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38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160篇
预防医学   72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115篇
  4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评价糖类抗原(CA125)和泌乳素(PRL)在观察子宫腺肌病介入治疗疗效中的价值。方法2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接受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TUAE)治疗,其中弥漫型16例,局灶型10例。均采用经导管双侧子宫动脉注射聚乙烯醇颗粒栓塞。在介入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分别测定血中CA125与PRL的含量。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临床缓解率100%。介入治疗前血清CA125和PLR为110.3±86.4kU/L和22.1±8.7ng/mL;治疗后3、6、12个月为38.6±19.9kU/L和17.4±6.8ng/mL;35.8±16.7kU/L和18.1±7.2ng/mL;26.3±17.4kU/L和18.9±6.1ng/mL,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TUAE术后CA125下降幅度大,是评价子宫腺肌病介入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PRL下降值较小,且均值仍高于正常,评价疗效的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本科收治的40例COPD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T细胞亚群检测,并对比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细胞)活性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的流式细胞分析术法测定。结果:COPD患者组外周血中CD3+、CD4+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CD8+细胞的比例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OPD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降低,而CD8+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增强可能是COPD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测量经骶椎后方骶髂关节螺钉(sacroiliac screw passing the back of sacrum,SISPTBOS)固定的相关解剖参数,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分析32例骨盆正常的成人三维CT重建图像,观察SISPTBOS钉道范围,采用CT数字重建技术模拟植入SISPTBOS,测量钉道有关解剖参数,包括钉道长度(L)、进针点与S1上关节中央的距离(M1)、出针点与髋臼后上缘的距离(M2)、前倾角(e)、外倾角(f)、矢状面安全角(a)、冠状面安全角(b)、矢状面钉道最小直径(d1)和冠状面钉道最小直径(d2)。 结果 钉道内侧壁为弓状线,外侧壁为椎管后外侧壁和髂骨外层,下壁为S1骶孔与坐骨切迹的连线,上壁为骶骨翼斜坡、骶髂关节表面和大骨盆底部。L为(11.90±1.62) cm,M1为(2.07±1.40) mm,M2为(4.78±2.57) mm,e为(57.97±4.28)°,f为(54.89±5.13)°,a为(11.45±2.73)°,b为(7.46±1.34)°,d1为(8.57 ± 0.99)mm,d2为(6.75±0.84) mm。男女比较,仅e和f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可选择直径5.0~6.0 mm、长度9~10 cm螺钉作为SISPTBOS固定。该通道植入螺钉可行,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组患者75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22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1例。正常对照组6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冠心病患者PAPP-A和ox-LDL水平。结果PAPP-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包括AMI、UAP)浓度较SAP及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偏高(P<0.05);ox-LDL在冠心病组中的浓度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且在AMI、UAP、SAP各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氟伐他汀治疗后冠心病患者PAPP-A和ox-LDL浓度均显著下降(P<0.01);PAPP-A与ox-LDL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氟伐他汀治疗后冠心病患者PAPP-A和ox-LDL浓度降低,氟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氧化应激来发挥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5.
梦醒汤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梦醒汤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梦醒汤方。治疗2周、8周后分别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梦醒汤具有较好的抗抑郁作用,并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XCL16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ACS患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0例及对照组20例患者的血清CXCL16和MMP-2水平并作比较,同时分析血清CXCL16与血清MMP-2的相关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AP组和AMI组CXCL16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UAP组相比,AMI组CXCL16显著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UAP组和AMI组MMP-2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UAP组相比,AMI组MMP-2显著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XCL16与MMP-2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0.622,P〈0.01)。结论血清CXCL16是ACS一个独立的生物学指标,并可以作为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57.
陈荣华  宣井岗  彭亚  王穗暖 《当代医学》2010,16(35):666-667
目的探讨破裂后交通动脉瘤(PComA)致动眼神经麻痹(OMNP)血管内治疗疗效。方法对9例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的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方式及神经功能恢复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动眼神经动眼神经功能完全恢复7例,部分恢复2例。恢复程度与治疗时机密切相关。结论血管内治疗破裂后交通动脉瘤能更快、更有效恢复动眼神经功能,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58.
目的本实验通过研究脑胶质瘤细胞SHG44与U87-MG的辐射敏感性及COX-2 mRNA表达水平差异,初步探讨胶质瘤细胞辐射敏感性差异的可能机制,为临床有效治疗胶质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细胞克隆法检测不同60Co-γ射线照射剂量下细胞克隆存活率;RT-PCR法检测两种细胞COX-2 mRNA表达水平。结果实验表明两种胶质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存在差异,U87-MG的辐射敏感性高于SHG44细胞,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细胞的COX-2 mRNA表达水平不同,U87-MG细胞COX-2 mRNA表达水平高于SHG44细胞,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实验研究认为脑胶质瘤U87-MG的辐射敏感感性高于SHG44细胞,其机制与其COX-2 mRNA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5种二氢吡啶类药物对洛伐他汀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肝微粒体体外代谢模型,洛伐他汀分别与不同浓度的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乐卡地平和尼莫地平置于一定量的鼠肝微粒体中,于37℃预孵5min后.加β—NADP/NADPH的0.1%NaHC03溶液启动反应,并开始记时,37℃下孵育20min后,加入一定量冰乙腈沉淀蛋白并终止反应,高速离心后,上清液进HPLC分析,并分别计算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乐卡地平和尼莫地平对洛伐他汀代谢抑制IC50值。结果不同结构的二氢吡啶类药物对洛伐他汀代谢的影响亦不同,其中硝苯地平的抑制作用最小(IC50值为53.98umol·L-1),尼莫地平的抑制作用最大(IC50值为2.01umol·L-1),通过结构参数分析表明油水分配系数(LogP)对抑制作用影响较大成正相关,而分子量、表面积亦对抑制作用产生影响,成负相关。结论对于患有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联合使用二氢吡啶类降压药与洛伐他汀时,产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较大。为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宜选用LogP值较大,而分子量、表面积较小的硝苯地平和非洛地平等。  相似文献   
60.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干预瑞芬太尼(remifentanil)复合丙泊酚(propofol)静脉全麻患者苏醒后痛觉过敏的效果,评价布托啡诺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下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芬太尼组(F组)关腹前冲洗腹腔时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布托啡诺组(B组)关腹前冲洗腹腔时静脉注射布托啡诺30μg/kg。观察:①诱导前(T1)、苏醒后即刻(T2)、苏醒后1 h(T3)、苏醒后6 h(T4)时点的VAS评分、Ramsay评分、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抑制的发生率;②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①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F组相比,B组在T2、T3、T4的Ramsay评分明显占优(P〈0.05或P〈0.01),苏醒后6 h(T4)的VAS评分优于F组(P〈0.05);③B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较芬太尼可更安全、有效地预防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后痛觉过敏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