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0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目的 观察次乌头碱对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内Ca2+浓度及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乳大鼠心肌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30,60,120 μmol/L的次乌头碱在15,30,60 min对心肌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的影响,并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次乌头碱作用心肌细胞15 min后的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水平.结果 次乌头碱能提高心肌细胞[ Ca2+]i,这种作用在给药后15 min时最显著,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Ca2+]i下降;次乌头碱作用心肌细胞15 min能降低心肌细胞Cx43的表达量,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次乌头碱能促进心肌细胞内Ca2+增高,进而导致细胞Cx43表达降低,增加心肌细胞发生心律失常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52.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激素与细胞因子。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白代谢产物或非胶原蛋白。骨代谢生化指标可及时反映骨转换状态,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用于骨质疏松诊断分型、预测骨折风险、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评价,以及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并且在骨质疏松流行病学、发病机制、骨质疏松药物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3.
纤维素合酶(cellulose synthase, CesA)是纤维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类关键酶,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植物防御反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白木香基因组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白木香纤维素合酶家族成员及其编码蛋白的理化特性、蛋白保守基序、染色体定位、启动子区域等进行预测分析。系统分析鉴定了21个白木香AsCesA基因,并发现AsCesA蛋白主要分布于质膜,氨基酸数目为390~1 261个,分子质量为43.35~142.58 kD,等电点分布在5.67~8.86,均含跨膜结构域,数目为6~8;系统进化分析表明21个AsCesA分为3个亚组;保守基序分析表明,不同AsCesA蛋白的motif组成有一定差异,但均含有motif2、motif6、motif7和motif10。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 AsCesA基因家族具有响应植物激素作用、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进程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分析NaCl诱导不同时刻的白木香愈伤组织的转录组数据,选择了7个具有差异表达的AsCesA并分析其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量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盐、低温、干旱和重金属胁迫均能不同程度影响白...  相似文献   
54.
中药复方防治肾纤维化的试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通过检索中药复方防治肾纤维化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献,进一步了解中医药在肾纤维化防治方面的研究概况。 方法 :在中国知网(CNKI)界面检索项"文献标题"检索"中药肾纤维化", 时限为2000年~2010年,将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并归类总结。 结果 :调研发现,共有实验研究类文献25篇,进行了15个复方的研究,其中主要复方有11个。 结论 :中药复方在防治肾纤维化的实验研究方面已深入到细胞学、蛋白表达水平,但这些实验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55.
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较长、迁延难愈,虽为实邪因素诱发,却有正气不足的基础,临床上亦可见到许多患者或呈现一派虚象,或实证不甚明显,常有纳差腹胀、饥而不欲食、口舌干燥、倦怠乏力等脾阴不足的表现。“脾阴”为脾本脏之阴精,与“胃阴”相比症状有相似之处但层次更深,涉及精血分而不只是气津的耗伤。在当前的诊疗指南中对于阴精的亏虚仅从肝肾考虑,对于脾虚一证又未离气虚阳虚,病机认识与辨治尚有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基于藏象学说及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对主要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归纳之后,认为“脾阴虚”证在慢性乙肝病情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能否抓住这一病机进行恰当治疗直接影响疾病转归。治疗不应只是疏肝理气活血、清热利湿解毒,同时应当重视脾脏的阴精、恢复中焦气机升降,可以养脾阴、助脾运、缓祛邪为治法,选用慎柔养真汤、资生丸等方剂进行加减,以期补充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辨治。  相似文献   
56.
目的:筛选双辛鼻鼽散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针对方中各药味的药理作用,分别采用提取挥发油、水提和醇提工艺,采用正交实验法筛选提取工艺条件,以挥发油收率为指标优选挥发油提取条件,以收率、盐酸麻黄碱与盐酸伪麻黄碱含量优选水提条件,以黄芩苷含量和收率优选醇提条件。结果:挥发油提取条件为10倍水,提取6 h和水提条件为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和醇提工艺条件为50%乙醇提取3次,提取溶剂量分别为12倍/10倍/8倍,每次1.5 h。结论:该方法遵从各药在复方中君臣佐使的特点,充分发挥了药物特性,保证了双辛鼻鼽散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理药效。  相似文献   
57.
