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津液属于人身之正气,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过程中最易耗液伤津,津伤阴损贯穿于该病的全过程,故总的治疗应以护津养阴为基本原则,具体为早期急下存津,中期清热保津,后期着重养阴。  相似文献   
52.
《中成药》2014,(8)
目的探讨温肾壮骨方(补骨脂,蛇床子,制附子)对乳腺癌骨转移Tac1/NK1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左心室注射肿瘤细胞建立乳腺癌骨转移裸鼠模型(n=50),随机分为温肾壮骨方高、中、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n=10),连续给药6周。组织病理学观察骨转移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骨转移灶中Tac1/NK1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温肾壮骨方组骨组织损伤明显缓解,骨转移灶中的Tac-1、NK1R、SDF-1α、CXCR4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温肾壮骨方对乳腺癌骨转移裸鼠模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ac1/NK1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3.
扶正祛邪法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观察扶正祛邪法对改善乳腺癌患化疗毒副作用的疗效。将60例乳腺癌化疗患分为两组。治疗组化疗期间接受中医治疗。对照组常规处理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比较两组患在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免疫功能、肝肾功能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白细胞抑制、恶心呕吐、部分细胞免疫指标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在心肌损害、肝肾功能及淋巴转移方面两组差异无显性意义。以扶正祛邪为原则的中医治疗可部分减轻乳腺癌患化疗毒副作用。提高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4.
目的:进一步探讨乳宁Ⅱ号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乳腺癌MCF-7裸小鼠移植瘤模型,以改良ABC免疫酶标记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C-FOS、C-JUN、C-MYC和CYCLIN-D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乳宁Ⅱ号对MCF-7移植瘤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P<0.01).(2)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与模型组比较,可看到乳宁Ⅱ号组癌结节较小,癌细胞已大片坏死,核分裂较少,胞浆中有空泡出现(癌细胞生长不良),有的癌巢已不明显或钙化,坏死少见.癌细胞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有甚者呈条索状包绕排列.(3)乳宁Ⅱ号组CYCLIN-D1、C-FOS、C-JU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但未表现出对C-MYC蛋白的调节作用.结论:调节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也许是乳宁Ⅱ号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55.
扶正清瘿方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本甲状腺炎(简称桥本病)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根据其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又称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由于本病的发病机制不明,临床治疗尚无突破性进展.目前报道较多的免疫疗法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但因其具有严重副作用,临床上未广泛推广.因此,探讨治疗桥本病安全有效的疗法是目前临床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6.
唐汉钧辨治下肢慢性溃疡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唐汉钧教授是中医外科名家 ,师承已故上海名医顾伯华教授 ,擅长中医外科诸病 ,勤求古训 ,承传统理论之精髓 ,中西贯通 ,广参各家之长 ,数 1 0年来专研体表皮肤溃疡的愈合 ,对下肢慢性溃疡的愈合规律及辨治有独到见解。1 析慢性溃疡病机 ,以“虚”“瘀”为要唐师认为 ,溃疡基本病因为“腐、瘀、虚”,“久病必瘀 ,久病必虚”,慢性皮肤溃疡由于日久不愈必然有“虚”和“瘀”的存在 ,这是创面难以愈合的两大主因。中医学很早以前亦有论及 ,如宋《外科宝鉴》中有“痈久不合……此气血俱虚 ,不能潮运”的描述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中明显指出 …  相似文献   
57.
唐汉钧教授从事中医外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良多,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升清胶囊对肝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空白血清组和升清胶囊药物血清组4组,空白血清组和升清胶囊药物血清组给予相应血清干预,观察4组相关生化指标(细胞外LDH,细胞内MDA、GSH和SOD)的变化。结果:LDH、MDA在模型组中达到较高的水平,而GSH、SOD活力处于较低的水平,相对于模型组,升清胶囊血清组细胞外LDH、细胞内MDA的含量降低(P〈0.01),细胞内SOD、GSH的含量增高(P〈0.01)。结论:表明升清胶囊可以减轻肝细胞的氧化损伤程度,提高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有利于细胞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59.
体表窦道和瘘管,由于其发病原因及特有的形态,缠绵难愈,愈后又极易复发,是目前外科临床的难题之一。中医治疗体表窦道及瘘管历史悠久、疗效独特,现将治疗本病的中医外治法作以总结。  相似文献   
60.
目的:动态观察复黄生肌愈创油膏对大鼠糖尿病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动态影响。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创面对照组、模型组、复黄膏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观察不同时段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创面修复第11d,Ⅰ型胶原mRNA表达复黄膏组明显低于创面对照组(P〈0.05),但和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Ⅲ型胶原mRNA表达复黄膏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和创面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黄生肌愈创油膏通过促进难愈性创面Ⅰ、Ⅲ型胶原增殖和平衡,从而起到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