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55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余淑华  何春琳  张培  杨东伟 《中国药房》2022,(2):191-195,202
目的 研究番石榴叶总黄酮对高血压模型大鼠心肌肥厚的改善作用.方法 从60只健康SD大鼠中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组;另外50只大鼠复制高血压模型,将其中建模成功的44只采用随机体质量排序法分为模型组、茴香霉素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激活剂,1 mg/kg]、番石榴叶总黄酮+茴香霉素组(200 mg/...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究外泌体(Exos)对miR-21的调控作用及对前列腺癌(PC)细胞紫杉醇耐药的影响。方法:取前列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CD68、M1型巨噬细胞表面标记(CD86)、M2型巨噬细胞表面标记(CD206)阳性表达,以鉴定巨噬细胞浸润及表型变化;取人巨噬细胞株THP-1诱导建立M2型巨噬细胞极化模型,差速离心法提取Exos,与前列腺癌细胞PC-3共培养,设置为:PC-3组、PC-3+Exos组、PC-3+多西紫杉醇(DTX)组、PC-3+Exos+DTX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能力;qRT-PCR法检测Exos及细胞中miR-21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耐药蛋白(P-gp、Txr1)水平。敲低Exos中miR-21表达或阻断巨噬细胞Exos分泌后,与PC-3共培养,并植入裸鼠皮下,给予DTX干预治疗,测量瘤体体积及瘤体重量,以验证Exos对miR-21调控及PC-3耐药性的影响。结果:PC癌组织中主要以M2型巨噬细胞为主。M2型Exos直径约为100 nm,呈杯状粒子形状,可被PC-3细胞摄取,其高表达miR-21...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究膝关节早期滑膜炎(KS)接受磁共振FLAIR-FS检查的具体诊断效用。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本院确诊的96例膝关节早期滑膜炎患者,所选择的诊断法是膝关节FLAIR-FS序列相关检查,并予用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PDWI-FS)序列;测定项目是疾病检出率、滑膜评分、滑膜厚度和成像分级的具体关系。结果 FLAIR-FS序列诊断滑膜厚度、滑膜病理形态比例、关节腔积液厚度均高于PDWI-FS序列(P<0.05);PDWI-FS序列图像的滑膜分级评分为0~3分,FLAIR-FS图像分级评分为1~3分;FLAIR-FS序列与PDWI-FS序列对滑膜分级的加权Kappa值为0.142(P<0.05)。结论 为KS早期患者予用磁共振FLAIR-FS序列成像是能够判断滑膜形态的,而且可以针对滑膜信号预判疾病程度,有很明显的诊断优势,可以作为膝关节滑膜炎诊断分期的评价工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性肺栓塞患者抢救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肺栓塞患者,其中2019年采用常规急诊抢救流程的患者39例为对照组,2020年采用一体化急救模式抢救流程的患者41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结果回报时间、接诊至CT下肺动脉造影(CTPA)结果回报时间、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CTPA检查后至溶栓/入导管室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结果 观察组D-二聚体结果回报时间(31.59±3.89)min、接诊至CTPA结果回报时间(52.41±4.93)min、CTPA检查后至溶栓/入导管室时间(7.68±3.05)min,抢救室滞留时间(80.27±3.30)min、平均住院日(13.98±1.39)天,以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101.46±2.31)mmHg、PaCO2(33.37±0.92)mmHg,均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介入科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91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介入治疗组和单一治疗组。针对单一治疗组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对介入治疗组,在单一溶栓组基础上完成静脉溶栓治疗后行Solitaire支架取栓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3 d后,依据脑卒中溶栓(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 TICI)标准均较术前有所好转。其中介入治疗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95.65%;单一治疗组血管再通率为44.44%,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介入治疗组纵向比较降幅高于单一治疗组,且横向比较低于单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观察新活素(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低心排血量(CO)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CCU和河南省人民医院CCU住院的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者1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新活素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新活素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肌酐水平、心脏指数、NT-pro-BNP及尿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心脏指数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活素治疗组患者心脏指数、NT-proBNP、尿量分别为(2.81±0.46)L/(min·m2)、(452.53±62.13)pg/ml、(1206.56±64.52)ml/24h,均优于常规治疗组的(2.42±0.69)L/(min·m2)、(525.23±66.25)pg/ml、(836.52±59.32)ml/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基础上,给予新活素治疗,可以提高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62例临床淋巴结阴性(cN0)的PTMC患者的术前彩超及临床病理资料,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侧颈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结果:全组患者中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8.5%,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率为23.6%。