时是否经口进食。根据吞咽造影结果分为非环咽肌失弛缓组(对照组)和环咽肌失弛缓组(观察组)。结果 共纳入患者60例,对照组29例,观察组31例。观察组FMA评分、FMA-平衡功能评分、BI、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 3.281, P <0.01),NIHSS评分显著低于非失迟缓组(t=4.390, P <0.001)。治疗前,观察组D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785, P <0.001);治疗后,两组均显著提高(|t|> 5.387, P <0.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  相似文献   
83.
脊髓损伤是致残率很高的创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建立标准的动物模型对研究其发生机制、病理变化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一种定量损伤实验动物的脊髓打击器,通过该装置特殊设计,实现对动物脊髓的定点、定量打击,可以制作出不同程度损伤的动物模型,并且操作简单、不受人为干扰、精度高、重复件好。本文最后讨论该装置的应用前景与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透析不充分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中提高透析充分性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调查,收集2018年1月~3月期间12家血液透析中心单室尿素模型Kt/V(single pool Kt/V,spKt/V)<1.2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治疗处方数据、实际治疗数据及残余肾功能测定数据等。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透析后体质量与血流速(blood flow rate,BFR)及体质量标化BFR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本研究共入组224例患者,平均年龄(58.2±13.3)岁,男女比为5.2:1,处方spKt/V为(1.39±0.29),实测spKt/V为(1.06±0.11)。其中有117例(52.2%)患者处方spKt/V<1.4,其透析器尿素清除率(t=-8.619,P<0.001)、BFR(t=-3.846,P<0.001)和体质量标化的BFR(t=-12.577,P<0.001)均显著低于spKt/V≥1.4组;224例患者中,随着体质量的增加,体质量标化的BFR逐渐降低(ρ=-0.666,P<0.001)。有42例(18.8%)患者单次透析时间不足240min。有35例(15.6%)患者发生透析器凝血。有87例患者(38.84%)存在残余肾功能,但仅有14例进行了残余肾功能检测,其中有5例患者在合并计算残余肾功能后的Kt/V达标。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不充分与处方Kt/V低、体质量标化的血流速低、透析时间不足、透析器凝血、透析充分性计算方法不合理、透析过程中的急性并发症等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85.
自然灾害引发的儿童心理障碍及其心理康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的心理、认知与行为水平均处于发展阶段,在遭遇重大突发性灾害后其心理和行为的应对能力都将受到重大影响.本研究运用发展心理学、灾害心理学和康复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重大灾难后儿童的主要心理与行为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并在此提出相应的心理干预和心理康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86.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世界上一系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才给SCI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1990年,N Engl J Med发表了全美急性脊髓损伤研究(National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Study,NASCIS Ⅱ)有关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随机和双盲的对照研究,即大剂量MP 24h的治疗方案,改变了严重脊髓损伤被认为是不可逆改变的观念。MP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达到抗炎:通过免疫抑制作用抑制细胞素和抗体物质的产生;抗氧化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仅在大剂量时存在)。其细胞的效应是:减轻脊髓的坏死和水肿,抑制炎症前体基因的表达,抑制白质发生凋亡。可以说,MP是针对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改变的二级干预研究的重要里程碑。然而,过去的不幸在于激素的初始剂量、间隔时间和治疗时间差异甚大,以及往往强调运用保守的小剂量,因而在脊髓损伤的保护性治疗方面始终无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骨骼肌萎缩与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20例胸段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减重组各1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减重组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及早接受减重平板步行训练3个月。在训练前后对患者进行大腿周经测量、功能独立性评定(FIM)步行能力评定、10m步行速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减重组患者还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前后进行下肢大腿中部肌肉MRI检查。结果减重组患者训练后,MRI示下肢肌肉均较训练前相对肥大。减重组步行能力、10m步行速度的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减重组与对照组大腿周经、AD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减重平板步行训练不仅能够改善脊髓损伤引起的下肢骨骼肌萎缩,而且能够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88.
智力落后研究的积极心理学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大量关于智力落后研究都集中在适应行为、生活质量、双重诊断、个性动机和家庭等领域,很少涉及幸福感、美德等。随着智力落后者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有必要将关注点转移到其内在状态或积极方面的研究中去。随着积极心理学的蓬勃发展,作为积极心理学重要研究方向的积极体验和积极个人特质等研究结果,可以指导智力落后研究的新方向。智力落后在积极心理学领域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9.
地震伤残者应用心理放松疗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放松训练心理治疗是伤残者心理康复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有利于缓解震后伤残者的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减轻患者伤残肢体的疼痛并树立对生活的信心。笔者通过长期从事对伤残者心理康复的实践及对5·12四川地震伤残人进行心理康复的经历认为,在对震后伤残者进行放松训练治疗时,要结合他们的具体情况选择放松治疗的方法和程序。文中详细介绍了一种适合震后伤残者放松训练的具体方法,以及在他们放松后进行暗示性心理治疗的建议。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螺内酯对人工高血压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血压组、小剂量螺内酯组和大剂量螺内酯组,后3组动物采用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50mg/kg/d灌胃,之后高血压组随意饮用1%的盐水,小剂量螺内酯组予螺内酯20mg/kg/d灌胃,大剂量螺内酯组予螺内酯100mg/kg/d灌胃。8周后处死动物取心脏,观察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心肌小动脉周围纤维面积/小动脉腔面积之比、管壁面积/小动脉腔面积、心肌胶原面积与心肌总面积之比、心肌损害情况。结果高血压组心肌细胞横截面积明显大于其他3组(P<0.01);螺内酯组心肌细胞横截面积明显小于高血压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高血压组心肌胶原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螺内酯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小动脉管壁面积/管腔面积大于其他3组(P<0.05~0.01);正常对照组和螺内酯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高血压组心肌可见片状坏死;螺内酯组片状坏死明显较轻;不同剂量螺内酯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螺内酯对高血压大鼠心脏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