目的 采用环磷酰胺致大鼠少弱精子症模型,研究益肾生精方对少弱精子症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选取8只SD雄性大鼠为正常组,其余大鼠连续5 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5 mg·kg-1·d-1)制备大鼠少弱精子症模型,而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益肾生精方低、中、高剂量组(2.91、5.83、11.66 g·kg-1),五子衍宗丸组(1.03 g·kg-1),左卡尼汀组(0.17 g·kg-1),每组8只。药物干预28 d后,记录大鼠体质量、睾丸质量和指数;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ASA)系统检测附睾中精子质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形态;比色法检测睾丸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的水平;原位末端标志法(TUNEL)检测睾丸组织中细胞的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睾丸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睾丸质量和指数、精子浓度和活力显著降低(P<0.01),睾丸病理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肾生精方中、高剂量组、五子衍宗丸组和左卡尼汀组可提高体质量、睾丸质量和指数,并提高精子浓度和活力;降低睾丸病理评分。氧化应激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睾丸组织中SOD水平显著降低(P<0.01),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肾生精方高剂量组、五子衍宗丸组和左卡尼汀组可以明显提高SOD活性,降低MDA水平(P<0.05,P<0.01)。血清激素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水平显著降低(P<0.01),FSH和LH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肾生精方组、五子衍宗丸组和左卡尼汀组可以显著提高T水平(P<0.01),降低LH水平(P<0.05,P<0.01)。TUNEL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生精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肾生精方中剂量组、五子衍宗丸组和左卡尼汀组可显著降低凋亡率(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cl-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益肾生精方高剂量组、五子衍宗丸组和左卡尼汀组可以明显升高Bcl-2蛋白水平,降低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P<0.05,P<0.01)。结论 益肾生精方可改善少弱精子症模型大鼠的精子质量,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调节性激素水平以及抑制生精细胞凋亡等多个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58.
新发现的《临产须知》三卷初刻于清道光乙酉年(1825年),托名“傅青主先生秘传”,早于《傅青主女科》2年.本文认为《临产须知》非傅山所撰,对考证署名傅山的诸多医书如《产科四十三症》、《产后编》、《大小诸症方论》、《傅青主女科》之伪托真相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建立通关藤药材及消癌平片中通关藤苷A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Sinochrom ODS-BP分析柱(250 mm× 4.6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41∶59);检测波长:230 nm.结果 通关藤苷A在0.996~ 19.9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6%,RSD =2.19%(n=6).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通关藤药材及消癌平片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PI3K/Akt/PPARα/CPT-1)信号通路探讨桑叶水提物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脏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高脂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方法制备T2DM模型,按血糖、体质量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0.2 g·kg-1)组和桑叶水提物(含生药4.0 g·kg-1)组,连续给药8周,每周相同时间测定空腹血糖。苏木素-伊红(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和脂肪变化;生化分析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基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Akt、PPAR-α、CPT-1蛋白表达。结果 给药8周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桑叶水提物组大鼠血糖显著降低(P<0.01)。HE染色显示,正常组大鼠肝组织结构完整,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模型组大鼠肝细胞损伤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桑叶水提物组大鼠空泡变性程度显著降低,未见小胆管增生等病变。油红O染色显示,正常组大鼠肝细胞无明显脂肪变性、坏死,肝细胞几乎无脂滴;模型组大鼠肝内脂滴较正常组明显增加;桑叶给药可明显减少大鼠肝脏脂滴。模型组大鼠TC、TG、LDL-C、AST、ALT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桑叶水提物组大鼠TC、TG、LDL-C、AST、ALT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PI3K/PI3K、p-Akt/Akt、PPARα和CPT-1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桑叶水提物能明显增加p-PI3K/PI3K、p-Akt/Akt、PPARα和CPT-1的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 桑叶水提物可改善T2DM大鼠肝脏糖代谢紊乱,降糖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PPAR-α/CPT-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