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χ~2=7.312,P0.05)、肿瘤直径(χ~2=14.321,P0.001)、包膜受侵(χ~2=21.689,P0.001)、多灶癌(χ~2=13.086,P0.001)、中央区淋巴结阳性(χ~2=69.421,P0.001)、肿瘤位置(χ~2=19.028,P0.001)与侧颈区淋巴结转移明显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758)、肿瘤直径≥7mm(OR=1.710)、包膜受侵(OR=3.337)、多灶(OR=1.778)、中央区淋巴结阳性(OR=7.504)、肿瘤位于上极(OR=4.084)是PTMC患者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侧颈区淋巴结的转移风险随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多而增加(≥3枚:OR=19.957)。结论:cN0期PTMC的侧颈淋巴结转移与多个因素有关,对于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首次手术治疗时应考虑行患侧侧颈区淋巴结探查。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腺苷A1受体活性对点燃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方法 选择84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动物分为正常组、致痫组、致痫+腺苷A1 R拮抗剂(8-环戊-1,3-二丙基黄嘌呤,DPCPX)组、致痫+腺苷A1 R激动剂(2-氯化腺苷,2-CADO)组,每组21只.致痫组、致痫+DPCPX组、致痫+2-CADO组采用电刺激点燃癫痫模型.正常组未进行手术和电刺激致痫等处理;致痫组癫痫模型建立成功前后未注射任何药物;致痫+DPCPX组大鼠癫痫模型建立成功前1 h和成功后1 h尾部静脉注射0.3 mg/kg DPCPX;致痫+2-CADO组大鼠癫痫模型成功前1 h和成功后1 h尾部静脉注射0.6 mg/kg 2-CADO.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和TUNEL神经元凋亡测定法观察各组在癫痫模型建立成功后1 d、15 d、30 d时的海马CA3区组织学病理变化及神经元凋亡指数(AI)变化情况.结果 致痫组、致痫+DPCPX组、致痫+2-CADO组动物在点燃癫痫后1 d、15 d、30 d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元细胞排列松散无规则,轮廓模糊,边缘欠清晰,胞核萎缩,胞浆空泡等神经元结构损害;相同时间点,致痫+DPCPX组的神经元结构损害程度较致痫组加重,致痫+2-CADO组较致痫组减轻.正常组在不同时间点的AI变化不明显(P>0.05),致痫组、致痫+DPCPX组、致痫+2-CADO组的AI随着癫痫发作时间的延长,AI逐渐增加(P<0.05);在相同时间点,致痫组、致痫+DPCPX组、致痫+2-CADO组的AI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致痫+DPCPX组的AI均明显高于致痫组(P<0.05);致痫+2-CADO组的AI明显低于致痫组和致痫+DPCPX组(P<0.05).结论 癫痫发作会引起神经元损伤和凋亡,其可能与腺苷A1 R活性降低,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浓度增加有关,谷氨酸兴奋性增加可诱导神经元凋亡,这可能是癫痫发作后神经元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9.
摘要: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DNA端粒长度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13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140例肺良性疾病组及14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DNA相对端粒长度。结果 肺癌患者外周血DNA端粒长度均短于对照组、肺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外周血DNA端粒长度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 外周血DNA端粒长度变短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的早期效应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试验联合声学造影对卵圆孔未闭患者介入封堵术的评估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采集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超声科就诊时确定为高度疑似卵圆孔未闭的124例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完成经食管超声心电图(TEE)、TCD发泡试验、声学造影检查,因目前无明确的卵圆孔未闭诊断金标准,结合核心文献及既往研究,以TEE作为诊断卵圆孔未闭的可行对照。对确诊为卵圆孔未闭且符合介入封堵术标准的患者实施介入封堵术,并通过TCD发泡试验联合声学造影检查评估介入封堵术的疗效,记录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124例患者中,115例经TEE明确诊断为卵圆孔未闭,检出率为92.74%。以TEE为对照,TCD发泡试验联合声学造影诊断卵圆孔未闭的灵敏度为98.26%(113/115),特异度为77.78%(7/9),准确率为96.77%(120/124);联合检查诊断与TEE的一致性K值为0.760,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115例患者中有113例符合介入封堵术适应证,均顺利完成治疗,经联合检查评估有109例患者手术有效,有效率为96.4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